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亚婧通讯员熊国辉、汪峻)5月6日,一大早,庐山市白鹿镇万杉村的张大妈在家里做完早饭后,来到附近的羽绒加工带富工坊,熟练地在工位上缝制起了羽绒服。“厂子就在家门口,老人小孩能管到,手脚麻利点一天能挣两百多元。”张大妈对目前的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亚婧通讯员熊国辉、汪峻)5月6日,一大早,庐山市白鹿镇万杉村的张大妈在家里做完早饭后,来到附近的羽绒加工带富工坊,熟练地在工位上缝制起了羽绒服。“厂子就在家门口,老人小孩能管到,手脚麻利点一天能挣两百多元。”张大妈对目前的生活十分满意。
乡村要振兴,群众致富是关键。近年来,庐山市聚焦乡村旅游、羽绒加工等特色产业优势,盘活村级闲置资产建设带富工坊,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将合适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基层,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庐山市白鹿镇整合万杉村、波湖村1600平方米村部闲置资源,变“企业招工”为“车间进村”,通过打造带富工坊,不仅激活沉睡资源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9万元,带动了100余名村民就业,还实现了“工坊建在家门口,就业致富有奔头”。
助农就业增收进程中,庐山市将群众幸福感作为重要指标,在建设带富工坊时,同步打造“儿童之家”“共富食堂”等,构建“民生服务圈”。同时,将引导低收入群众就地就业作为带富工坊运营重要内容,建立党员“一对一”“一对多”联系服务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机制,帮助他们提升就业技能,对接带富岗位。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各类带富工坊12家,累计吸纳400余名低收入农户在家门口就业。
“各位朋友们,我是海会镇五洲村徐书记,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直播间。”近日,在海会镇万亩茶园,海会镇五洲村党支部书记徐珍鹏走进直播间,熟练地介绍着庐山云雾茶,为当地茶农新鲜采摘制作的茶叶“打call”。
庐山市将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作为工坊建设的重要支撑,重点打造带富工坊、联农车间、电商直播、共享摊位、富民大棚、家庭农场等六大富民场景,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涌现出庐悠皇菊、佛光稻米、东山糯米酒等一批农业产业品牌,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此外,持续探索联农带富制度机制,拓展农村产业链增值增效空间,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让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全力助推农民增收、产业增效、集体增富。
图为庐山市海会镇五洲村党支部书记徐珍鹏在当地茶园直播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