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山:以书为灯照亮乡亲求知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7 10:24 2

摘要:林玉山1943年出生于闽侯上街镇,家中兄弟姐妹众多,一家17口的生计全靠父亲在福州替人经营纸行赚钱维持。上街的文化馆是他童年的“宝藏”,一放学他便飞奔到那里阅读,经常看到关门。小学毕业时,馆内藏书他已基本读完。

林玉山。

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林玉山,20年间出资数十万元,在闽侯上街镇创立公益性图书馆杏山书馆,为家乡撑起一片书香天地。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林玉山1943年出生于闽侯上街镇,家中兄弟姐妹众多,一家17口的生计全靠父亲在福州替人经营纸行赚钱维持。上街的文化馆是他童年的“宝藏”,一放学他便飞奔到那里阅读,经常看到关门。小学毕业时,馆内藏书他已基本读完。

1961年,林玉山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上大学后每月有11元的助学金,他拿出8元作为伙食费,余下3元部分寄回家,部分用来买书。

“我们那一届中文系只招了40人。除了助学金,校长还把他翻译《资本论》的稿费拿出来支付厦大师生的讲义和教材费。”林玉山说,国家的优待和校长的关怀让他非常感激,立志要回报社会。

毕业后,他当过教师,还在出版单位工作过。受聘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期间,他先后担任该校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他参与了《汉语大词典》编撰,主编了《中国语法思想史》《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世界语言学史》等著作,撰写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在学术圈产生广泛影响,促进了中国语言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发展。

林玉山始终牵挂着家乡的文化建设,2005年,他毅然决定在家乡创办杏山书馆。

“书馆成立之初仅有1万本书。到2015年成立10周年时,藏书量增加到4万余本。如今20年过去了,这里的藏书量已达6万本,能满足上街镇干部、学生、居民的阅读需求。”林玉山说。

杏山书馆不仅是书籍的汇聚地,更是文化传播的桥梁。2017年,新峰社区建立家风家训馆,社区向林玉山求助,他二话不说购买了上千本图书;2019年,林玉山联合上街镇、福建理工大学和六桥林氏文化研究会开办公益国学班,他亲自编写国学讲义并授课,还评选出优秀学生给予奖金;2024年6月,林玉山向闽侯县图书馆赠书173本。

“读书、买书、写书、办书馆,我这辈子和书结缘,感觉书籍在人生道路上是非常重要的。”林玉山说,他将继续坚守,汇聚各方力量,让杏山书馆照亮更多人的求知之路。

来源:福州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