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府的门,人民不能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7 10:01 2

摘要:从一些媒体账号上能够看到,只要是在正常工作日,六安市舒城县政府的大门永远是打开的。百姓不仅可以自由出入,而且还能使用政府设施。知道的明白这是政府,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为了方便大众生活而修建的基础设施。

资讯来自网络;原创 清清历史录 河南

六安市舒城县才是人民的好政府!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六安市舒城县政府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原因很简单,六安市舒城县政府做了一件其他政府都不敢做的事情——敞开政府大门,任凭百姓出入。

从一些媒体账号上能够看到,只要是在正常工作日,六安市舒城县政府的大门永远是打开的。百姓不仅可以自由出入,而且还能使用政府设施。知道的明白这是政府,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为了方便大众生活而修建的基础设施。

毫无疑问,六安市舒城县政府的做法真正贯彻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做法。然而这“官民和谐”的情况,背后却透露出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政府大门敞开,人民自由出入,这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吗?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呢?

究其根本,还是与大多数政府“威严”的形象有关。经常路过政府大门的朋友不难发现,大多数政府外门都会悬挂指示牌——闲人免进。这看似只是一张寻常的指示牌,可就是这张指示牌,堵上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桥梁。

除此之外,有些政府大门外面还装上了铁丝网,配备了专门人员,对进出百姓进行层层盘查。更有甚者,哪怕在政府大门门口逗留几秒,就会有人上前驱赶。

很多人对此没有过多考虑,只是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人民政府”可是挂着“人民”两个字,先有人民,后有政府。如今政府如此行事,当真是理所当然吗?连政府大门都戒备森严,百姓想要自由出入都成了困难,更别说使用大门后面的各项公共设施了。

相信说到这,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说话:“政府大门戒备森严点,一是为了防止有人来闹事,二是为了更好的让公职人员办公。”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当真是不脸红不害臊。所谓的“闹事”,到底是为什么会闹事。到底是什么人会傻到跑去政府大门口闹事呢?细想一下很简单,无非是“报官无门”、“无处喊冤”的百姓,才会出此下策。

在舒城县政府爆火之后,有人也曾提出过类似的问题,政府大门敞开,会不会影响公职人员办公呢?亦或是会造成治安问题呢?对此舒城县县长同志仅用一句话便回应了这个问题:“大家都是人民群众,哪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由此可见,所谓的“闹事”、“影响办公”,那都是无稽之谈。

而个别政府之所以会对百姓层层戒备,无非是怕有人撕下自己脸上的那块“遮羞布”。试想一下,如果政府大门任由百姓随意出入,那么公职人员的工作状态,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如此一来,个别公职人员如何忙里偷闲,如何浑水摸鱼呢?

公职人员办公,就该是一种现场“直播”,而不是躲在层层戒备的大门后面,高喊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口号。”

回想当初的周总理,每年都会深入百姓之中,与百姓共饮食,共劳动。再看看现在,政府戒备森森,出入盘查,没有相关手续、证件根本别想踏入一步。身居高墙之后的官员,又怎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呢?

在这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报告中,舒城县已经给出了实际的答卷,其他政府未免不可借鉴一下。“万事民为先”,这些道理政府人员自然是牢记于心。可我们不能只将这份道理装在心中,必须“起而行之”。相信作为普通百姓的大家,希望看到的是对人民敞开大门的政府,与人民“相濡以沫”的政府。

来源:草根练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