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天: 茶园绿浪涌 指尖采摘忙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7 09:10 2

摘要:晨曦初露,山脚下云雾如纱,轻轻笼罩着层层叠叠的茶垄。4月28日清晨6点,陈常芹和10余名妇女已戴好头巾、拎上马扎、挎着竹筐,踏进位于山海天卧龙山街道的驻龙山有机茶园内。

晨曦初露,山脚下云雾如纱,轻轻笼罩着层层叠叠的茶垄。4月28日清晨6点,陈常芹和10余名妇女已戴好头巾、拎上马扎、挎着竹筐,踏进位于山海天卧龙山街道的驻龙山有机茶园内。

“今年茶树发芽早,我们也提前上岗了,大家都是本村或附近村里的,在家门口采采茶就能补贴家用,挺好!”说话间,陈常芹的指尖在茶垄间灵巧翻飞,一捏一提,嫩绿的芽尖便轻盈地落入筐中。虫鸣鸟叫声中,晃动的身影与远处黛青的山峦,在晨光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采茶图。

几公里外的双庙村,双峰茶厂负责人于华正站在老茶园里查看茶芽长势。

“老品种更得用心伺候!”这位与茶叶打了30多年交道的老茶人比划着茶树粗壮的根系,眼里满是自豪,“从1987年我就开始从事茶叶种植,在这期间不断钻研技术,用生态管理模式助力茶叶增产提质,还会邀请客户们来实地考察茶园的土壤、气候等条件,让他们亲眼见证茶叶的品质,所以回头客越来越多了。”

话音刚落,于华的手机铃声响起,是海南客商张先生打来的:“于老板,再帮我发百十来斤茶叶过来啊!”挂断电话,于华的笑意更浓了。

移步茶厂车间,几位茶农正忙着将刚采摘来的鲜叶进行分类、摊晾,淡淡的茶香萦绕在梁柱间,五六个小时后,这些芽叶将在炒茶师傅手中,历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蜕变成香气四溢的香茗。

在山海天,这样的绿茶采摘场景正成为时下最美的风景线之一。作为日照靠海最近的茶树集中种植区域,这里承载着“南茶北引”的辉煌历史——1965年秋,丝山公社双庙大队(现卧龙山街道双庙村)开启“南茶北引”实验,次年成功种茶8.7亩,成为这一创举的标杆。时光流转,如今,5000余亩茶园如绿色的翡翠,镶嵌在45个村庄之中,绘就了一幅宏大壮美的茶叶种植版图。

从第一株茶树扎根,到如今瀚林春、御海湾、云过山丘等品牌香飘四海,山海天始终坚守对品质的执着追求。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山海天将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到街道、村居,推行茶叶鲜叶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并加强茶园投入品源头管控,扎实做好茶叶检测及日常检查。

目前,全区已建成2处“国家级有机绿茶栽培标准化示范区”、2处“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3处无性系茶树良种示范基地,2家茶企更是通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每一片茶叶保驾护航。

既要深耕茶叶品质,又要在融合发展上做足文章。依托“南茶北引第一站”的产业基础,山海天将茶产业与旅游、渔业深度融合,走出“茶渔旅”融合新路径,先后培育3家茶文旅融合的AAA级旅游景区,打造瀚林春、御海湾、云过山丘等综合性新业态,成为集茶文化传播、旅游观光、休闲采摘、民宿研学于一体的热门打卡地。

未来,山海天将继续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大研发力度,强化人才培育,延伸茶叶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促进茶产业“三产”融合,带动全区茶产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打造和集约化发展,努力创造出一条从茶叶走向产业、从茶园变成花园的新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全媒体记者 厉倩

来源:主流日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