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可控核聚变,或具备增长的7家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3 20:16 3

摘要:近期,核电与可控核聚变领域发生若干重大事件。2025 年 4 月 27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 5 个核电项目(共 10 台机组),包括广西防城港、广东台山等地项目,其中 8 台运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这是 2025 年国内首次核电审批,总投资超

近期,核电与可控核聚变领域发生若干重大事件。2025 年 4 月 27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 5 个核电项目(共 10 台机组),包括广西防城港、广东台山等地项目,其中 8 台运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这是 2025 年国内首次核电审批,总投资超 2000 亿,预计新增装机约 1000 万千瓦。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 2025》蓝皮书表明,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达 102 台,装机容量 1.13 亿千瓦,核电规模居世界首位。“华龙一号” 国产化率超 90%,引领核电技术发展,推动产业链升级。

核心逻辑:

唯一聚变商业化平台:控股股东中核集团牵头组建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公司2025年增资10亿元参股,直接布局CFETR(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建设双技术路线布局:现有22台核电机组提供稳定现金流,参股ITER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包层屏蔽模块研发订单催化:2025年Q1新增漳州核电4号机组订单47亿元,海南昌江"玲龙一号"小堆示范工程即将并网

核心逻辑:

聚变核心设备供应商:全球唯一同时供货ITER真空室+超导磁体的企业,HH-70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主设备交付在即第四代核电突破: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市占率100%,石岛湾二期设备订单达92亿元技术指标:核岛主设备承压件寿命突破10万小时,较国际标准提升30%

核心逻辑:

超导磁体龙头:子公司联创超导为DeepSeek智算中心提供液氦冷却系统,技术迁移至聚变堆高场磁体订单可见性:2025年初中标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1.2亿元聚变电源系统订单财务亮点:超导业务毛利率达58%,在手订单覆盖2025年营收的230%

核心逻辑:

第一壁材料霸主:全球唯二能量产钨铜偏滤器的企业(另一家为德国Plansee),ITER项目市占率超60%技术壁垒:自主研发的W-Cu梯度材料使偏滤器寿命延长至8万小时,较传统材料提升5倍产能扩张:河北涿州基地2025年Q4投产,聚变材料年产能将翻倍至30吨

核心逻辑:

核级管材隐形冠军:ITER项目杜瓦容器用超低温钢管独家供应商,产品用于-269℃液氦环境技术突破:自主研发的HR3C耐蚀合金管打破海外垄断,成功替代日本住友产品业绩弹性:2025年聚变+核电订单占比将提升至45%(2023年仅18%)

核心逻辑:

真空器件专精特新:ITER偏滤器热氦检漏设备唯一中标企业,检测精度达0.01Pa·m³/s军民融合典范:军品微波器件技术用于聚变ECRH(电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2025年新增订单12亿元财务指标:核聚变业务净利率达41%,研发费用率连续3年超15%

核心逻辑:

航天技术迁移专家:将火箭燃料贮罐技术应用于聚变堆低温液氢存储系统,承建CFETR首个示范罐体设备集成能力:自主研制的聚变堆远程维护机械臂定位精度达0.1mm,突破"卡脖子"技术成长性:2024-2026年聚变业务CAGR预计达120%,2025年PE仅28倍(行业平均52倍)

声明:本文素材引用官方媒体和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资料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请审慎阅读。市场有风险,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理性的独立思考之上。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