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和乌克兰于4月30日达成一项协议,设立美国-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该基金将获得乌克兰自然资源项目50%的特许权使用费、许可费和其他类似款项,其中自然资源项目包括矿产、碳氢化合物和相关基础设施开发。据悉,该合伙企业将由一家公司控制,该公司拥有三名乌克兰董事会成
科技战略
美总统特朗普推动设立美国-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
据白宫5月1日消息,美国和乌克兰于4月30日达成一项协议,设立美国-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该基金将获得乌克兰自然资源项目50%的特许权使用费、许可费和其他类似款项,其中自然资源项目包括矿产、碳氢化合物和相关基础设施开发。据悉,该合伙企业将由一家公司控制,该公司拥有三名乌克兰董事会成员和三名美国董事会成员,各占一半的席位,他们将通过协作流程共同做出基金资源分配(如投资和分配)的决策。
白宫环境质量委员会设立许可创新中心
据白宫4月30日消息,白宫环境质量委员会(CEQ)向各联邦机构负责人发布了一份备忘录,旨在建立一个跨部门许可创新中心。该中心的成立旨在落实特朗普总统《更新21世纪的许可技术》的备忘录,该备忘录指示联邦政府利用现代技术高效地开展环境审查,并评估各类基础设施项目的许可。CEQ牵头的许可创新中心将与国家能源主导委员会(NEDC)和相关许可机构协商,发布许可技术行动计划,为各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制定初步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案(NEPA)数据和技术标准。此外,许可创新中心还将与总务管理局(GSA)合作设计和测试原型软件系统,以供各机构根据许可技术行动计划进行实施。
美国防部发布《国防部采购知识产权指南》
据美国防部5月1日消息,美国防部发布《国防部采购知识产权指南》。国防部称该指南为“开创性指南”,将帮助国防部采购人员在整个项目周期执行知识产权政策。该指南由国防部牵头制定,促进业界合作,提高新兴技术采购能力,将帮助国防部与业界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兼顾创新与经济效益。
欧盟投资9.1亿欧元加强欧洲防务
据欧盟4月30日消息,欧盟依据2024年欧洲防务基金将投资9.1亿欧元加强欧洲防务,打造欧洲国防工业。本次重点将加强欧洲科学和工业领域创新与合作,弥补部队机动性和无人机防御等关键能力方面的差距。另外,欧盟防务基金将拨款 4500 万欧元专项投资用于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本次欧洲防务基金投资项目也是乌克兰首次参加。
信息
中国岚图发布全球首个L3级智能架构“天元智架”
据品玩网4月30日消息,中国岚图发布全球首个L3级智能架构“天元智架”。“天元智架”包含青云L3级智能安全行驶平台与鲲鹏L3级智能安全驾驶系统两大核心智能化技术集群。一是青云平台,该平台是岚图独创的L3级智能安全行驶平台,以数字驾控平台为核心,结合轴向磁通电机、分布式电驱、线控转向、线控制动、后轮转向、全主动悬架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由电控架构向智能架构的跃迁。二是鲲鹏L3级智能安全驾驶系统,该系统基于鲲鹏瞰视网络、鲲鹏九算大模型和鲲鹏万象平台三大核心模块,且模块间可协同进化,云端生成高保真驾驶场景训练样本和实时多源数据融合,并结合用户驾驶数据,不断优化车端大模型策略,使得智驾系统能更高效地应对复杂场景。
德国存储初创公司Cerabyte推出新型玻璃存储器,使用寿命可达5000年
据cnBeta网5月4日消息,德国存储初创公司Cerabyte推出新型玻璃存储器。该存储硬盘使用了陶瓷玻璃材料,通过飞秒激光在厚度为50到100个原子的陶瓷介质中形成纳米级孔洞,并以每次激光脉冲200万比特的速率写入,从而存储数据,且每个表面可存储的数据量高达1GB。Cerabyte方面称,该存储器使用寿命可达5000年,且根据严苛测试结果,在高温、高盐等极端环境下,玻璃存储器上的数据依然“100%完好无损”。展望未来,Cerabyte希望到2030年将介质成本降至1美元/TB以下。
中国阿里开源多模态模型Qwen2.5-Omni-3B,显存使用大幅降低50%
据AIbase网5月1日消息,中国阿里推出并开源多模态新模型Qwen2.5-Omni-3B。Qwen2.5-Omni是一款端到端的多模态模型,能够同时处理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类型,其3B版本的核心优势是显存使用显著降低,且实用性大大提升。与Qwen2.5-Omni-7B模型相比,3B版本在处理长上下文序列时,显存使用减少多达50%,使其在24GB的消费级GPU上仍能支持长达30秒的音视频交互。这一优化不仅提升了模型的适用性,也让更多用户能够在个人计算机上实现高效的多模态处理,解决了以往因显存不足导致的使用障碍。上述创新标志着阿里在多模态人工智能领域的进一步突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发明新型量子耦合器,或使量子运算和读出速度提高10倍
