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距离莫斯科红场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仅剩3天时间了,这场原本聚焦历史的庆典,却因参与各国态度的微妙分化,演变成一场活脱脱的国际政治的站队博弈。
距离莫斯科红场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仅剩3天时间了,这场原本聚焦历史的庆典,却因参与各国态度的微妙分化,演变成一场活脱脱的国际政治的站队博弈。
目前俄方公布的参与名单里,有元首到场的主要有中亚五国、巴西、白俄罗斯、委内瑞拉、越南、中国等。
而最引人注目的倒不是上述国家的参与,而是印度参与阅兵式的“连降规格”。
首先呢,俄方那边已经证实,印度总理莫迪不会参与本次活动,后来呢印度宣布说由印度防长辛格代为莫迪出席,后来又过了几天,辛格又说自己比较忙,改派副防长出席,规格一降再降。
其实吧,印度作为俄罗斯多年的关系还不错的朋友,这种举动还是不多见的,毕竟,印度一直是俄罗斯能源和武器的最大买家之一,这几年,印度通过进口俄油再倒卖给西方国家,那是赚的盆满钵满,基本上莫斯科有啥事,莫迪都会迅速飞过去共叙友情。
但是这一次的抉择,印度在地缘上骑墙投机尽显无疑,尴尬之余,也有失它宣称的有声有色的大国的体面。
自从美方开启全面对等关税政策以来,印度就一直在积极地争取和美方谈成一个对自己相对有利的关税协定。
而美国财长贝森特之前也表示,印度可能是最早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
在目前的谈判中,印度提出的意见是在钢铁、汽车零部件和医药产品实行互免关税(即“零对零”关税)方案,但仅限于一定数量的进口。
至于超出的部分,则还是按照正常的关税水平收取。
美方对印度释放了很多积极的氛围,前阵子还派副总统万斯去印度转了一圈,还打成了不少军购单子,在印巴本次冲突中,美方也旗帜鲜明地站在印度一边,支持印度的自卫权,并给印度提供了不少武器。
当然,莫迪和特朗普本身在特朗普第一任期还算有4年的私交,莫迪对特朗普抱有相当的幻想。
所以,为了关税谈判能顺利下去,为了获得美国持续的支持,这次莫迪也需要权衡利弊,不想和普京走得太近,免得让美方不悦。
但是,近些年来,莫迪从美西方获得的好处到底有多少,恐怕他自己掰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印度眼下最需要的是什么?工业化,它需要俄罗斯的能源,也需要中方的技术和基建,当然,它也想要西方的技术、投资和市场,但是西方这些年给了他多少呢?
当然,西方也不是不想给印度机会,实在是你懂的,这块外资坟场,真是六亲不认,谁也别想把赚的钱带出印度。
俄罗斯其实待印度还是很实诚的,油气都是打折价给印度,放任印度挣差价,有很长一段时间还愿意卖石油收卢比,结果手里积压了几十亿美元的卢比花不出去,去印度又买不到想要的东西,亏得一塌糊涂,只能停止卢比结算。
而在安全经济领域,普京非常重视上合和金砖两个平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拓展第三世界国家的市场和空间,而印度因为某些原因,在上合和金砖组织都较为消极,会议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和俄罗斯在各方面也是渐行渐远。
而中方这边呢,则接受俄方的邀请,并对俄罗斯展开三天的访问,出9号的红场阅兵。
在中方即将到达俄罗斯之前,普京亲自为两国关系再次定了调。
5月4日,在“俄罗斯-1”电视频道播出的纪录片《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普京·25年》中,普京高度评价俄中关系并指出两国关系对当今世界的特殊意义——“我们这种可靠、稳定关系的存在本身就加强了世界的稳定。”
普京强调说:中俄关系是深层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因为两国利益相吻合。俄罗斯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为世界稳定打造坚实基础。
中俄之间的合作,是有现实的广泛意义的,这些年,双方在经贸、能源、科技、金融、工业、军事等等领域的合作,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这种合作,不是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而是应对世界大局变化的长期布局。
中俄则以“深层次合作”证明:真正的合作,不需要华丽的嘴炮,只需利益与信任的坚实捆绑。
这种合作,不会受到到一时一事的影响,更不会受到所谓外在的干扰。
毕竟,和中方打交道,是真的如遇春风、合作共赢。
来源:远方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