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海事局全方位守护水上平安出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7 06:01 2

摘要:丹东海事局全局干部职工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担当,业务骨干全员在岗、全员备班聚焦辖区10条客运航线、重点水域保障17.5万余人次旅客安全出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海事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为人民群众营造了安全、畅通、有序的水上出行环境!

【辽宁海事新闻】

(辽宁区域经济/周瑾)丹东海事局全局干部职工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担当,业务骨干全员在岗、全员备班聚焦辖区10条客运航线、重点水域保障17.5万余人次旅客安全出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海事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为人民群众营造了安全、畅通、有序的水上出行环境!

精准部署,织密节日安全监管网络

提前谋划,下好“先手棋”——针对“五一”假期辖区旅游客流激增、船舶航行密集、天气复杂多变等特点,节前,丹东海事局严格落实“三十条”硬措施,突出“四类重点船舶”监管,紧盯鸭绿江客运航线、陆岛运输等客运量大的重点水域和重要航线,落实“一线一策”海事安全监管要求,将10条客运航线划分为5个监管片区,实行“领导包片、科室包点、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风险研判,筑牢“防火墙”——节前,联合气象、交通、文旅等部门,建立“五一”假期气象预警、客流监测、旅游船舶动态信息共享机制,每日发布“水上交通安全风险提示”;同时对辖区94艘客渡船、旅游船开展“拉网式”安全检查,从源头上杜绝船舶“带病”航行。

应急值守,绷紧“责任弦”——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员在岗制度,全局6支应急搜救队伍、12艘执法船艇、11台应急车辆进入备勤状态,确保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节日期间,指挥中心通过智慧海事监管系统,实时监控重点水域船舶动态,累计发送安全提醒信息750余条,实现“线上+线下”监管全覆盖。

坚守一线,筑牢重点水域安全屏障

鸭绿江客运码头:守护城市“水上窗口”

作为丹东市最火热的旅游景点,“五一”期间鸭绿江客运码头日均发送旅游客船110艘次,运送游客超10000人次。为保障游客安全出行,丹东海事局执法人员每天8点抵达码头,对靠港船舶进行“随到随检”,重点检查船员值班情况、旅客救生衣穿戴、船舶配员等,确保每艘船舶“乘客清点到位、安全提示到位、应急设备到位”。

鹿岛、獐岛码头:打通海岛“生命通道”

鹿岛、獐岛是丹东著名的海岛旅游景区,“五一”期间累计接待游客4.6万余人次,往返渡轮成为连接海岛与陆地的“生命线”。丹东海事局执法人员提前与海岛村委会、码头公司对接,掌握航班计划和客流情况,在船舶开航前对载重线、消防设施、通讯设备进行细致检查,严禁船舶超员、超载。针对海岛航线受风浪影响较大的特点,执法人员实时关注气象信息,与船长保持密切沟通,在码头现场,执法人员设立“海事服务岗”,帮助游客搬运行李、引导有序登船,用贴心服务赢得群众点赞。

内河码头群:守护江河“平安航段”

爱河、古楼子、青山湖、河口、绿江等内河码头分布在鸭绿江支流及库区,主要服务周边村民出行和旅游观光,部分水域存在浅滩、暗礁等风险。丹东海事局迅速成立“党员先锋队”,在各码头每日派出2名党员干部全程监管,同时充分运用无人机巡航等信息化手段,实施"高峰时段驻点值守+电子巡航实时监控",实现全时段、全覆盖监控。

东方明珠客运泊位:护航港航“经济动脉”

“东方明珠8”轮作为中韩国际客货班轮重要航线,对促进中韩国际贸间贸易往来与人员交流有重要意义。为保障船舶安全航行,丹东海事局执法人员加强现场监管,重点检查车辆绑扎固定、危险品运输申报等情况,确保“人、车、货”安全。针对假期港口作业繁忙的实际,执法人员主动对接港航企业,优化船舶进出港审批流程,保障重点物资运输“零延误”。5月3日,700余名韩国旅客在海事部门的护航下成功乘船抵丹。

今年“五一”假期,丹东海事局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3人次,执法车辆35辆次,执法船艇8艘次,保障中韩客运、陆岛运输以及水上旅游等客运船舶安全进出港3236艘次,安全运输旅客175382人次,保障大东港区船舶安全进出港31艘次,货物吞吐量113.78万吨,累计播发安全信息750条,实现辖区“零险情、零事故、零污染”目标。

“有情怀,讲奉献

敢担当,善作为 守规矩”

丹东海事局将始终牢记“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清洁,保护船员整体权益、服务航运经济发展”的职责使命,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

“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持续加强重点水域监管,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为丹东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和

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海事力量!

见习编辑 王欣

责任编辑 李仁杰

责任编辑 宋茜

责任校对 杨芳

审核总编 傅强

来源:辽宁区域经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