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丨比流量更汹涌的是热情,网红荣昌“五一”的“留量”打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22:31 1

摘要:“你觉得这波流量还会持续多久?”当川观新闻记者问完张立峰这个问题,这家6年卤鹅店的老板在电话那头笑了一下,“你看,你问题都变了,五一前问我,‘是不是真能带来流量’,五一后只问‘流量还将持续多久’。”

川观新闻记者 熊晓雨

“你觉得这波流量还会持续多久?”当川观新闻记者问完张立峰这个问题,这家6年卤鹅店的老板在电话那头笑了一下,“你看,你问题都变了,五一前问我,‘是不是真能带来流量’,五一后只问‘流量还将持续多久’。”

5月6日,“五一”节假后首日,川观新闻回访“流量大考”后的重庆荣昌,从数字到个人,这座小城“火”得很自信。荣昌区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24时,“五一”期间全区接待游客234.5万人次,同比增长168.2%。夏布小镇接待游客89.11万人次,同比增长743.05%。荣昌卤鹅销售量290150只,同比增长752.53%。

数据之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即使仍无法避免“堵车”“排队”等抱怨,但各大社交平台关于荣昌的标签,高频出现了“真诚”“温暖”“有人情味”等感性词汇。张立峰说,“荣昌交出的不一定是标准答卷,但我们足够真诚和团结。”

“五一”期间,荣昌搭设装饰牌迎客。熊晓雨 摄

“流量”大考

“留量”竞争的首份答卷

吴虹霖值班的地方,是许多外地人进入荣昌的第一站。作为荣昌北站客运值班员的她,“五一”期间,见证了客流量的爆发。这个日均客流量稳定在3000人次左右的火车站,“五一”期间,日均客流量上涨到了10000人次。

爆火前,荣昌北站开出的最后一班车是晚上9点36分。而“五一”期间,这个时间往后推迟到了次日凌晨1点20分。“5月5日是返程高峰期,和节前相比,我们共增加了15趟车。”吴虹霖感受到的人流并不是全部。重庆高速集团数据显示,光5月1日一天,全路网总车流量239.79万辆次,其中客车流量224.67万辆次,同比上涨18.99%。

“五一”前,荣昌就进行交通调度。熊晓雨 摄

这些从四面八方而来的人进入荣昌,又向卤鹅奔去。重庆“鹅嫂”品牌从去年11月正式建立,主攻线上渠道。“五一”前,为了“赶上这波流量风口”,负责人叶鹏和团队共同决定“开设线下门店”。即使早有预期,“‘五一’的人流量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五一”期间,“鹅嫂”门店前的排队长度,“超过了80米,都排到了马路那边去。”

在鹅嫂门店,“七八个大姐切鹅都切不赢”的同时,53岁的曹继友在荣昌区政府食堂忙得热火朝天。已在该区政府食堂工作6年的他,第一次遭遇这种“大场面”,每天都得从早上7点30忙活到晚上10点。

“五一”期间,荣昌区政府食堂向公众开放,对外提供20余种菜品,价钱在3至18元。“我们一天最多能蒸1800多斤大米,鹅要切800多只,就这样还是有游客吃不上。”曹继友介绍道,除了原本就在政府食堂上班的员工,“五一”期间又新增100多人来食堂帮忙,其中有70多人是社会人士自愿报名、无偿服务。

这个架势令来自浙江衢州的游客席一倩也“吓了一跳”。出发荣昌前,她“想过人多,没想过在食堂吃饭连个碗都抢不上。”据曹继友估计,“只算烧白、扣肉两道菜,政府食堂一天都要用掉6000多只碗,后厨得一直洗。”

席一倩不曾想过县域旅游的“人潮威力”,除了“抢不上碗”,她几乎在荣昌的每个热门景点都遭遇了堵车、排队。但她在社交媒体上却这样点评荣昌:“热情、好客,川渝小城的自带魔力,让我毫不在意抢不上饭、挤不上车,留在记忆中的,只有川普的‘妹妹好乖’、不乱涨的物价、无数次递过来的免费水,以及有问必答的笑容。”

数据是热潮的明证。但热潮何以成为热潮,很多受访者不止一次提到“真诚”和“团结。”

全区“NPC”

比流量更汹涌的是热情

谈及为什么对荣昌印象不错,席一倩问记者“你不觉得荣昌的每个人都很像‘NPC’吗?”