据MIT科技评论网5月5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量子耦合器。该耦合器利用了超导电路中的石英耦合器,增强了量子比特与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强非线性光物质耦合,这一突破有望将量子运算提高10倍。同时,该耦合器同步提高了读出速度。在读出方案中,研究团队将石英耦合器连接芯片上的两个超导量子比特,其中一个用作谐振器,另一个存储量子信息,这种装置能够通过微波光高效传输量子态,显著加快读出过程。由于量子位有限的寿命限制,快速操作和读出对于量子计算机尤其重要,上述突破为实现能够进行可靠大规模计算的容错系统铺平了道路。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演示混合可扩展量子网络节点的相干控制,为实现可扩展的量子网络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量科网5月4日消息,中国清华大学、合肥国家实验室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联合研究团队成功演示了一项混合可扩展量子网络节点相干控制的研究成果,为实现可扩展的量子网络迈出了重要一步。该团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成功演示了三种不同类型量子比特的相干控制,且每种量子比特均对其量子网络的整体活动有所贡献。此外,研究团队还在该网络中实施了比特翻转纠错技术,并能够检测与单光子纠缠的逻辑量子比特的错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物理学》(Nature Physics)杂志上。
中国科研团队高效模拟出谷歌的53量子比特悬铃木量子电路
据量科网5月3日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联合研究团队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模拟出谷歌的53量子比特、20层深度的悬铃木(Sycamore)量子电路。这一成果得益于在1432块英伟达A100 GPU上部署的高度优化的并行算法,它为经典计算模拟量子系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该工作的核心在于采用了先进的张量网络缩并技术,它能够高效的输出近似概率。通过运用创新的切片技术,他们将张量网络分割为多个子网络,在保持计算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内存使用。这一方法使得利用相对有限的经典计算资源模拟复杂量子电路成为可能。相关研究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期刊上。
生物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提升生物研究安全保障
据白宫5月5日消息,特朗普签署加强美国及全球生物研究安全性的行政命令,要求联邦政府终止资助目前和未来对中国、伊朗等国的功能增益研究;授权美研究机构识别并终止政府资助可能威胁美公共健康、公共安全或国家安全的生物研究;禁止联邦资金用于可能再次引发全球大流行病的外国研究。该行政令将提高美国生物研究的安全性,同时不妨碍创新,从而保障其在生物技术、生物安全和健康研究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
特朗普宣布采取行动减少国内药品生产的监管壁垒
据白宫5月5日消息,特朗普签署一项行政命令,以促进恢复国内处方药生产基地,包括制造处方药所需的关键成分和材料,建立国内的、有韧性的、可负担的医药供应链。该命令指示美FDA简化对国内药品生产的审查,加强对外国生产设施的检查,优先考虑美国制药;指示环境保护署(EPA)加快建设用于生产处方药、活性药物成分和其他必要原材料的设施,协调环境许可证以扩大国内制药生产能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
据国家卫健委4月30日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分为三个部分:为新冠溯源贡献中国智慧、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力量、美国在新冠大流行中劣迹斑斑。白皮书表示,任何将科学抗击传染病行动政治化,甚至编造虚假信息攻击他国以谋取自身利益的做法,最终必定会危害包括其本国人民在内的全人类的健康福祉。中国将继续与各国携手同行,继续促进全球公共卫生发展和治理,为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发传染病作出更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美国两党生物防御委员会发布报告,为加强美国防部军事生物防御提供可行建议
