摘要:半格相机(Half-frame Camera)诞生于胶片时代,最初是为了节省胶片成本——通过将单张35mm胶片横向分割为两幅18×24mm画幅,一卷36张的胶卷可拍摄72张照片。
富士相机将于纽约时间5月22日凌晨1点发布半格数码相机X-Half,定价在700美元,中国产。
由于美国对原产中国的商品征收145%,美国用户最终要付出1715美元才能玩到这款半格数码相机。
半格相机(Half-frame Camera)诞生于胶片时代,最初是为了节省胶片成本——通过将单张35mm胶片横向分割为两幅18×24mm画幅,一卷36张的胶卷可拍摄72张照片。
这种“经济适用”的特性,让半格机成为上世纪60年代家庭摄影的热门选择,代表作如奥林巴斯PEN系列和富士TW-3双焦段半格机(1985年)。
然而,数码时代的高像素与无限存储似乎让“省胶片”失去了意义,但富士却以“数码半格”的概念重新定义了这一传统——省的不是胶片,而是对即时成像的联想,回归摄影的纯粹性
看似玩具实则乐趣无穷
富士X-Half的推出,标志着品牌在数码领域对传统摄影哲学的深度探索。与追求高分辨率、快速对焦的行业趋势不同,X-Half选择了一条特立独行的道路:竖构图优先。
其纵向LCD屏幕与光学取景器的组合,默认适配手机时代的竖屏浏览习惯,却通过胶片模拟与操作逻辑的复古设计,将用户从“即时回放”的焦虑中解放出来。
正如富士X-Pro3隐藏式翻转屏的哲学——“拍摄时专注取景,而非屏幕”,X-Half的“胶卷模式”更进一步:拍摄时屏幕完全关闭,用户需等待拍摄完成后才能查看成片,仿佛数码时代的胶片暗盒。
目前富士相机X-Half已经被公开的信息包括:
传感器与镜头:搭载2000万像素1英寸传感器,配备10.8mm F2.8定焦镜头(等效全画幅27mm),兼顾街拍与日常场景的广角视角,弱光下表现稳定258。
机身设计:尺寸仅105.8mm x 64.3mm,比同门X-M5更紧凑,延续富士经典复古造型,顶部保留曝光补偿拨盘,操作简化却保留手动仪式感58。
独特功能:纵向LCD屏幕支持竖构图预览,光学取景器提供无延迟的拍摄体验,“胶卷模式”强制延迟回放,强化摄影的未知与惊喜510。
富士的“海盗精神”:在红海中开辟新航线
当索尼、佳能竞逐全画幅微单市场时,富士却以X-Half这样的“异类”切入小众赛道。这种策略让人联想到胶片时代的LOMO相机——不追求技术参数登顶,而是用独特体验吸引忠实拥趸。
X-Half的“反数码化”设计,实则是对摄影本质的回归:剥离即时反馈的干扰,让用户专注于构图、光影与瞬间的捕捉。而且你玩过半格相机就能体会到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以及轻松惬意的拍摄心态到底是怎么样的。
正如富士X-Pro3曾被评价为“偏执的浪漫”,X-Half则更像一场行为艺术——用数码技术复刻胶片的仪式感,质问当代摄影的“效率至上”逻辑,X-Half这种并非后期拼贴刻意的那批,更像是空间与光影送给拍摄者的一份礼物。
传统半格省胶片,数码半格省什么?答案或许是“省去浮躁”。
在社交媒体主导的“即时出片”文化中,X-Half的延迟回放与竖屏设计,既顺应了移动端内容传播的趋势,又以复古体验制造了稀缺性。
骂声与追捧并存,恰恰印证了富士的野心——不做大众市场的跟随者,而是成为细分领域的定义者。
正如一句戏言:“富士是相机界的海盗,专抢文艺青年的钱包。”,写到这里我甚至在想未来X-Half会不会和instax搞个联动,毕竟太契合了。
骂归骂,别忘记抢。
来源:科技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