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的5月6日是国际成骨不全症关注日。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是一种以骨骼脆性增加及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被称为“瓷娃娃”。
拉巴顿珠在八廓街拍摄(4月29日摄)。
每年的5月6日是国际成骨不全症关注日。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是一种以骨骼脆性增加及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被称为“瓷娃娃”。
24岁的拉萨人拉巴顿珠自幼罹患成骨不全症,成年后身高不到1米,被认定为二级肢体残疾,行动离不开双拐和电动轮椅车。然而病痛和多舛的命运并没有让他气馁,他拿起相机,梦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渴望从自己的视角寻找生命的光。
2021年,拉巴顿珠来到一家肢体残疾人士开办的文化传播公司负责摄影和视频制作,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摄影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生活的动力以及对于生命的表达。空闲时他会带着相机在八廓街拍摄,有机会也会尽量走得远一些,记录身边的人和事。通过摄影,他也交上了更多朋友。
拉巴顿珠希望未来有一天,自己能拿着相机到北京天安门拍摄。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拉巴顿珠在公司将相关产品信息上传网络(5月5日摄)。
每年的5月6日是国际成骨不全症关注日。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是一种以骨骼脆性增加及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被称为“瓷娃娃”。
24岁的拉萨人拉巴顿珠自幼罹患成骨不全症,成年后身高不到1米,被认定为二级肢体残疾,行动离不开双拐和电动轮椅车。然而病痛和多舛的命运并没有让他气馁,他拿起相机,梦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渴望从自己的视角寻找生命的光。
2021年,拉巴顿珠来到一家肢体残疾人士开办的文化传播公司负责摄影和视频制作,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摄影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生活的动力以及对于生命的表达。空闲时他会带着相机在八廓街拍摄,有机会也会尽量走得远一些,记录身边的人和事。通过摄影,他也交上了更多朋友。
拉巴顿珠希望未来有一天,自己能拿着相机到北京天安门拍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拉巴顿珠在八廓街拍摄(4月29日摄)。
每年的5月6日是国际成骨不全症关注日。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是一种以骨骼脆性增加及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被称为“瓷娃娃”。
24岁的拉萨人拉巴顿珠自幼罹患成骨不全症,成年后身高不到1米,被认定为二级肢体残疾,行动离不开双拐和电动轮椅车。然而病痛和多舛的命运并没有让他气馁,他拿起相机,梦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渴望从自己的视角寻找生命的光。
2021年,拉巴顿珠来到一家肢体残疾人士开办的文化传播公司负责摄影和视频制作,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摄影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生活的动力以及对于生命的表达。空闲时他会带着相机在八廓街拍摄,有机会也会尽量走得远一些,记录身边的人和事。通过摄影,他也交上了更多朋友。
拉巴顿珠希望未来有一天,自己能拿着相机到北京天安门拍摄。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pagebreak
拉巴顿珠在公司拍摄产品(5月5日摄)。
每年的5月6日是国际成骨不全症关注日。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是一种以骨骼脆性增加及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被称为“瓷娃娃”。
24岁的拉萨人拉巴顿珠自幼罹患成骨不全症,成年后身高不到1米,被认定为二级肢体残疾,行动离不开双拐和电动轮椅车。然而病痛和多舛的命运并没有让他气馁,他拿起相机,梦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渴望从自己的视角寻找生命的光。
2021年,拉巴顿珠来到一家肢体残疾人士开办的文化传播公司负责摄影和视频制作,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摄影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生活的动力以及对于生命的表达。空闲时他会带着相机在八廓街拍摄,有机会也会尽量走得远一些,记录身边的人和事。通过摄影,他也交上了更多朋友。
拉巴顿珠希望未来有一天,自己能拿着相机到北京天安门拍摄。
拉巴顿珠在公司门口(5月5日摄)。
每年的5月6日是国际成骨不全症关注日。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是一种以骨骼脆性增加及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被称为“瓷娃娃”。
24岁的拉萨人拉巴顿珠自幼罹患成骨不全症,成年后身高不到1米,被认定为二级肢体残疾,行动离不开双拐和电动轮椅车。然而病痛和多舛的命运并没有让他气馁,他拿起相机,梦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渴望从自己的视角寻找生命的光。
2021年,拉巴顿珠来到一家肢体残疾人士开办的文化传播公司负责摄影和视频制作,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摄影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生活的动力以及对于生命的表达。空闲时他会带着相机在八廓街拍摄,有机会也会尽量走得远一些,记录身边的人和事。通过摄影,他也交上了更多朋友。
拉巴顿珠希望未来有一天,自己能拿着相机到北京天安门拍摄。
5月6日,拉巴顿珠在公司拍摄同事演奏西藏传统乐器“扎念琴”的照片和视频。
每年的5月6日是国际成骨不全症关注日。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是一种以骨骼脆性增加及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被称为“瓷娃娃”。