据生物防御委员会5月1日消息,美国两党生物防御委员会发布《战斗号角:军事生物防御的快速行动者》报告,提出10条高度优先的可行建议,供政府和国会立即采纳,以加强军事生物防御。这些建议涵盖深入了解作战人员可能面临的生物威胁;明确和协调生物防御的角色和职责;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开发所需的生物防御能力;确保国防部防御生物威胁的努力与国家国防战略和其他国家战略保持一致。
美国HHS和NIH推出针对大流行易发病毒的下一代通用疫苗平台
据NIH官网5月1日消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和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开发下一代通用疫苗平台“一代黄金标准”,并将使用β-丙内酯灭活全病毒技术,旨在提供针对多种易大流行病毒株(如H5N1禽流感)和冠状病毒(包括SARS-CoV-2、SARS-CoV-1和MERS-CoV)的广谱保护。
美GAO报告称HHS基因组项目存在数据滥用风险,可能威胁国家安全
据GAO官网4月30日消息,美国政府问责局(GAO)报告指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在人类基因组数据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能有效跟踪外国检测实体的使用情况及监督数据安全。HHS领导的创建100万美国人基因组存储库的项目可能存在基因组数据滥用等风险,进而威胁国家安全。GAO建议HHS加强风险评估和培训,系统跟踪外国实体的使用情况,并全面监督数据安全。
新加坡科研团队发布大型长读长RNA测序数据集,助力精准诊疗策略
据中国科技网4月30日消息,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基因组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发布全球最大、最全面的长读长RNA测序数据集SG-Nex。该数据集克服了短读长测序的局限性,可直接读取完整RNA分子,有助于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为制定下一代精准诊断和治疗策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发布总统2026财年“让美国再次健康”预算请求
据白宫5月5日消息,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向美国会提交了特朗普总统2026财年“让美国再次健康”(MAHA)预算请求。该预算请求以MAHA委员会为基础,将为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应对营养、体育锻炼、健康生活方式、过度依赖药物和治疗、新技术习惯的影响、环境影响及食品药品质量和安全相关的问题提供资源。预算还支持创建MAHA食品盒。
能源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展示全新超导电路设计,有望使量子处理器速度提高10倍
据中国能源报5月6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展示了全新的超导电路设计,有望使量子处理器速度提高10倍。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专门的光子探测器,以增强量子信息处理能力;研发了一种名为“四分量耦合器”的新型量子耦合器,促进量子比特之间高效交换信息等。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这种耦合器连接到芯片上的两个超导量子比特,结果显示,四分量耦合器在量子比特和谐振器之间产生的非线性光物质耦合强度,比之前实现的强度高出一个数量级,不仅加快了读取速度,还减少了误差,使得量子比特能在寿命内完成更多次计算与纠错操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
韩国宣布于十月启动首座核能制氢工厂建设
据中国氢能源网5月6日消息,韩国首座核能制氢示范工厂将于今年十月在蔚州郡新南里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由韩国水力核电公司(KHNP)主导,预计于2027年3月建成投产,建设周期为两年。该项目由十二家机构联合参与,包括三星物产、斗山能源、现代工程建设公司等大型工业集团将负责厂房及基础设施建设;韩国电力公司与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将主导核能安全及许可审查工作等。该示范工厂将直接使用邻近的古里(Gori)和世乙(Saeul)核电站所提供的电力,通过低温电解技术生产氢气。项目设计产能为10兆瓦,目标实现每日超过四吨的氢气产量,并具备相应的储存与分销能力。
海洋
美国国务院批准向印度出售海洋领域信息技术
