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与杰里·波拉斯(Jerry Porras)是管理学界的黄金组合。柯林斯曾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并曾在默克、星巴克等企业担任高管,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商业洞察力;波拉斯则深耕组织行为学领域,主导多项企业变革研究。两人耗时6年,
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与杰里·波拉斯(Jerry Porras)是管理学界的黄金组合。柯林斯曾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并曾在默克、星巴克等企业担任高管,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商业洞察力;波拉斯则深耕组织行为学领域,主导多项企业变革研究。两人耗时6年,对比分析18家“高瞻远瞩公司”(如IBM、宝洁)与18家对照企业的兴衰史,最终提炼出企业长盛不衰的底层逻辑。
《基业长青》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最重要的管理书籍之一”,其颠覆性在于:
1. 方法论革新:摒弃传统“成功学叙事”,采用对比研究法,例如将默克与辉瑞、迪士尼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对照,揭示核心差异。
2. 批判性思维:挑战12大管理迷思,如“伟大构想是成功起点”“利润至上”等,指出高瞻远瞩公司的成功源于系统化能力而非偶然机遇。
3. 普适价值:书中案例虽以欧美企业为主,但其“保存核心、刺激进步”的理念对全球企业(包括中国民企)具有跨文化适用性。
《基业长青》提出企业长盛不衰的三大支柱:
1. 核心理念(Core Ideology)
· 核心价值观:超越利润的使命感(如默克的“改善人类生命”)、索尼的“技术普惠大众”)。
· 核心使命:企业存在的根本意义,例如迪士尼的“创造快乐”而非“制作动画”。
1. 动态进化(Evolutionary Progress)
· 胆大包天的目标:如波音从木材商转型航空巨头,通过设定“喷气式客机”等里程碑推动技术跃迁。
· 择强汰弱的机制:3M的“15%自由时间”规则,鼓励员工自主创新,从失败中筛选成功项目。
1. 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 造钟而非报时:构建不依赖个人的制度(如宝洁的“品牌经理制”),而非依赖魅力型领袖。
· 教派式文化:严格筛选与核心理念契合的人才,形成文化认同(如IBM的“深蓝西装”传统)。
书中批判的常见误区与对应真相:
1. 迷思1:伟大构想是成功起点 → 真相:15家高瞻远瞩公司起步时并无颠覆性创意(如惠普从车库创业开始)。
2. 迷思3:利润是首要目标 → 真相:核心理念驱动长期价值(如强生因“患者第一”原则化解泰诺危机)。
3. 迷思9:外聘CEO更利于变革 → 真相:自家长成管理者更契合企业基因(如通用电气内部培养的韦尔奇)。
对中国企业的三大现实启示:
1. 文化缺位的补课:多数中国企业重产品轻文化,需构建类似默克“生命至上”的使命感,避免沦为利润机器。
2. 长期主义的践行:从“机会主义”转向“机制建设”,例如华为的“轮值CEO制”确保战略连续性。
3. 动态平衡的智慧:在“稳定”与“变革”间找到支点,如腾讯从QQ到微信的自我迭代,既保持社交核心,又拥抱技术变革。
1. 默克制药:利润之上的追求 1980年代,默克免费向非洲捐赠治疗河盲症的美迪善药物,短期损失数亿美元,但长期赢得全球声誉,间接推动新兴市场业务增长。
2. 3M公司:进化式创新 通过“容忍失败”的文化,将偶然发现的弱胶水转化为便利贴,证明“保存核心(创新文化)、刺激进步(产品迭代)”的可行性。
3. 迪士尼:教派文化的传承 从动画工作室到全球娱乐帝国,迪士尼通过“梦想工程师”培训体系,确保每位员工理解“创造快乐”的使命,形成文化凝聚力。
在短期主义盛行的商业环境中,《基业长青》的本质是对抗人性的贪婪与惰性。它提醒企业: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抓住风口,而在于构建一套自我更新的生态系统。正如柯林斯所言:“卓越的企业不是由先知缔造,而是由凡人建造的时钟。” 这一理念,正是中国企业从“大”走向“伟大”的必经之路。
附书目:
(为鼓励作者墨白小小辛苦搜集、整理、创作,想要书目电子版、读书笔记,请点赞、评论转发私信获取)
书目名称:71本商业经典解读,快速拓展您的商业知识图谱
书目简介:
· 通过解读71本商业经典书籍,系统梳理商业知识体系
· 包含作者简介、书评、核心内容框架、经典理论、启发意义、案例分析及实战应用
适应人群 :
职场人士/创业者/企业管理者
商业知识初学者或需体系化提升者
对经典商业理论感兴趣的学习者
二、书目结构1. 《国富论》 - 亚当·斯密 “看不见的手”理论奠基现代经济学
2. 《资本论》 - 卡尔·马克思 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矛盾
3.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开创宏观经济学的政府干预理论
4. 《通往奴役之路》 -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警示计划经济风险的自由主义宣言
5. 《自由选择》 - 米尔顿·弗里德曼 倡导自由市场经济与个人权利
