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税对港股医药走势的启示这一次关税,美方明确创新药被明确豁免关税,这也让该板块初期跟随跳水后,很快就反弹,收复失地。实际上,考虑到创新药毛利率高达95%,且大多来自于知识产权,关税很难影响到。同时,即便是在美建厂,也不是很难,百济-神州等就是在美建厂跑通了相关
关税对港股医药走势的启示
这一次关税,美方明确创新药被明确豁免关税,这也让该板块初期跟随跳水后,很快就反弹,收复失地。实际上,考虑到创新药毛利率高达95%,且大多来自于知识产权,关税很难影响到。同时,即便是在美建厂,也不是很难,百济-神州等就是在美建厂跑通了相关环节的,中国的创新药企这几年真的是使尽浑身解数求生存,有了很多的生存技能。
而从国内角度,如果限制一些美方面的药品,而用国产替代,如今中国创新药也是可以实现的,这也是一种反制,因此,玉名也提到了与2018年不同,这一次国产替代不仅仅是半导体了,还有创新药。实际上,相比于半导体,医药更需要呵护,经历过疫情后,大家更重视健康了,同时老龄化社会是一种趋势,同时老百姓对好药、特效药的追求日趋增加,更需要我们发展自己的医药,尤其是如今全球医药巨头都在买中国药企的管线,真的是不一样了。
回到市场方面,港股方面医药股走势的思考,4.7日的关税因素后,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是有过一波比较大的回撤,这里面是两个因素,一方面是反弹多了之后,获利盘兑现;另一方面是市场有担忧,即便关税豁免,会否有更多制裁。那就仔细梳理这里面的因素,实际上,港股方面18A战略是将药物在NDA之前将药物BD给MNC。这意味着创新药的BD并不属于商品关税范畴,即知识产权不受关税影响;但如果非要细分的话,BD时收取的里程碑和特许权经营费用都属于服务贸易范畴。
研发里程碑费用属于技术服务对价,归类于服务贸易中的技术开发服务;销售里程碑费用:与药品销售额挂钩的付款,可能涉及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混合。因此,在2025年—2028年之间,港股创新药的BD收入大部分都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2028年以后,BD药物进入销售阶段,才可能会部分被纳入货物贸易。即使是全球衰退,创新药也是少数伤害较轻的行业。
分析了对外政策之后,还要思考对内因素。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生物医药被列为重点领域,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生物经济规模达22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占比超40%。还有,“健康中国2030”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16万亿元,医药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医保谈判动态调整,2024年新增CAR-T、ADC药物纳入医保,加速创新药商业化。医保谈判和集采常态化倒逼行业从低端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长期利好研发型企业。
2024年《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创新药占比提升至40%,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率突破70%,而在2023年,这两个数字仅为25%和不足50%,都有较大发展的空间。中国在高端医药,如抗癌药、疫苗、基因编辑技术,存在对进口的依赖,从国产替代角度,这些都大有可为,尤其是目前mRNA疫苗、中和抗体等领域已经有了突破。随后,我们也看到了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收复失地,重新回到高位,且反超科技指数,领涨市场,这让我们有了更多期待。那么,接下来,我们也重点分析行业的细节,以及博弈的价值点,供大家研究。
来源: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