据国防邮报5月5日消息,美国国务院批准向印度出售价值1.31亿美元的海域感知系统SeaVision及相关服务。该协议包括软件增强功能、技术援助现场团队培训、远程分析支持及文档访问权限,旨在提升印度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海域感知能力。SeaVision由美国海军开发,整合卫星、雷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光电传感器等多源数据,可实时追踪数千艘船只,识别关闭AIS信号的“黑船”,并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异常海上活动。
美海军陆战队展示首个陆基舰船杀伤武器系统
据The Maritime Executive网5月5日消息,美海军陆战队在美菲“肩并肩2025”演习中,首次展示了其“远征舰艇拦截系统”(NMESIS)。该系统是一款反舰导弹系统,是海军陆战队首个陆基舰船杀伤能力武器系统,包括“海军打击导弹 ”(NSM)、自行无人发射车、地面指挥车和各类保障设备等。因该系统发射器无人驾驶,易于转移,且可远程控制,其比典型的海岸防御炮台更具生存力。在此次演习中,海军陆战队首次将该系统部署至菲律宾巴丹群岛。
美国海洋工程公司为美国港口设计浮式核电厂
据国际船舶网5月1日消息,美国CORE POWER公司聘请Glosten公司协助其团队设计浮式核电站(FNPP),用于为美国港口提供电力。FNPP具有易于运输和快速部署的优点,预计每年可提供175吉瓦时的清洁电力,使港口为靠港船舶、码头起重机等设备及港口电动车辆提供零排放电力。此外,该FNPP设计具备高度可运输性,并采用模块化建造方式实现可扩展部署。目前,该项目仍处于概念阶段,目标服务对象为美国南部某港口。
希腊国防公司推出“拦截”系统,可用于近海水域和近距离威胁压制
据海军新闻网5月5日消息,希腊国防科技公司Delian Alliance Industries推出“拦截”(Interceptigon)系统。该系统包括两类自主平台,专为隐身和突袭而设计。其中,“拦截-A”是一款固定翼无人机(UAV),能够隐蔽于自然地形,并快速对地面、水面或空中威胁发动高速集群攻击。“拦截-N”是一款隐形无人水面舰艇(USV),其可隐蔽地潜伏在海床上,不受卫星或空中监视,经过优化后可在关键的登陆或过境阶段摧毁海军装备。
美国批准对印度出售海域感知技术
据国防邮报网5月5日消息,美国国务院已批准向印度出售价值约1.31亿美元的SeaVision海域感知技术及相关配套支撑。该软件由美国海军开发,已经在30多个国家或地区使用,能够收集来自卫星、海岸雷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传感器等多个来源的数据,监控和跟踪全球船舶并接收船舶信息。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DSCA)表示,此次出售将加强印度的海域感知、分析能力和战略优势,提升印度应对威胁的能力。据报道,该能力将使印度海军能够监控整个印度洋,以搜寻中国军舰和其他潜在威胁。
美国海军进行首次高超声速冷发射试验
据美国国防部网站5月2日消息,美国海军在战略系统项目(Strategic Systems Programs)的主导下,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成功完成了“常规快速打击”(CPS)高超声速导弹的冷发射试验。此次试验标志着美海军首次使用冷发射技术,该技术将用于海基平台发射高超声速导弹。据报道,通过冷发射技术,高超声速导弹将在点火前弹出,在到达远离舰船的安全距离之后启动火箭发动机,使发射更加安全可靠。据报道,“常规快速打击”项目正在进行一系列测试活动,为高超声速导弹部署“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USS ZUMWALT)做准备。
国际海底管理局就美国深海采矿行政命令发表声明
据国际海底管理局网站4月30日消息,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秘书长莱蒂西亚·雷斯·德·卡瓦略(Leticia Reis de Carvalho)发表声明,对近日美国政府发布“释放美国近海关键矿产和资源潜力”行政命令,单方面推进深海采矿的行为进行警告。她表示,这些单边行动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相冲突,并要求所有深海采矿活动在 ISA的监督下进行,以确保公平的利益分享和环境保护。包括美国等非缔约国在内的任何国家都不得在ISA框架之外单方面发放深海采矿许可证,并呼吁美国参与UNCLOS多边机进程,以确保深海资源在法律监管下可持续地发展。
国际海底管理局与韩国签署合作协议,共推“深海生物样本库”倡议
据国际海底管理局网站5月1日消息,国际海底管理局与韩国海洋水产部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国际海底管理局“深海生物样本库”(ISA Deep-Sea Biobank)倡议。据报道,该倡议旨在加强全球获取深海生物样本和遗传数据,通过开发科学工具、组织国际研讨会等方式,促进深海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该倡议将致力于加强ISA成员国的科技能力,特别是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深海生物研究水平。该倡议还致力于提高公众对深海资源保护的认识,保障项目可持续运行,促进会员国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与协同,以确保基于最前沿的科学成果进行深海资源管理决策。