6. 《经济学》 - 保罗·萨缪尔森 现代经济学教科书范本
7.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马克斯·韦伯 宗教文化对商业伦理的塑造
8. 《21世纪资本论》 - 托马斯·皮凯蒂 当代财富不平等问题研究
9.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 - 保罗·克鲁格曼 经济危机应对策略分析
10. 《非理性繁荣》 - 罗伯特·希勒 金融市场泡沫的心理机制研究
1. 《追求卓越》 - 汤姆·彼得斯 总结卓越企业的八大特质
2. 《基业长青》 - 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 分析百年企业可持续性基因
3. 《营销管理》 - 菲利普·科特勒 现代营销学的系统性教科书
4. 《第五项修炼》 - 彼得·圣吉 提出学习型组织理论
5. 《隐形冠军》 - 赫尔曼·西蒙 揭秘细分市场领导者的成功法则
6. 《竞争战略》 - 迈克尔·波特 五力模型与三大通用战略
7. 《创新者的窘境》 -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颠覆性创新与企业转型困境
8. 《定位》 - 杰克·特劳特、阿尔·里斯 品牌战略的心理学基础
9. 《长尾理论》 - 克里斯·安德森 互联网时代的利基市场理论
10.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1. 《失控》 - 凯文·凯利 预见互联网分布式生态
2. 《第三次浪潮》 - 阿尔文·托夫勒 信息革命对社会结构的重构
3. 《未来简史》 - 尤瓦尔·赫拉利 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未来
4. 《世界是平的》 - 托马斯·弗里德曼 全球化3.0时代分析
5. 《奇点临近》 - 雷·库兹韦尔 技术加速发展的临界点预测
6. 《枪炮、病菌与钢铁》 - 贾雷德·戴蒙德 地理环境对文明演化的影响
7. 《大分流》 - 彭慕兰 中西方经济发展路径差异研究
8.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 弗朗西斯·福山 自由主义民主制度终结论
9.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简·雅各布斯 城市规划与社区活力研究
10. 《硬核科技:驱动未来的25项前沿技术》-伯纳德·马尔系统解析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25项颠覆性技术,结合苹果、特斯拉等企业的应用案例,揭示技术如何重构商业模式。书中每项技术均附现实挑战分析,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指南”。
11. 《浪潮将至》-穆斯塔法·苏莱曼预言未来十年将由AI、生物技术和量子计算定义,探讨技术如何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与国家主权边界,提出“技术红利与地缘风险并存”的辩证思考
12. 《未来医疗》-聚焦医疗数字化转型,分析传感器与AI在疾病预防、个性化诊疗中的应用,揭示低空经济、再生医学等新兴领域如何成为经济增长点
13. 《量子霸权》-剖析量子计算对密码学、药物研发的颠覆性影响,通过谷歌、IBM等企业的技术竞赛案例,预测算力革命将如何改写全球产业链分工
14. 《人工智能简史》-汤姆·斯丹迪奇以技术演化视角,梳理AI从图灵测试到GPT-5的跃迁路径,探讨人机协作伦理及就业市场结构性变革
15. 《被追赶的经济体》-辜朝明提出“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以日本经济泡沫为镜,解析全球疫情后各国政策困境,警示债务驱动型增长模式的系统性风险
16. 《重组与突破》-黄奇帆基于中国六大产业重组实践,总结资源配置与制度创新方法论,预判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将催生新增长极
17. 《长期危机》-前英国首相戈登·布朗联合20国财长,构建危机指数模型量化分析石油危机、金融危机与疫情冲击,提出“韧性供应链+普惠金融”的破局路径
18. 《资本战争》-聚焦130万亿美元全球流动性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揭示央行政策与影子银行的博弈如何引发新兴市场资本波动,被称作“21世纪资本论”
19. 《蹒跚前行》-布拉德福德·德龙复盘1870-2010年全球经济史,指出电力普及与集装箱运输等“隐形革命”比技术创新更深刻塑造发展格局
1. 《史蒂夫·乔布斯传》 - 沃尔特·艾萨克森 苹果创始人的颠覆性创新哲学
2. 《杰克·韦尔奇自传》 - 杰克·韦尔奇 通用电气全球化管理经验
3.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 安迪·格鲁夫 英特尔转型的战略危机应对
4. 《活法》 - 稻盛和夫 日本“敬天爱人”经营哲学
5.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沃伦·巴菲特 价值投资的长期主义实践
6. 《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 郭士纳 IBM复兴的变革管理案例
7. 《从0到1》 -彼得·蒂尔提出"垄断性创新"思想,强调通过技术突破创造全新市场而非零和竞争。书中"幂次法则"和"秘密探索"方法论,重塑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
