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大揭秘!关于和田玉的十三个残酷现实!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7 08:06 2

摘要:和田玉市场疯狂了三十年,创造了许多行业传奇,也成就了不少“牛鬼蛇神”。对普通玩家来说,如果想涉足这个圈子,最好先认清这些残酷的现实。

和田玉市场疯狂了三十年,创造了许多行业传奇,也成就了不少“牛鬼蛇神”。对普通玩家来说,如果想涉足这个圈子,最好先认清这些残酷的现实。

一、大多数和田玉都不是“和田的玉”,甚至不是中国的玉!

“哈密瓜不哈密,和田玉不和田”,从俄料、青海料进入和田玉市场,到现在加料、巴料满天飞,和田玉早已不是产地名称,而仅仅是一种材质定义。

二、山料曾经比籽料还贵!

国人的审美有几个标准:大、白、整齐,偏偏籽料全做不到。但它就是压中了市场经济“物以稀为贵”的痛点,加上油性和老熟度的综合表现最终反超。

三、白玉不好,好玉不白,又白又好的也不是没有,只是买不起!

如果单纯对比白度,籽料不如山料,新疆料不如俄料,但玉质表现却完全翻了过来。而且和田籽料里也不是没有脂白或者一级白,但价格肯定会相当惊人。

四、皮色、沁色、糖色以前都是垃圾!

以前做玉都是切大料,去掉外层的皮沁或糖色,仅仅保留纯色的白玉。只是在这近几十年,随着籽料的崛起和俏色巧雕的发展,才有了皮、沁、糖的一席之地。

五、用来仿籽的俄料、青海料,现在也算是高货了!

青海料和俄料最早的时候,主要是用于仿籽造假,但从四五年前开始,这两种产地料也开始疯涨。以前买到俄料、青海料就算吃药,现在快变成捡漏了。

六、野牛沟、七号坑、95于田、米达料,九成以上都是商家的噱头!

商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小玉种上下功夫,见过的人少不容易被拆穿,还特别好卖。直播间经常遇到这种信口开河的事,光是米达料一晚上就能卖几吨。

七、切片料上划的线是真的仅供参考!

和田玉取件的顺序是手镯、玉牌、把件、吊坠、珠子,所以卖片料都会划出手镯和牌子位。但这些线就是个广告宣传,真切开了肯定不可能那么理想。

八、机雕手修工已经可以做到以假乱真!

以前辨认机雕工主要是看线条,但现在3D雕刻技术逐渐成熟,只要有数字模版,什么造型都可以胜任。尤其是中低端玉种,完全没有手工雕刻的必要了。

九、油性不够,抛光来凑!

抛光可以提高玉石的光泽度,营造出类似油性的“假油”,俄料、罗甸料都用过这类手段。所以看到镜面的料子要长个心眼,至少这十几年的籽料不会这么做。

十、成品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封蜡泡油!

封蜡泡油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掩盖和田玉的微小瑕疵,比如牛毛纹、白棉、僵皮,还有一部分水草沁。时间久了油蜡慢慢挥发,小毛病就都出来了。

十一、染色加强不会掉色,甚至比天然皮色还要持久!

都以为染色料时间久了就会掉色,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化学染剂的稳定性往往比自然致色更加持久。倒是一些不够老熟的糖色、沁色,盘久了反而会有点跑色。

十二、去黑药水只是优化手法的冰山一角!

一说起优化,想到的就是红皮的二上加强,或者黄沁的去黑加色。但造假的手法何止千万,现在就有一种“洗白机”可以提高白玉的白度,确实是匪夷所思。

十三、广义和田玉如果继续扩招,玉质的下限只会越来越低!

新国标提出之前最低端的可能就是韩料,现在已经是罗甸白、广西黑,就连非洲玉这种“神料”也来凑热闹。

这些料子恐怕已经不能算和田玉,叫一句“透闪石玉”都不好意思答应了。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