乌称首次使用无人艇击落俄苏-30战斗机
据参考消息网5月5日消息,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宣布,乌克兰使用无人艇发射的导弹摧毁了一架俄罗斯苏-30战斗机,并称这是世界上首次海上无人艇击落战斗机。乌方还公布了一段据称记录了这架战斗机在黑海上空被击落的视频,俄官方尚未证实此次击落事件。
航空
日本防卫省计划将下一代战机命名为“烈风”
据theaviationist网站5月3日消息,日本防卫省计划将下一代战斗机命名为“烈风”(Reppu)。该名称曾是二战末期拟取代“零式”战机的新一代舰载战斗机代号。此前,日本在二战期间仅生产了10架老款烈风式战机,其中2架样机、7架验证机以及1架生产机,且10架战机均未投入实战。此外,下一代战机还将被授予编号,将采用英文首字母和数字组合的方式。
美国“塔隆”-A高超声速飞行器完成两次高超声速飞行测试,成为全球首个速度达5马赫的全自动驾驶飞行器
据美国防部网站5月5日消息,美国国防部测试资源管理中心(TRMC)与海军水面作战中心克兰分部(NSWC Crane)合作完成两次“塔隆”-A(Talon A)高超声速飞行测试,标志着其成为全球首个速度达5马赫的全自动驾驶飞行器。两次测试包括2024年12月首飞,以及2025年3月完全可回收的无人高超声速飞行器试飞。两次测试中,“塔隆”-A从Roc舰载机发射后飞越太平洋,在降落在范登堡太空基地之前达到了超过5马赫的速度。两次测试作为美国防部“多军种高级能力高超声速测试台”计划(MACH-TB)的一部分,将为高超声速装备加快测试节奏和降低测试成本提供重要支持。
航天
美国在2026财年预算提案中取消了NASA“月球门户”太空站、火星取样和“太空发射系统”火箭任务
据SpaceNews网站5月2日消息,美国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在《2026财年高层级预算提案》中,将NASA年度拨款从248亿美元砍至188亿美元,削减幅度达24%。其中,NASA“月球门户”太空站(Gateway)、火星样本返回(MSR)和“太空发射系统”火箭等传统科学任务与深空基础设施任务相关经费被取消,相关研发进程终止;载人登陆火星项目获得10亿美元新增资金。彭博社称,该举措试图通过削减科学预算以降低赤字,并以火星计划进行大国博弈。
美国SpaceX公司发射第251批23颗微版“星链”v2.0卫星,包括13颗具备直连手机功能的卫星
据SpaceLaunchSchedule网站4月28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251批23颗微版“星链”v2.0卫星,其中包括13颗具备直连手机功能的卫星。本次发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发射数量达到8353颗,包括3639颗微版“星链”v2.0卫星。目前,大约有7267颗“星链”在轨,包括622颗直连手机卫星。据统计,本次发射是SpaceX公司2025年的第47次发射任务,也是微版“星链”v2.0卫星的第161次发射。
美国SpaceX公司发射第252批27颗微版“星链”v2.0卫星
据SpaceLaunchSchedule网站4月29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252批27颗微版“星链”v2.0卫星。本次发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发射数量达到8380颗,包括3666颗微版“星链”v2.0卫星。目前,大约有7287颗“星链”在轨。据统计,本次发射是SpaceX公司2025年的第48次发射任务,也是微版“星链”v2.0卫星的第162次发射。
新材料
美国与乌克兰达成关键矿产协议,重点开发铝、石墨、钛等关键矿产
据METAL TECH NEWS 5月1日消息,美国与乌克兰达成关键矿产协议,将重点开发铝、石墨、钛和其他在国防、能源和先进制造业领域具有战略应用的关键材料。美国和乌克兰将设立联合重建投资基金,美国获得与其持续军事援助挂钩的股份。该协议并不与乌克兰宪法或其加入欧盟的追求相冲突。
美国正推动刚果(金)与卢旺达达成和平协议,旨在与刚果(金)建立关键矿产合作
据The Northern Miner 5月2日消息,美国正积极推动刚果(金)与卢旺达达成和平协议,目标是双方在两个月内于白宫签署协议。该倡议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高级非洲顾问马萨德·布洛斯牵头,旨在配合两国正在达成的双边矿产协议,这可能会吸引数十亿美元的西方投资流入该地区。
先进制造
美国Velo3D公司与国防制造公司达成合作,利用增材制造技术优化武器开发
据Voxel Matters 5月5日消息,美国Velo3D公司宣布与美国防制造商OOW公司合作,利用增材制造技术优化武器开发。Velo3D将在其3D打印军事武器开发计划框架内,为OOW提供应用工程、增材设计和分析服务,重点是材料选择、设计优化和零件测试。其目标是优化武器部件的增材制造工艺,确保其性能卓越、坚固耐用且易于制造。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