8. 《原则》-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构建的"极度透明+可信度加权"决策体系,帮助企业家将个人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组织算法,实现从人治到机制治理的跃迁。
9. 《创业维艰》-本·霍洛维茨真实还原创业至暗时刻,提供解雇高管、危机处理等具体场景的解决方案,被誉为"硅谷创业者的生存指南"
10. 《穷查理宝典》- 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和"反向思考法则",为企业家的认知升级提供方法论,其20个人类误判心理学模型堪称决策防错指南。
1. 《社会主义经济论稿》-(孙冶方) 提出以"最小费用取得最大效果"为经济管理核心原则,主张利用价值规律管理国民经济,突破传统计划体制思维。
2.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薛暮桥) 改革开放初期首部系统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著作,突破斯大林经济理论束缚,提出商品经济运转规律分析框架。
3. 《中国经济原论》-(王亚南)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析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结构,奠定新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基础。
4.《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吴晓波) 梳理中国两千余年经济制度变迁,提炼"商鞅变法→王安石新政→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揭示制度创新规律。
5.《八次危机》-(温铁军) 解析1949-2008年间的周期性经济波动,建立"成本转嫁"分析模型,为理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新视角。
6.《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吴敬琏) 系统梳理1976-2015年改革政策演变,剖析价格双轨制、国企改革等重大决策背后的理论博弈。
当代经济模式解码7.《置身事内》-(兰小欢) 通过分税制改革、土地财政等典型案例,揭示"有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机制,被誉为了解政府经济行为的入门经典。
8.《黄奇帆中国经济四部曲》-(黄奇帆) 包含《结构性改革》《战略与路径》等著作,以直辖市改革实践为样本,提出产业链集群、数字经济等发展范式。
9.《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演进与前景展望》-(江小涓等) 整合多位权威学者研究成果,系统阐释"发展规划+宏观调控"双轮驱动模式,构建新发展理念分析框架。
10.《锚定中国》-(龙白滔) 2025年新著,以政治经济学视角破解"地方债务""产能过剩"等争议问题,论证经济结构转型的底层逻辑。
4. 《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以十万年人类史为脉络,揭示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技革命如何塑造文明轨迹。书中提出"虚构故事驱动文明"的颠覆性观点,如货币、宗教等皆为人类共同想象的产物。
5. 《道德经》-(老子) 道家思想元典,以"道法自然"构建东方文明底层逻辑,其"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深刻影响东亚文明演进。
6. 《理想国》-(柏拉图) 奠定西方政治哲学根基,通过洞穴寓言揭示认知局限,其"哲人王"治理理念与正义观持续影响现代国家构建。
7.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塞缪尔·亨廷顿) 预言后冷战时代文明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对抗,提出"儒家-伊斯兰文明联盟"假说引发全球热议。
8. 《乡土中国》-(费孝通) 以"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原创概念解构中国传统社会运行机制,揭示农耕文明的社会组织逻辑。
9. 《规训与惩罚》-(米歇尔·福柯) 剖析权力技术从公开酷刑到监狱规训的演变,提出"全景敞视主义"解释现代社会的隐性控制机制。
10. 《疯癫与文明》-(米歇尔·福柯) 追溯精神病概念的建构过程,揭露理性主义如何通过排斥非理性确立现代文明秩序。
11. 《想象的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提出民族主义是"印刷资本主义"催生的文化人造物,揭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符号学机制。
12. 《规训与惩罚》-(福柯) 剖析监狱制度如何演变为现代社会控制范本,其"权力毛细血管化"理论解释现代治理术的本质。
来源:天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