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新生丨红斑退场,自信归来,贝舒地尔二线治疗让cGVHD患者重拾肌肤之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6 21:45 2

摘要:在时光的温柔轻抚下,健康的肌肤本应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宛如暖阳倾洒在珍珠上,泛出细腻柔和的象牙色光芒;又似微风轻拂过田野,展现出浅麦色的纹理,宁静而舒展。这是岁月赋予肌肤的独特韵味,也是历经时间沉淀后的从容与优雅。然而,对于皮肤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

在时光的温柔轻抚下,健康的肌肤本应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宛如暖阳倾洒在珍珠上,泛出细腻柔和的象牙色光芒;又似微风轻拂过田野,展现出浅麦色的纹理,宁静而舒展。这是岁月赋予肌肤的独特韵味,也是历经时间沉淀后的从容与优雅。然而,对于皮肤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而言,红斑与大面积充血等皮肤cGVHD症状残忍剥夺了肌肤原本的光彩,那么,他们该如何重拾那份与生俱来的健康与美丽呢?本期,医脉通特邀河南省人民医院郭宏岗教授分享一则cGVHD患者治疗经过,同时,特邀河南省人民医院陈玉清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以期为临床cGVHD治疗提供参考。

靶向“治红”,贝舒地尔二线治疗助力皮肤cGVHD患者2周实现缓解

基本信息

患者,女,45岁,体重55kg。

01 既往史:

02 治疗经过:

郭宏岗教授—病例小结

01

皮肤cGVHD患者生存面临挑战,尽早实现缓解迫在眉睫

1,生存预后不佳,研究发现,cGVHD患者3年累积非复发死亡率(NRM)为15%,5年时增加到22%,12年时增加到40%2。另外,cGVHD可累及皮肤、口腔等多个器官34。皮肤cGVHD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红斑、皮肤异色病、扁平苔藓样变等,导致患者瘙痒、疼痛、活动范围受限和伤口感染风险增加5,且患者死亡风险随着皮肤受累体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加,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皮肤cGVHD与较高的NRM和较短的总生存(OS)显著相关(NRM:HR,1.33,每增加10%体表面积,P6。因此,尽快控制cGVHD症状特别是皮肤cGVHD症状至关重要。

02 聚焦临床研究,贝舒地尔助力cGVHD患者治疗获益

选择性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OCK2)抑制剂贝舒地尔的出现,为cGVHD患者带来治疗希望。既往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贝舒地尔获益,中国II期研究显示,接受贝舒地尔治疗的cGVHD患者,总缓解率(ORR)达73.3%,中位起效时间4.3周,12个月OS率为87%7。同时,中国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接受贝舒地尔治疗的cGVHD患者,皮肤ORR为65%,口腔ORR为42%8。此外,ROCKstar研究显示,经贝舒地尔治疗的cGVHD患者,中位起效时间为5周,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54周,2年OS率达89%,原发疾病复发率仅为3%9;而在ROCKstar研究3年随访中,接受贝舒地尔治疗的cGVHD患者,中位DOR达77.1周10;值得一提的是,在ROCKstar研究中,仅有1例(0.8%)患者发生CMV再激活,且与贝舒地尔治疗不相关9。

03

临床实践力证贝舒地尔疗效,cGVHD患者皮肤排异症状2周即实现缓解

剖析本案例,该患者移植后诊断为cGVHD,皮肤、口腔NIH严重程度评分分别为3分、2分,一线治疗疗效有限,鉴于患者皮肤损伤加重且既往有EBV及CMV感染病史,启动贝舒地尔二线治疗,治疗2周后,患者皮肤cGVHD症状获得缓解,持续治疗1个月后,患者皮肤大面积充血及红斑症状消失,且无不良反应,表明贝舒地尔二线治疗可快速且持续缓解皮肤cGVHD症状,即使是有感染风险的患者也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陈玉清教授—病例点评

目前,糖皮质激素联合或不联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一线治疗方案有效率约为50%,对于一线治疗应答不充分的cGVHD患者,及时启动二线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聚焦发病机制,cGVHD的病理生理学可分为3个阶段,即组织损伤导致的早期炎症、慢性炎症引起的胸腺损伤及免疫系统失调和组织纤维化,贝舒地尔可同时靶向cGVHD的炎症和纤维化过程,且不影响移植物抗白血病(GVL)启动和效应发挥,为cGVHD二线治疗带来重要选择。值得关注的是,感染是cGVHD治疗的严重并发症,而贝舒地尔可调节免疫稳态,重塑免疫平衡,降低感染风险特别是CMV再激活风险,为患者实现更好预后奠定重要基础。《甲磺酸贝舒地尔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4年版)》明确指出,对于存在感染高风险的患者,尤其是CMV再激活的风险,优先推荐使用贝舒地尔治疗。

近年来,贝舒地尔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日益丰富,近期发布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指南2025》中,贝舒地尔获得cGVHD二线治疗I级推荐,引领二线治疗新格局。期待未来贝舒地尔为更多cGVHD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专家简介

郭宏岗教授

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郑州市医学会第九届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第一届移植学组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第一届MDS/MPN学组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第一届骨髓瘤学组委员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慢粒联盟委员

擅长贫血、血小板减少、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血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陈玉清教授

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法国卡昂大学访问学者

河南省医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白血病学组副组长

河南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委

河南省老年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急性白血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河南省血液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血液分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病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白血病学组委员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干细胞应用学组.中华血液学杂志,2024,45(08):713-726.

2. DeFilipp Z,et al.Blood Adv.2021 Oct 26;5(20):4278-4284.

3.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白血病·淋巴瘤,2024,33(07):385-391.

4. Shi CR,et al.Transplant Cell Ther.2024 Sep;30(9S):S513-S533.

5. Kim YJ,et al.Cureus.2019 Dec 25;11(12):e6462.

6. Baumrin E,et al.JAMA Dermatol.2023 Apr 1;159(4):393-402.

7. Wang Y,et al.BMC Med,2024,22(1):142.

8. 王智,等.2024国际血液病学临床与转化研讨会.71-72.

9. Cutler C,et al.Blood,2021,138(22):2278-2289.

10. Stephanie J. Lee,et al.2024EBMT.Abstract OS13-01.

免责声明:该信息仅作医学和科研参考,赛诺菲不建议以任何与您所在国家所批准的处方信息不符的方式使用本产品。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

MAT-CN-2500090.V1.0.2025.04

编辑:Reina

审校:Dennie

排版:Baa

执行:Ba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