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儿子逝世后,葬礼上千人送行,“树葬”清华和北大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6 21:31 2

摘要:梁从诫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要说到他的父母——梁思成和林徽因,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梁从诫是他们的长子,生于1932年,2010年因病去世。他走后,葬礼上来了上千人送行,有环保人士、有学者、还有学生,大家聚在一起,不光是为了悼念他,更是为了纪念

梁从诫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要说到他的父母——梁思成和林徽因,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梁从诫是他们的长子,生于1932年,2010年因病去世。他走后,葬礼上来了上千人送行,有环保人士、有学者、还有学生,大家聚在一起,不光是为了悼念他,更是为了纪念他一辈子推崇的环保理念。他的骨灰最后以“树葬”的方式,分撒在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地方,成了他生命和理念的延续。

梁从诫生在北京,1932年8月4日那天。他爹梁思成是国内顶尖的建筑学家,设计过人民英雄纪念碑这样的大工程;他妈林徽因就更厉害了,既是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还写诗、写文章,才华横溢。往上再看,他爷爷梁启超是清末民初的大人物,跟康有为一起搞过维新运动。这样一个家庭,文化味儿浓得不得了,梁从诫从小就在这种氛围里长大。

梁从诫挺争气,1952年考进了北京大学历史系,1956年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1960年,他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从讲师干起,一直干到1980年当上教授。他研究历史,尤其是环境史这块,挺有心得。他自己说过,梁家三代人——从梁启超到梁思成,再到他——都有个共同点,就是想为国家、为社会做点啥。这种想法不是空话,他后来用行动证明了。

要说梁从诫最让人佩服的,还是他在环保上的贡献。1993年,他跟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自然之友”,这是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他当了首任会长。从那以后,他把精力都投进了环保事业,带着团队保护金丝猴、藏羚羊这些濒危动物,还到处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他还跑去国际环保会议上发言,把中国的环保声音传出去。2005年,他拿了“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2002年还当过北京奥运的环境顾问。那时候民间组织不好干,没钱没政策支持,但他硬是靠着一股信念,把“自然之友”做成了中国环保界的标杆,有人叫他“中国民间环保第一人”。

2010年10月28日,梁从诫因为内脏衰竭,在北京去世了,78岁。他走得挺突然,很多人听说后都觉得挺惋惜。

11月2日,葬礼在北京市昌平区的十三陵国际友谊林办的。那天来了上千人,有全国各地的环保工作者,有大学里的学者教授,还有学生和亲朋好友。大家聚在一起,场面挺大,既肃穆又有种特别的温暖。来的这些人,不少都是受过梁从诫影响的,或者跟他一起搞过环保活动。

十三陵国际友谊林这个地方,树多、环境好,跟梁从诫一辈子推的环保理念很搭。这儿成了他葬礼的主场地,也挺有象征意义的。

梁从诫活着的时候就说过,他走后不要大操大办,葬礼尽量简单,最好用“树葬”的方式。“树葬”就是把骨灰撒到树底下,让人回归自然,既环保又省事儿。他最后真这么干了,骨灰分成了三份:一份撒在清华和北大的树林里,一份送回了老家李庄,还有一份留在十三陵国际友谊林的一棵柏树下。

清华和北大跟梁从诫有特别的缘分。他爹梁思成是清华建筑系的创始人,他妈林徽因也跟清华关系深厚。他自己呢,从北大历史系毕业,还在那儿教过书。这两所学校不光是他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也是他家族历史的一部分。所以,把骨灰撒在这儿,既是对他个人的纪念,也有点家族传承的意思。

在清华和北大,梁从诫的骨灰被撒在了一些树下。具体是哪些树,没啥特别详细的记录,但估计是校园里有点历史或者意义的树,比如老树啊、名树啊什么的。学校这边也挺支持的,毕竟梁从诫跟这两所大学渊源深。这种方式特别环保,还挺有诗意的,他的精神好像就留在了这些校园里。

梁从诫活了78年,干了不少事儿。他在历史学上研究有成,尤其环境史这块儿,后来又一头扎进环保里,弄出了“自然之友”这么个大名堂。他这一生,既继承了梁家那种为国为民的情怀,又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他的环保理念,不是光说不练,而是真干出来的,对后来的环保组织影响挺大。

那天上千人来送行,不是没原因的。梁从诫的影响力大,不光在环保圈子里,他在学术界、学生中间都有口碑。葬礼成了一个大聚会,大家不光是悼念他,也是借这个机会,把他推的环保理念再传播一把。好多人那时候才知道“树葬”这回事儿,觉得挺新鲜,也挺有道理。

在清华和北大,骨灰撒树下这事儿,学校配合得挺好。选的树可能不只是随便挑的,或许是他当年走过、看过的那些。这样的安排,既低调又实在,特别符合梁从诫的风格。他的骨灰融入这些树里,也算永远留在了他热爱的校园。

讲他这一生,不光是想让人知道他是谁,更想说他的环保理念有多重要。他用“树葬”给自己画了个句号,也提醒大家,个人能为社会、为环境做点啥。这种精神挺值得琢磨的。

梁从诫这人吧,出身名门,但一点不娇气,反而一辈子都在为环保奔波。他走了以后,葬礼那么多人来送,不光是因为他有名,更是因为他干的事儿实打实影响了很多人。“树葬”这想法也挺接地气,不烧纸不占地,就撒树底下,简单又环保。搁清华北大这么弄,还真有点儿“落叶归根”的意思。

梁从诫这一辈子,留下的不光是“自然之友”这样的组织,还有他对环保的那份心。他的“树葬”,是他最后一次用行动告诉大家,爱护自然有多重要。咱普通人可能做不到他那么大贡献,但学学他,平时少浪费、多环保,也挺好的。毕竟地球就这一个,大家都得靠它过日子。

来源:孔甲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