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金昌市第七小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将教育理想与文学梦想完美融合的青年教师——王艺晖。她不仅在课堂上播撒知识的种子,更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奇幻世界的大门。课间时分,总能看到孩子们围在她身边,充满期待地询问:“老师,您写的故事里有我们吗?”这份
在金昌市第七小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将教育理想与文学梦想完美融合的青年教师——王艺晖。她不仅在课堂上播撒知识的种子,更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奇幻世界的大门。课间时分,总能看到孩子们围在她身边,充满期待地询问:“老师,您写的故事里有我们吗?”这份纯真的热情,源于王艺晖老师创作的《从零开始》和《魔镜探险》两部作品,她用温暖的文字为孩子们编织了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精神家园。
1990年出生的王艺晖,是金昌市第七小学二年级五班的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始终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信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一天的教学工作中。除了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外,她还考取了小学美术教师资格证书,获得了甘肃省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资格证书,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教师全面发展的精神风貌。工作之余,她潜心研读中外文学经典,系统学习文学创作理论,也爱好书法,其作品多次在金昌市各类比赛中获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王艺晖的文学创作深深扎根于教育实践。《魔镜探险》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一次平常的教学经历。在讲解课文《妈妈睡了》时,班上一位因家庭原因情绪低落的学生,触动了她的内心,也为她的创作点燃了灵感火花。故事中那个“穿着红裙子、抱着玩具熊”的小女孩形象,承载着她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怀。“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这句简单的话语,不仅是她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更是她文学创作的精神内核。
她的科幻作品《从零开始》则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科技与人文的经典命题。历时一年的创作过程中,她精心雕琢“零”这个来自未来的智能人角色,通过其纯净视角反观人性的本质。当“零”为了所爱之人选择自我牺牲时,那些曾质疑“机器能否拥有情感”的人类陷入了沉思。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王艺晖老师丰富的想象力,更体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对生命价值的哲学思考。正如她所说:“最好的科幻,永远是对现实的深情凝视。”
在王艺晖的教育实践中,教学与创作始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她善于从学生作文中汲取灵感,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真挚动人的表达,都成为她创作的源泉。从“爸爸妈妈的手机比我会讲故事”的童言稚语,到“机器人也会疼吗”的哲学之问,她将这些妙想融入作品,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表达能力。当学生提出“机器人也会疼吗”这一充满人文关怀的问题时,她果断重写《从零开始》的结局,将悲剧性的结局改为开放式的结局。“孩子们教会我,希望永远比绝望更有力量”,这正是教育智慧的生动体现。
“文字是有魔力的咒语”,王艺晖用这句话形容文学的魅力。每当夕阳西下,办公室里总能看到她伏案疾书的身影。“我写的不仅是未来世界,更是我身处的人间。”她以笔为犁,在教育的田野上辛勤耕耘;以梦为马,在文学的天地里自由驰骋。这位怀揣着文学梦想的青年教师,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新时代教师的风采,为孩子们的成长播撒希望的种子,在教育园地里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来源:金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