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整整一个月时间,美国始终没有打破对华“关税僵持”的局面。相反,随着“关税僵持”,特朗普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同时,中国这边的“反制”脚步不仅没有停下来,相反还在加速,而前期的反制动作也开始见成效。
这一刻,特朗普忍无可忍,直接将火气撒在了“自己人”身上,直接下令“该换位置的换位置,该免职的免职”,因为这件事必须得有人负责。
同时,特朗普也做好了兜底方案。
实在不行,特朗普准备5月份恐怕要拜访一下中国的两位老朋友,看看能不能通过他们充当“临时说客”,务必在6月底6.6万亿美债到期前,将关税对峙问题解决掉。
在《君子论》中有这么一句老话,叫做:“乱世先杀圣母”,而在历届美国政府,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同样有类似的规矩,那就是“对华政策”一旦严重错估、受挫,先处理的必然是那批华裔“二五仔”。
5月1日,曾经被特朗普奉为“座上宾”,委以国家安全顾问这个重要职务的迈克·华尔兹直接被打入了“冷宫”,解除职务的他将被调任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也就是派驻联合国发挥余热。
与此同时,迈克·华尔兹的副手、号称“白宫小红人”的华裔美高官黄之瀚,直接被罢免了。
当然,罢免的“名单”上写的名字是亚历克斯·王,而这是黄之瀚的“美国名字”,也代表着他对美国的“忠诚”。
结果,被扫地出门。
原因很简单,由迈克·华尔兹、黄之瀚等人力推的这场“关税战”,如今不仅有点玩砸了,更重要的是中美“关税对峙”带来的互相伤害,让特朗普政府上下真的扛不住了,但又有些“僵”在那里,下不来台。
这件事,必须有人负责,而黄之瀚和他的上司成了“第一批被追责的对象”。
如今,特朗普的处境到底有多难呢?
无论是亚马逊这类“美国电商巨头”,还是沃尔玛这种“美国线下零售巨头”全都彻底摆烂、“躺平”,直接宣布“商品得加钱!加钱!还是加钱!”
表面上看,像是亚马逊这类电商,大部分商品平均下来,价格也不过涨了三分之一。但实际上,关乎美国人的日常用品价格涨幅远远超过30%,只是这部分商品的涨幅被平均了而已。
比如,按照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给出的分析数据显示,美国的服装、鞋类在未来一年,涨幅分别能达到65%和87%,尤其是更换、购买频率比较高的T恤、内衣、鞋袜等,会让美国民众都感到“价格有点吃不消”。
然而,从5月2日开始,特朗普政府又要对所有从中国寄来的价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全部缴纳货物价值的120%关税,上限100美元。
在一个月后,从6月1日开始,这些800美元以下的中国包裹税费,直接上调到200美元。
所以,美国的“物价”后续还得加钱!
亚马逊、沃尔玛等线上、线下“商超、电商”对此彻底无语了。
既然特朗普政府“不仁”,那就别怪沃尔玛等“零售商”率先不义。
4月29日,《南华早报》爆料称,在前一天,也就是28日,沃尔玛不再试图挤压中国供应商的“利润空间”,让中国供应商“背负关税”,而是告诉供应商赶紧恢复发货。至于关税不用考虑,沃尔玛公司会负责这部分关税成本。
要知道,沃尔玛向来不是这么好说话的。此前,可是逼着中国供应商扛下关税成本,但中国供应商“死活不扛”因为145%关税成本哪怕双方各自背负一半,中国供应商难以背负,更不可能“赔钱赚吆喝”。
至此,可以预见,无论是支持特朗普,还是反对他的美国民众,会发现生活成本,尤其是商品成本“全面飘红”,生活成本的压力持续飙升。
特朗普可以不差钱,不在意生活成本涨多少。但他在意“民调支持率”,而他若想在2028年继续连任,就得把通胀率给压下来。不然,他的民调支持率很可能在几个月后,迎来“雪崩”。
同时,彭博社对“关税”政策报道称,因为特朗普整出的“关税”幺蛾子,从4月初以来,美国集装箱数量已经腰斩掉了40%,若继续,还得往下“砍”。
问题是这些都是税收!
若中美“关税对峙”继续下去,美国可不是简单地面临商品短缺,而是大概率加剧美国的财政赤字,这与特朗普所宣扬的“关税缩减赤字”背道而驰。
根据俄罗斯会展基金会的报告显示,特朗普这波“关税乱拳”很可能给全球市场带来远超2008年那场次贷危机还要大的“经济海啸”。
这一点,从各国反应就可以看出。
5月6日,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称,作为“盎格鲁撒克逊”核心成员国的澳大利亚,彻底坐不住了。澳外长黄英贤直接站出来表态,澳大利亚要对华扩大贸易,要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也会敦促美国取消对澳关税。
英国也一样,直接表态“不会跟着美国缩减对华贸易”。相反,还指望着中国市场,能提振一下英国“糜烂”的经济窘境。
这说明什么?
