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夏的李俊小学校园涌动着法治教育的暖流,近日,永宁县李俊小学文化艺术节暨春季运动会现场,一抹抹藏蓝身影背着警务背包与孩子们的书包交相辉映——李俊派出所创新打造的“警务背包移动课堂”正式亮相,通过“嵌入式”普法、“沉浸式”教学,为470余名师生构筑起立体化法治安
初夏的李俊小学校园涌动着法治教育的暖流,近日,永宁县李俊小学文化艺术节暨春季运动会现场,一抹抹藏蓝身影背着警务背包与孩子们的书包交相辉映——李俊派出所创新打造的“警务背包移动课堂”正式亮相,通过“嵌入式”普法、“沉浸式”教学,为470余名师生构筑起立体化法治安全防护网。
警务背包变身移动普法课堂
民警将日常处警装备与教学教具创新融合,警务背包内的执法记录仪、催泪喷射器等警械具成为实物教学模型,此时电诈典型案例宣传、防欺凌宣传成为孩子们的关注焦点,民警适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条文进行案例推演,让法律守护未成年人作为重要手段。在“四防安全公开课”现场,民警通过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安全案例,让学生感同身受体验交通事故、火灾逃生等场景,深知安全的重要性。“警务背包就像法治教育的‘百宝箱’,能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触手可及。”学校领导王海平如是评价。
互动体验让法治教育更生动
在“你问我答”安全知识竞赛区,民警将防溺水六不准、反校园欺凌等知识点融入趣味游戏;“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在民警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安防体验角”里,防暴盾牌、钢叉的使用演示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具象化呈现。五年级学生马安迪在安全日记中写道:“原来法律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保护我们的隐形铠甲。”
警校联动构建平安校园新格局
此次活动依托“平安校园”创建长效机制,派出所联合教育部门制定“法治教育课程清单”,将各类安全要素纳入教学体系。现场同步启动“护苗2025”行动,对校园周边2处治安复杂区域开展联合整治,升级改造全天候“护学岗”执法执勤工作,并组织教职工开展最小应急单元实战演练。“我们把警务背包的‘执法属性’转化为‘教育功能’,让法治教育既有司法力度又不失育人温度。”所长常金平介绍,李俊派出所目前已形成“一包一警一社区”+“一校一背包”的定制化普法模式,累计开展普法教育10余次,法治教育覆盖面同比提升40%。这种将安全文化融入校园生活的创新实践,正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校园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编辑:蒋丽丽
校对:王旭晨
审核:潘志勇
糯米是热量非常高的食物,有极佳的御寒功效。
虽然大寒节气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但南京人依然要喝鸡汤。
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 | 父辈摇橹迎接胜利,他们接续奋斗守护希望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