“NPC”,在游戏中被称作“非玩家角色”,通常有着自己的行为和任务,并与玩家进行互动。在席一倩眼中,荣昌的每位本地人都近乎完美、规律性地遵循着“服务思维”。荣昌区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五一”期间,共有870支14462人志愿服务队伍奔走穿梭在大街小巷、景区景点。而这只是官方组织并统计的数据。

“我在意的不是公交车免费、私家车招手即停,甚至一些饭店还会免费送我们一份卤鹅尝鲜,更让我觉得神奇的是,他们怎么能如此自愿、热情地参与到游客服务中来?”席一倩称,她曾以为高铁站送水服务的志愿者、接送乘客的志愿者均由政府组织,闲聊中才得知这“竟然都是大家自发组织的,政府前期干预程度很低。”对此,接送服务志愿者黄涛涛告诉记者,志愿服务群的每个人彼此互不认识,通过社交平台、微信群建立联系,自发组成了一支免费接送乘客的队伍。

荣昌人民自发组织的爱心车队。熊晓雨 摄

连日来,重庆荣昌花式“宠粉”热搜不断。“荣昌阿姨邀外地游客借宿还送伴手礼”“四川游客求助获9个荣昌人回应”等话题接连让互联网看到荣昌人民的热情,一些质疑声音也在显现:“是不是营销过度?”当地一位民宿老板告诉记者,“我们真心希望大家能够不止一次地来到荣昌,让我们的城市红得更久。”

全民托举一座城的热情背后,政府的“手”从未落下。无论是线上或线下,荣昌区政府都足够吸睛。区委领导带队视察、嘉奖志愿者,或是晨跑锻炼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逐渐关联着互联网对荣昌这座城市的“亲民”认知。

而线下,全区调度也井然有序推进。荣昌区政府工作人员表示,“五一”期间,依托区治理中心视频调度系统,4台无人机在重点区域、路段开展智慧低空巡飞,实时抓取景区、交通等数据,3分钟内即可实现预警响应。服务游客方面,以停车为例,荣昌免费开放企事业单位、市政公共停车场、居民小区等停车位38000余个。

几个月前,许多荣昌人都不会想到,家乡会因为一只小小卤鹅,成为“五一”假期的热门城市,同时带动了荣昌就业、产业的发展。荣昌区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五一”期间,当地带动新增就业5000多人,拉动荣昌陶、夏布、折扇等非遗文创产品销量增长740%。

不过,这能否代表荣昌的“留量”竞争打赢了呢?

五一或许是第一张答卷,一些荣昌人看起来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对流量的态度始终谨慎克制。“荣昌流量能不能更久,就看我们这座城市的人民是不是足够团结,会不会因为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破坏我们长期建立的口碑。”叶鹏说道。

外界也在继续观望。从哈尔滨“播”到重庆荣昌,自媒体从业者蒋新运足足在荣昌住上了半个月,并且待满了一整个“五一”假期。他对荣昌的评价是,“对一座小城来说,这波人流量算多的,又没有什么大争议,表现得挺不错。”

半个月中的大多时候,他都在记录和直播关于这座渝西小城的一切。“五一”期间,蹭到“卤鹅哥”林江投喂游客的镜头时,直播间会涨上一些粉,但增长幅度已经不像此前那般热烈,卤鹅的销售量依旧高涨。于是蒋新运决定,“过一个把月再来。”他想看看,喧嚣过境后,荣昌到底能留住多少人。

>>此前报道:

棱镜丨酒店订满、车票紧俏、卤鹅热销,荣昌能否接住“泼天流量”?

棱镜丨在荣昌追“卤鹅哥”林江:野路子前面是什么路?

来源:川观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