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3月7日,梵蒂冈西斯廷教堂迎来决定全球14亿天主教徒精神领袖的历史时刻——第267任教皇选举秘密会议(conclave)。这是方济各教皇2月21日逝世16天后启动的选举程序,全球133位80岁以下枢机主教齐聚罗马,其中包括韩国籍枢机主教、教廷圣职部部长
当地时间3月7日,梵蒂冈西斯廷教堂迎来决定全球14亿天主教徒精神领袖的历史时刻——第267任教皇选举秘密会议(conclave)。这是方济各教皇2月21日逝世16天后启动的选举程序,全球133位80岁以下枢机主教齐聚罗马,其中包括韩国籍枢机主教、教廷圣职部部长柳兴植(74岁)。这场选举因牵动国际政经格局而备受关注,五大看点揭示全球力量博弈。
【历史轮回:意法百年角力】
意大利作为"教皇之国"正发起47年来的最强攻势。自保罗六世(1978年逝世)以来,连续三位教皇分别来自波兰、德国和阿根廷,打破了意大利自1523年至1978年长达455年的垄断。此次意大利被曝正展开激烈游说,试图夺回圣座。而法国则带着更漫长的等待——自1378年格里高利十一世后,这个曾诞生16位教皇的国家再未问鼎圣座。马克龙总统近期密会多位枢机主教,暗示"应推选法国籍候选人",试图终结自"阿维尼翁之囚"(1309-1378年法国控制教廷)以来的647年空窗期。
【多元化浪潮:第三世界崛起】
本届选举创下历史性突破:133位投票枢机主教来自70个国家,远超2013年选举时的48国。缅甸、蒙古、老挝、卢旺达等传统边缘国家,乃至加勒比海地的海地、西非佛得角等小国均首次拥有投票权。81%的选举团成员(108人)由方济各任命,其推动的"去欧洲化"战略成效显著。国际媒体热议史上首位"非欧美裔教皇"诞生的可能性,撒哈拉以南非洲或远东亚洲候选人被寄予厚望。
【改革遗产:继承还是颠覆?】
方济各留下的改革遗产成为选举核心议题。教廷国务卿帕罗林枢机等重量级人物公开承诺"继承前任遗志",枢机主教团团长雷纳托·马尔蒂诺更暗批特朗普政府政策。但保守派势力不容小觑:美国雷蒙德·伯克枢机公开反对教皇对LGBT群体及堕胎女性的宽容态度,德国格哈德·穆勒枢机警告"若不正本清源,教会恐将分裂"。分析认为,改革派与保守派阵营的票数分布将决定教会未来走向。
【特朗普阴影:"MAGA教皇"幻影】
美国政治深度渗透此次选举。特朗普近期多次暗示"希望保守派美国枢机当选",其支持的"MAGA阵营"被曝在梵蒂冈展开强力游说。方济各任内与特朗普政府在多边主义、移民政策等领域屡现冲突,曾批评"建墙者非真基督徒",特朗普则反讥"教皇不懂美国政治"。若亲美保守派当选,或将重塑教廷与美国关系格局。
【选举机制:黑烟与白烟的博弈】
依照传统,枢机团将在完全封闭的西斯廷教堂进行多轮投票(首日下午1次,之后每日4次)。得票超2/3者通过,结果通过烟囱颜色公示:黑烟代表未果,白烟宣告新教皇诞生。20世纪以来平均需要3天完成选举,但2013年方济各仅经5轮投票便当选,创下现代最快纪录。本次选举团空前多元化的构成,可能带来更多变数。
※注:秘密会议(conclave)源自拉丁语"cum clavis"(用钥匙锁住),选举期间枢机团不得与外界接触。每轮投票后焚烧选票,白烟使用化学药剂显色,1978年起改用电子信号辅助控制烟色。
来源:爱生活的阿土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