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我们谈到独角兽公司,基本都会想到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市场。但在互联网普及之初,欧洲是重要的创业热土,而其中一个代表性国家的名字中国人可能比较陌生——爱沙尼 亚。
如今我们谈到独角兽公司,基本都会想到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市场。但在互联网普及之初,欧洲是重要的创业热土,而其中一个代表性国家的名字中国人可能比较陌生——爱沙尼 亚。
爱沙尼亚在独立之后,把互联网和数字化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大力鼓励相关创业,而这里也的确诞生了诸多“独角兽”,并且形成了一个创业生态。其中的代表就是曾经风靡全球的Skype。这款诞生于2003年的即时通讯工具一度拥有超过10亿的注册用户,并被硅谷巨头高价追捧,但在过去十多年里又一步步式微。近期,其母公司微软宣布Skype将在2025年5月25日正式停止运营。所以,Skype为什么诞生在爱沙尼亚?为什么在火遍全球后又失去了影响力,逐渐发展到停运的地步?它如何影响了欧洲和全世界?
爱沙尼亚自从1991年脱离苏联后,就把发展互联网放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推动了从上到下的数字化转型。这一决策首先基于苏联时期的技术基础,早在1960年苏联就设立了爱沙尼亚科学院控制论研究所,爱沙尼亚本土的两所顶级高校也都有很强的数学、计算机科学实力。1996年爱沙尼亚发起了一个“虎跃计划”,目标是从基础教育开始普及互联网:所有学校配备电脑、接入互联网;所有老师都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会利用互联网备课,给学生上课都用电子课件。整个计划很成功,爱沙尼亚的确培养了大量高水平的程序员和极客,而互联网创业的氛围也由此孕育,Skype正是其中的代表。
它的创始人是瑞典电信运营商Tele2的两位员工,创始团队有4位爱沙尼亚程序员。他们创业的核心技术是P2P(peer to peer,点对点网络),这是一种分布式的网络架构,也就是这个网络的每个使用者同时都是数据的发布者和请求者,这样就避免了数据集中通过单一服务器传输可能造成的故障和阻塞。打个比方,传统的集中式网络架构相当于所有人借书都需要去图书馆,如果图书管理员不在,就没法借书了;而P2P是所有人都可以互相借书和传递书讯。Skype的核心功能——网络通话——就是通过P2P技术实现的,相比于当时主流的长途电话,它不仅流畅稳定,而且信息加密,更关键的是通过网络传输,价格接近于零,这使得Skype在2003年上线之后,用户迅速增长,到了2005年4月,下载量已经突破1亿次。看上去,Skype会迅速崛起成为新的互联网创业神话,但很快,它就被创始团队卖掉了。
2005年,当时发展迅速的eBay宣布以26亿美元收购Skype这款产品及公司,这也是Skype此后一路坎坷的开始。创始团队曾在采访中解释当时的决定: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投入资源与Skype争夺市场;Skype的创始团队擅长从0到1,但不擅长从1到100;eBay给得太多了。
从eBay的角度看,Skype当时增长迅猛,能够作为独立业务推动eBay的未来增长。而且他们认为Skype可以和旗下的另一个产品PayPal互相促进,吸引更多的付费用户。但事后看,eBay的如意算盘不仅没有打响,还在这笔交易里吃了大亏。首先,它预想的互相促进没有实现,Skype和其他业务并没有产生化学反应;其次,也是更关键的,eBay在购买Skype时,只买下了产品和用户,但没有买下Skype的核心技术——这个技术被创始团队打包卖给了另一个公司Joltid,后者以技术授权的方式与Skype合作。换句话说,如果Joltid停止向Skype授权技术,Skype这个产品就会变成一个空 壳。
而这个情况的确发生在eBay收购Skype后的第四年。2007年,金融危机来袭,eBay希望让Skype上市以缓解压力,创始团队则联合私募基金要求回购Skype,并且威胁其他潜在竞购者自己会停止Joltid的技术授权。最终创始团队和银湖资本为首的财团以19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65%的股权。又过了4年,微软斥资85亿美元收购Skype,私募基金和创始团队获得高额回 报。
微软之所以接盘Skype,一方面是因为不差钱,另一方面是因为它需要Skype来应对消费端和企业端的即时通讯软件的竞争。当时,企业端的思科是传统劲敌;消费端既有Google和苹果这样的巨头,又有WhatsApp这样快速崛起的创业公司,微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产品让自己在即时通讯领域保持存在感——到了2011年,Skype的月活用户已经超过1.5亿。
但Skype在并入微软这个更大的巨头之后,再次出现水土不服。产品端最大的问题是移动端转型不利。Skype的招牌功能是在电脑上免费打越洋电话,这个功能在移植到智能手机上时,Skype引以为傲的P2P技术却遇到了麻烦,它要求Skype程序长期运行,但这会耗费大量电量和流量,而一旦手机系统阻止Skype的后台进程,用户就容易收不到来电或消息。
为此,微软决定用自己的云服务取代P2P架构,而这就动了Skype的根基。一方面,这个调整导致很多用户在不同设备上收到相同的消息和通知,用户体验很差;更重要的是,很多用户产生了隐私恐慌。与此同时,竞争对手的崛起也让Skype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生存压力,这其中包括Facebook收购的WhatsApp和微软自己孵化的Teams。
内忧外患下,Skype又出了一大昏招。2017年,它做了一次大改版,希望挽回颓势,但这个改版直接把Skype推向深渊,改版后产品口碑一落千丈。借用科技媒体The Verge的报道标题就是:“好像所有人都讨厌Skype的新版本”。因为微软团队几乎在Skype上复刻了一个Snapchat,增加了大量社交平台功能,然而老用户只是想用Skype来打电话。
一年后,微软把Skype改回了原来的模样,但为时已晚,大量用户已经流失。到了2021年,微软关停了专门针对企业客户的Skype for Business,并用Teams取而代之。2023年,微软最后分享了一次Skype的数据,其用户数量只剩下3600余万,Skype的结局几乎已经确定。
如今Skype即将停止服务,但它的遗产仍在发挥影响。Skype的创始成员及员工纷纷成为创业者,有媒体将他们称为“Skype黑手党”,这些人的公司正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欧洲。两位创始人中,Niklas Zennström创办了欧洲风投机构Atomico,投资了知名手游公司Supercell和Rovio,以及瑞典“支付宝”Klarna。Skype最早的几位程序员中,Jaan Tallinn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投资者。
回到Skype自身,由于创始团队过早退出,这款产品在反复出售的过程中成了大公司的工具,丧失了自己的调性与更多可能性。商业就是这样。
| 你可以在本期节目听到 |
00:37Skype已经是一个暴露年龄的标签
02:37爱沙尼亚的“虎与龙”
08:42启发Skype创业的前辈
15:13只有eBay受伤的世界
23:25第二个收购Skype的巨头
27:48 内忧外患下的边缘化
35:26Skype也有黑帮
2017年Skype灾难性的改版
The Skype Mafia: Who Are They And Where Are They Now?
“How can they be so good?”: The strange story of Skype
The Skype Founders’ Revenge Against eBay
Skype rolls back its redesign by ditching stories, squiggles and over-the-top color
PPT slides from eBay-Skype investor pitch
eBay收购Skype:是否好联姻?
How it all began? From Tiger Leap to digital society
Startup Estonia: Why estonia
Skype: What kind of infrastructure changes has Microsoft mad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in the Soviet Baltic Region
| 收听平台 |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喜马拉雅、Spotify、
网易云音乐、小宇宙、QQ音乐等平台
搜索“商业就是这样”收听节目
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