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人才风采】扎根基层守初心,谋划发展促振兴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6 22:20 2

摘要:2023年5月,张树林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主动请缨,到新州镇白塘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机关到村寨,他带着“把申论写在大地上,把面试答在群众里,把理想实现在基层中”的赤城,一头扎进乡村振兴的最基层。工作中他主动作为,履职尽责,用真心换真情,用实绩造福百姓,较好完

距黔东南州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还有 94

2023年5月,张树林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主动请缨,到新州镇白塘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机关到村寨,他带着“把申论写在大地上,把面试答在群众里,把理想实现在基层中”的赤城,一头扎进乡村振兴的最基层。工作中他主动作为,履职尽责,用真心换真情,用实绩造福百姓,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以实干精神推动白塘村工作向前发展,获得了白塘村村两委人员及村民的一致好评,村民亲切的称呼他为“小张书记”。在他的努力下,曾经的薄弱村正蜕变为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示范村。

党建引领强根基,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张树林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过硬。一是当好政策“宣传员”,通过院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开展乡村振兴政策宣讲50余场次,覆盖党员群众2000余人次,将党的声音传递到田间地头。二是建强组织“主心骨”,优化村后备干部“人才储备”机制,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组织党员集中学习50余次,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质增效。三是拧紧纪律“安全阀”,开展党纪学习教育12场次,建立村“两委”廉政风险防控清单,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实现村级事务阳光运行。

产业振兴促发展,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聚焦“产业兴旺”核心目标,构建“四个一千”现代农业体系,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一是实施产业奖补到户,发放奖补资金30.23万元,扶持97户农户发展家禽、辣椒等特色产业,户均增收超3000元。二是打造“四个一千”工程,发展中药材5000余亩、精品水果1500余亩、白茶1000余亩、烤烟1000余亩,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产业格局,吸纳农村劳动力5.2万人次,支付劳务工资750余万元。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争取项目资金349.1万元,建成白茶厂房、管理房等6个集体经济项目,推动村集体收入从薄弱村跃升至15万元以上,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四是创新“电商+产业”模式,通过抖音、微信等平台发布宣传信息200余条,播放量超500万人次,帮助销售农产品4000余斤,销售额突破10万元,擦亮白塘村特色农产品品牌。

民生保障兜底线,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是织密防返贫监测网,建立“3+1”保障机制,精准识别监测对象12户,落实防贫基金补助8.3万元,实现零返贫目标。二是拓宽就业增收路,开发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27个,帮助困难群众稳定就业;落实跨省就业补贴政策,助力200余名劳动力外出务工,年增收超2000万元。三是筑牢饮水安全网,争取资金46.7万元,新建饮水工程1处,铺设管道7200米,解决113户420人饮水安全问题。四是办好民生微实事,走访慰问困难群众30余户,发放物资价值5万余元;组织灾后自救30余次,清理疏通道路30余处,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乡村治理树新风,共建和美宜居家园

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推动乡村善治水平不断提升。一是深化文明实践,修订村规民约,开展移风易俗倡导60余次,简办红白喜事30余场,节约群众开支超50万元;组建100余人舞龙队,传承民俗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二是优化人居环境,发动党员群众开展大扫除70余次,清理垃圾200余吨,打造“美丽庭院”示范户50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三是化解矛盾纠纷,建立“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机制,开展法治教育70余次,成功调解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10余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四是完善基础设施,争取资金349.1万元,实施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等项目6个,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驻村期间,张树林以党建为引领筑牢基层堡垒,以产业为引擎激活发展动能,以民生为核心补齐治理短板,他用行动诠释了驻村第一书记的使命——把政策落实在田间地头,将初心写进群众心坎里。如今的白塘村,产业兴、乡村美、民心齐,而张树林仍奔波在服务群众的路上,用担当续写着苗乡振兴的新篇章。

作者 | 张婷婷

编辑 | 陈孝新

网络编辑 | 吴森楠

编审 | 吴胜军

核发 | 杨宇

投稿邮箱 | hpxxwzx@126.com

来源:黄平资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