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治宣传的本质,是让“知识”转化为“意识”,再内化为“行为”。年初以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创新宣传思路,打破警种壁垒,组织刑侦、治安、禁毒、交警、食药环等多部门开展“法治融合宣传”,将反诈、禁毒、交通安全等内容有机串联,打造沉浸式、场景化宣传矩阵,让法治
法治宣传的本质,是让“知识”转化为“意识”,再内化为“行为”。年初以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创新宣传思路,打破警种壁垒,组织刑侦、治安、禁毒、交警、食药环等多部门开展“法治融合宣传”,将反诈、禁毒、交通安全等内容有机串联,打造沉浸式、场景化宣传矩阵,让法治宣传以“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方式走进群众生活,并在社会治理的土壤中扎根结果。
警种联动 让法治宣传“跨界破圈”
“您看这个‘投资群’里,每天晒收益的‘群友’其实都是骗子的‘托儿’……”五一期间,齐齐哈尔市公安局新闻宣传部门统筹各警种和分县局,将单一警种的“独角戏”变成多部门的“大合唱”。
在新玛特商场反诈宣传区,龙沙分局刑侦民警马警官和李警官一边展示诈骗聊天记录,一边用“剧本杀”式拆解手法,向围观群众揭露“杀猪盘”骗局的“人设搭建——情感升温——诱导投资——拉黑消失”四步套路。与此同时,3米外的禁毒展区,禁毒民警孙警官手持“笑气”仿真罐向群众介绍:“‘笑气’吸入后会致幻,大量吸入后可能会出现瘫痪,甚至猝死!现在不少酒吧、KTV出现伪装成‘快乐气球’的笑气,尤其吸引年轻人。发现有人兜售或吸食,立即拨打110!”话语刚落,围观群众纷纷掏出手机拍摄真实案例图片。这种“反诈+禁毒+交通+N”的“法治宣传套餐”模式,正是齐齐哈尔市公安局警种融合联动宣传的创新之举。
深度体验 从“被动听”到“主动悟”
“这种用全息投影宣传防范知识的方式太酷了,比看传统的宣传资料有意思多了,而且记得更牢。民警讲得也特别清楚,以后遇到类似的诈骗套路,我肯定不会上当。”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感慨道。
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建华分局紧跟科技发展潮流,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引入全息投影模式开展法治宣传。在万达警务室门前,民警通过3D全息光子投影技术,生动呈现常见的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案例,让群众仿佛身临其境,直观感受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投影出的虚拟人物还能与学生实时互动,解答法律疑问,一改往日法治宣传的枯燥感,使法律知识以鲜活的方式印刻在群众心中。在社区,全息投影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邻里纠纷、电信诈骗等场景,再由虚拟的民警进行法律解读和防范建议,居民们纷纷被这种新颖的宣传方式吸引,积极参与其中,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和防范能力。
建华交警大队宣传民警董超在社区法治宣传活动上也将反诈宣传进行融入。他举着两张图说道:“大家看这张电动车未戴头盔被撞的监控截图——头盔能保命,但如果被诈骗分子盯上,‘钱袋子’更危险!”他点开反诈案例视频:“上周有位骑电动车的大姐被‘快递理赔’诈骗,就是因为边骑车边接陌生电话分了心。”随后展示定制海报:“戴头盔防意外,挂电话防诈骗——骑行分心两风险,守好安全与钱包!”
长效机制 从“节日限定”到“四季常鲜”
“多警种融合宣传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齐齐哈尔市公安局新闻中心负责同志介绍说。
在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过程中,龙江县公安局以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为依托,建立“警种+阵地”结对制度。刑侦警种对接商场、写字楼,禁毒警种挂钩娱乐场所、学校,交警绑定驾校、物流园区,由县局政工室牵头、派出所负责组织协调,鼓励各基层所队挖掘培养“公安主播”,录制具有所队特色的宣传教育视频,让宣传工作与“一所一品”深度融合,通过警营开放日、主题安全日等活动,让警种融合联动宣传成为一种常态。今年以来,齐齐哈尔市各级公安机关共组织警种联动融合宣传35场次,参与人员覆盖教师、陪读家长、在校学生、企业家等群体,参加宣讲活动达4.5万人次。
从“摆摊设点发传单”到“多警种协同联动”,齐齐哈尔市公安局的探索不仅让安全宣传变得“有看头、有玩头、有想头”,更构建起“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科技赋能”的大宣传格局。正如参与活动的退休教师王女士所说:“这样的宣传就像‘安全知识自助餐’,想吃什么自己选,吃完还想带‘打包’——把学到的讲给家人听!”
来源:开封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