说明特朗普“不分敌我”的关税政策,已经让美西方阵营的“人心散了”。虽然不至于彻底“崩掉”,但却聚拢不起人气。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关键矿产”上的反制,还让特朗普政府承受着来自美国军工集团的压力。
《南华早报》在4月27日曾报道了这么一则消息。
根据美国戈维尼(Govini)国防分析公司,也可以将这家公司视作服务于美国国防部采购等项目分析的“情报公司”。
该公司研究员发现,中国限制出口的“关键矿产”,如锑、镓、锗、钨或碲等涉及制造的武器零部件有8万个,覆盖了五角大楼近78%的武器系统。
潜台词就是美国很难在短时间内,当断则断的摆脱对中国关键矿产的依赖。
更具体一点说,若中美现在直接“掀桌子”、“脱钩”,美国军工产能很可能因为关键矿产供应跟不上导致“断崖停摆”,武器换装、交付都将受影响。
这意味着中美“关税对峙”,其实已经开始影响到美国军工产能和军工成本,而特朗普也将承受来自美军工复合体的压力。
正因为如此,特朗普政府才在4月30日,用尽手段,迫使乌克兰签署“关键矿产协议”,但距离矿产产出,也需要时间。
特朗普“求援”,东盟、印度“补刀”
此时此刻,特朗普最需要的是在“关税”方面打开局面,起码有一个相对“份量重的国家”愿意与特朗普政府“签字”妥协,在所有国家面前带头作出表率。
原本,特朗普将这个“突破口”寄予厚望的放在了越南,以及越南身后的东盟国家身上。
结果,中国“见招拆招”的直接访问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
越南这边“按兵不动”。
东盟那边,也很快有了动作。
5月6日,第28届“10+3”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召开,而所谓“10+3”是指东盟10国,加上中日韩三国,总共13国财长与央行行长的会议。
这次会议在意大利米兰举行,而会后声明虽然没有“点名”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但句句不离这项政策。
用词上虽然用的是“警惕”,但话里话外,起码在经济、贸易层面,东盟与中日韩达成共识,这波“危机”得抱团取暖,不能让多边贸易因此崩盘。
与此相比,更重要的是东盟10国与中日韩3国对于扩大25年前,也就是2000年5月签署的东盟与中日韩《清迈倡议》达成共识,尤其是在“多边化融资”层面加强合作,目的只有一个,防范金融危机。
更有意思的是在扩大《清迈倡议》时,还提到这种融资合作范围,也包括传染病大流行与自然灾害。
考虑到美国在全球分散部署、掌控的336个生物实验室,以及美国一直在研究的“气象武器”。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眼见东盟这边无法突破,美国又盯上了印度。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美国CNBC频道采访时直言,印度很快会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并成为首批签署协议的国家之一。
结果,印度开始提要求了!
首先,印度商务部对“谈判”给予肯定,表示印美就双边贸易协定的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
其次,印度要求美国“批装备”,用来对付巴基斯坦。
目前,美国《防务新闻》已经证实,美印已经达成了一笔价值7.3亿美元的军购订单。不过这笔订单不是直接出口“武器”,而是向印度出口用于保持克什米尔山区通讯畅通的AN/PRC-162战术电台。
其实,电台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印度想要通过这笔交易,让巴基斯坦以及其他国家看到美国的态度。
尤其是在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主动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话“求助”之后,特朗普政府依旧批准向印度出售“战略电台”,这说明美国不会真的帮助巴基斯坦。
最后,印度又提议让美国对钢铁和药品实行零关税。
根据彭博社消息称,印度在贸易谈判上,直接提出要求,希望美国对印度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汽车零部件和药品实行相互零关税。
很显然,印度这是在“吊着”美国的胃口,而不是真的轻易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起码不会当这个“出头鸟”。
眼见“关税”局面打不开,尤其“最刚”的中国,更是扬言“不取消关税、不拿出真正的诚意”,中方不会谈判。
无奈之下,特朗普准备了一个“兜底”方案,那就是让俄罗斯、沙特作为说客,在必要的时候出面“劝和”。
5月5日,据白宫消息称,特朗普准备于5月13日启程,访问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
同时,特朗普还表示,虽然这趟沙特之行,不太可能与普京在沙特会晤。但是,美俄首脑会晤很可能会安排在这次访问之后。
目前,外界认为,此次特朗普访问中东三国,除了要给中东降温,顺便压一压伊朗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
那就是在必要的时候,希望沙特出面,调和中美“关税冲突”带来的紧张局面。因为,在6月份,特朗普政府要偿还四年前,也就是2020年时借贷的6.6万亿美元的债务。
若到时候,中国继续抛债,再加上“关税冲击”,特朗普也有点“吃不消”。所以,6月份是这场“关税冲突”的分水岭,特朗普必须在6月底前解决“关税问题”。
但一个沙特的“面子”恐怕还不够。未来,特朗普有可能在五六月份,借助美俄会晤,请普京“出面”帮衬一下。
总之,6月底前,中美这场“关税对峙”得结束,不然美国真扛不住。
至于中国这边,最近动作不断。
除了与东盟、日韩通过“10+3”会议达成共识之外,金砖那边也有大动作。
近日,在金砖国家外长会议上,虽然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因为印度方面的临时“变卦”,很遗憾的没能直接谴责美国“关税”政策,但是联合声明中依旧“话里话外”点出美国的“反世贸规则”、“单边主义行径”值得警惕,而金砖组织对此将“严重关切”。
此外,金砖组织成员国还将推动、加强贸易中的本币互换,也就是推动金砖各国贸易的“去美元化”进程。
另外,金砖再次放出“扩员”信号。很显然,既然美国破坏规则,金砖组织也将通过扩员,重塑“金砖规则”。
这一刻,特朗普的“关税”反噬,正在发酵。
参考:
媒体:沃尔玛要求中国出口商恢复发货,新关税成本由美方承担
媒体:中国商品高关税可能很快导致美国赤字
俄会展基金会: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全球市场的打击比08年经济危机更甚
澳大利亚将扩大对华贸易,以应对美国关税
中国等13国联合发表声明应对美国关税战
报告: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威胁美国军事供应链
美国财长:印度将成为与美国签署首批贸易协议的国家之一
来源:糖尿病足病医生梁玉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