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给大家讲讲上周同学聚会,发生的耐人寻味的一幕。饭局中途,小张要去卫生间,我叫住他一同前往。结果,他直接奔了收银台。
一场饭局暴露的贫富差距
给大家讲讲上周同学聚会,发生的耐人寻味的一幕。饭局中途,小张要去卫生间,我叫住他一同前往。结果,他直接奔了收银台。
眼见着他用花呗付了2000元的账单,我拦他没拦住。我知道他月工资也就是5000块。他笑着说“都是老同学,别客气”。
回到席间,大家也酒足饭饱吃得差不多了。身家千万的老王,坦然提出了AA。我说小张已经把账结了。老王也没说什么。临走,我见老王把没喝完的矿泉水也带着走了。
饭后,小张在朋友圈晒聚餐照配文“友情无价”,老王默默给这条动态点了个赞。
为什么越穷的人越爱“装大方”,而真正的富人反而“抠门”?这背后,藏着关于金钱、面子和阶层的残酷逻辑。
穷人“小心翼翼的大方”的3个扎心真相
1.自尊补偿:花钱买尊严
见没见过一些男士,只因对方叫了他一声“大哥”,借钱也给主播打赏的?这背后是一种在经济上的自卑心理,试图通过消费来弥补,“至少不能让人看不起”。
2.稀缺心态:越缺什么,越炫耀什么
那些佯装假名媛的、租豪车拍照的、分期买奢侈品的,然后发朋友圈或在媒体平台炫耀,就是属于这种。在某借贷平台,90后人均负债12万,60%用于社交消费。
3. 社交恐惧:花钱买归属感
职场轮流请下午茶的都是新人;亲戚群里发最大红包的,往往是混得最差的那一个。穷人的大方,其实是在交“阶层保护费”。
富人“大大方方的小气”的3个颠覆认知的逻辑
1. 成本意识:他们的时间比钱贵
巴菲特用折价券请比尔·盖茨吃麦当劳;扎克伯格开10万本田,却说“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选车上”。
2.价值投资:只买单程消费
富人买学区房为升值、买保险为抗风险、请私教为了健康;而穷人爱买最易贬值的最新款手机、买到手就折旧的名牌球鞋、再有就是无目的的请客喝酒,对自己是一种纯粹的消耗。
3.身份自信:不需要道具证明自己
马云能穿布鞋参加互联网大会;香港富豪刘銮雄穿拖鞋逛平价超市。富人的小气,是对资源的绝对掌控。
如何摆脱“穷大方”的3个清醒建议
1.每次花钱前想一下“这笔钱是买面子,还是买未来?”
2.别只记录花了多少钱,学会“富人记账法,标注每笔支出的“投资回报率”。比如请客户吃饭带来多少潜在合作机会。
3.练习“理直气壮地小气”。拒绝任何道德绑架。“AA不是抠门,是对彼此的尊重”。董明珠有句名言:“你值得更好的,而不是更贵的”。
穷人大方的是钱,小心翼翼的是“尊严”;富人大方的是“尊严”,小心翼翼的是钱。”真正的阶层跨越,从消费清醒开始
来源:余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