24岁的拉萨人拉巴顿珠自幼罹患成骨不全症,成年后身高不到1米,被认定为二级肢体残疾,行动离不开双拐和电动轮椅车。然而病痛和多舛的命运并没有让他气馁,他拿起相机,梦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渴望从自己的视角寻找生命的光。
2021年,拉巴顿珠来到一家肢体残疾人士开办的文化传播公司负责摄影和视频制作,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摄影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生活的动力以及对于生命的表达。空闲时他会带着相机在八廓街拍摄,有机会也会尽量走得远一些,记录身边的人和事。通过摄影,他也交上了更多朋友。
拉巴顿珠希望未来有一天,自己能拿着相机到北京天安门拍摄。
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pagebreak
拉巴顿珠在八廓街拍摄时与经过的朋友打招呼(4月29日摄)。
每年的5月6日是国际成骨不全症关注日。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是一种以骨骼脆性增加及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被称为“瓷娃娃”。
24岁的拉萨人拉巴顿珠自幼罹患成骨不全症,成年后身高不到1米,被认定为二级肢体残疾,行动离不开双拐和电动轮椅车。然而病痛和多舛的命运并没有让他气馁,他拿起相机,梦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渴望从自己的视角寻找生命的光。
2021年,拉巴顿珠来到一家肢体残疾人士开办的文化传播公司负责摄影和视频制作,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摄影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生活的动力以及对于生命的表达。空闲时他会带着相机在八廓街拍摄,有机会也会尽量走得远一些,记录身边的人和事。通过摄影,他也交上了更多朋友。
拉巴顿珠希望未来有一天,自己能拿着相机到北京天安门拍摄。
拉巴顿珠在公司宿舍学习摄影知识(5月5日摄)。
每年的5月6日是国际成骨不全症关注日。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是一种以骨骼脆性增加及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被称为“瓷娃娃”。
24岁的拉萨人拉巴顿珠自幼罹患成骨不全症,成年后身高不到1米,被认定为二级肢体残疾,行动离不开双拐和电动轮椅车。然而病痛和多舛的命运并没有让他气馁,他拿起相机,梦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渴望从自己的视角寻找生命的光。
2021年,拉巴顿珠来到一家肢体残疾人士开办的文化传播公司负责摄影和视频制作,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摄影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生活的动力以及对于生命的表达。空闲时他会带着相机在八廓街拍摄,有机会也会尽量走得远一些,记录身边的人和事。通过摄影,他也交上了更多朋友。
拉巴顿珠希望未来有一天,自己能拿着相机到北京天安门拍摄。
拉巴顿珠在公司与同事商量产品拍摄计划(5月5日摄)。
每年的5月6日是国际成骨不全症关注日。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是一种以骨骼脆性增加及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被称为“瓷娃娃”。
24岁的拉萨人拉巴顿珠自幼罹患成骨不全症,成年后身高不到1米,被认定为二级肢体残疾,行动离不开双拐和电动轮椅车。然而病痛和多舛的命运并没有让他气馁,他拿起相机,梦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渴望从自己的视角寻找生命的光。
2021年,拉巴顿珠来到一家肢体残疾人士开办的文化传播公司负责摄影和视频制作,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摄影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生活的动力以及对于生命的表达。空闲时他会带着相机在八廓街拍摄,有机会也会尽量走得远一些,记录身边的人和事。通过摄影,他也交上了更多朋友。
拉巴顿珠希望未来有一天,自己能拿着相机到北京天安门拍摄。
这是拉巴顿珠拍摄的照片。
每年的5月6日是国际成骨不全症关注日。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是一种以骨骼脆性增加及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被称为“瓷娃娃”。
24岁的拉萨人拉巴顿珠自幼罹患成骨不全症,成年后身高不到1米,被认定为二级肢体残疾,行动离不开双拐和电动轮椅车。然而病痛和多舛的命运并没有让他气馁,他拿起相机,梦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渴望从自己的视角寻找生命的光。
2021年,拉巴顿珠来到一家肢体残疾人士开办的文化传播公司负责摄影和视频制作,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摄影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生活的动力以及对于生命的表达。空闲时他会带着相机在八廓街拍摄,有机会也会尽量走得远一些,记录身边的人和事。通过摄影,他也交上了更多朋友。
拉巴顿珠希望未来有一天,自己能拿着相机到北京天安门拍摄。
新华社发(拉巴顿珠摄)pagebreak
这是拉巴顿珠拍摄的照片。
每年的5月6日是国际成骨不全症关注日。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是一种以骨骼脆性增加及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被称为“瓷娃娃”。
24岁的拉萨人拉巴顿珠自幼罹患成骨不全症,成年后身高不到1米,被认定为二级肢体残疾,行动离不开双拐和电动轮椅车。然而病痛和多舛的命运并没有让他气馁,他拿起相机,梦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渴望从自己的视角寻找生命的光。
2021年,拉巴顿珠来到一家肢体残疾人士开办的文化传播公司负责摄影和视频制作,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摄影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生活的动力以及对于生命的表达。空闲时他会带着相机在八廓街拍摄,有机会也会尽量走得远一些,记录身边的人和事。通过摄影,他也交上了更多朋友。
拉巴顿珠希望未来有一天,自己能拿着相机到北京天安门拍摄。
新华社发(拉巴顿珠摄)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