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开小米汽车官网,包括SU7在内的新车预定页面中的“智驾”已全部更名为“辅助驾驶”,这为之前新能源比拼智驾宣传的激烈局面按下了暂停键。看似简单的文字调整,实则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对智能驾驶宣传乱象的深刻反思,更是企业责任意识的集体觉醒。
结束五一,迎接新一周的工作,回顾五一期间车圈新闻,小米、理想、小鹏等公司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无疑是重量级新闻。
打开小米汽车官网,包括SU7在内的新车预定页面中的“智驾”已全部更名为“辅助驾驶”,这为之前新能源比拼智驾宣传的激烈局面按下了暂停键。看似简单的文字调整,实则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对智能驾驶宣传乱象的深刻反思,更是企业责任意识的集体觉醒。
工信部还明确要求车企在宣传中不得使用“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智能驾驶”“高阶智驾”等容易引发误解的名词,必须以“智驾等级 + 辅助驾驶”进行描述,例如“L2 级辅助驾驶”。同时,禁止使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名词,强调驾驶员必须全程参与控制。
基于此,小米将“智驾”改为“辅助驾驶”,通过名称来弱化车辆技术属性,让消费者将驾驶主体重新放回到驾驶员自身上,既是直接呼应工信部对功能描述“去模糊化”的要求,更是规避此前过度营销引发的法律风险。
这是个非常直接的问题,当你的车从智驾变成了辅助驾驶,你还会为这个功能买单吗?其实,对于大部分直接消费者来说,他们还是关心实际的使用体验,你有哪些功能,能力怎么样,这个是没法作假的,是能直接通过试驾来测试验证的。所以,智驾改名不会影响真正的消费者。但有一说一,智驾改成了辅助驾驶,大家对它的认知和好感度是要降低不少,对它的潜在价值和期望值要少几分,特别是对比起那些还没有改名的车企,显得要低级不少。不过不用担心,车企们都会集体改名的,只是早晚的事情。
在营销和传播的世界里,命名的影响力超乎想象,有时候能直接决定一款产品的市场命运。咱们人类理解新词汇,大多是靠着过去的认知经验。有些名字暗示性特别强,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认知和态度。“牛油果” ,以前叫 “鳄梨”,改名之后,给人的联想更积极,一下子就被消费者接受了。
“预制菜” ,包括即食、即热、即烹、即配这四类食品,本质上和咱们平时吃的速冻水饺、卤味没太大区别。但 “预制菜” 这个名字和大家印象里的 “现炒菜” 一对比,负面暗示太明显了,所以到现在,很多人还是不太接受预制菜。
再是责任机制创新。小鹏品牌虽然仍鼓励用户试驾其导航辅助功能,但其太原地区的销售表达较以往更加克制。在介绍城区NOA能力的同时,相关销售人员会同步推荐“智驾险”等附加服务,提示用户该功能仍需保持注意力并在必要时手动接管。
政策驱动的背后,是行业对安全事故法律风险的规避。即便未来进入L3阶段。
智驾从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记者走访多家热门新能源品牌门店并发现,“智能驾驶”这一曾经的“宣传C位”主打词,正逐渐淡出车企产品宣传的核心话术,甚至变成“你问我才说”的隐藏词汇。与此同时,多数车企门店不再强调城市NOA覆盖范围,不再突出“脱手驾驶”卖点,更多销售人员转而介绍空间表现、座舱舒适度和娱乐系统等基础配置。值得一提的是,在记者所走访的汽车门店中,除极少数门店仍以“智能驾驶”为宣传口径外,理想、小米、蔚来、阿维塔、小鹏等多数车企门店在宣传产品时,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就在今日,小米调整SU7新车定购页面中的措辞,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其中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由“小米智驾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小米SU7 Pro、小米SU7 Max搭载的Xiaomi HAD由“小米智驾Max”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此前报道:小米汽车“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
一线:多数车企门店宣传话术变谨慎“智能驾驶”曾是新能源汽车营销战中的主打词,不少车企频繁以“准L3能力”作为产品宣传口吻。随着辅助驾驶技术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营销的标准化问题引发市场广泛争议。近日,记者走访了深圳、太原等城市的理想、蔚来、小米、阿维塔、小鹏与鸿蒙智行六家品牌门店获悉,各车企门店相关销售人员宣传话术整体表达变得谨慎,其中部分车企品牌转向强调其他卖点,仅在用户主动提问时才会就辅助驾驶展开相关说明。具体来看,在深圳理想门店,其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公司与小鹏、鸿蒙智行共同构成当前智能驾驶“第一梯队”,其亦明确表示,“理想并不以‘智能驾驶’为主卖点,主打的是家庭用户、舒适性和空间表现”。该名销售人员表示,品牌在智驾宣传上更为克制,主要出于对用户认知和法规责任的平衡考虑。在被追问城区NOA能力时,上述销售人员介绍称,按照现行政策,其无法以L3名义对外宣传,仅可归为L2级辅助驾驶。他补充道,理想车型方向盘采用电容识别,只需触碰即可满足接管条件。另一家深圳地区的小米门店销售并未主动介绍产品城区NOA或感知系统能力,而是集中强调车辆设计、驾驶体验与性能表现,其对新消费日报记者表示,城市NOA尚未开放,相关功能将通过OTA逐步推送,当前主推车型Ultra的卖点集中在动力系统与操控体验上。阿维塔采用HUAWEI ADS智驾系统,但其门店话术侧重品牌风格与设计语言,对智驾系统细节未主动展开说明,城区NOA功能亦未重点提及。
监管层面,工信部已明确将OTA升级纳入召回管理,要求企业减少升级频次并加强验证。技术层面,激光雷达与纯视觉的融合将成为主流,而"安全冗余"设计(如多传感器备份、紧急接管机制)将成为标配。市场层面,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接受度将逐步提升,但前提是车企能建立"技术诚实"的品牌形象。从"智驾"到"辅助驾驶",不仅是术语的修正,更是行业对技术本质的回归,对用户安全的敬畏。当狂热的营销泡沫褪去,车企需放下"技术焦虑",以更务实的态度推动智能驾驶发展。毕竟,真正的智能,不在于颠覆驾驶体验,而在于守护每一次出行的安全。这场认知革命,或许才是智能汽车时代最深刻的变革。
来源:十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