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厥乃晋国公族的远支(曲沃一脉),祖上韩万曾经是曲沃武公(完成小宗代替大宗的那位)的御戎(驾车),载着武公追逐并俘虏了当时的晋国国君晋哀侯姬光(后来韩万干掉了这位国君),因此被封在了韩原这个地方,所以才以韩为氏。
韩厥
韩厥乃晋国公族的远支(曲沃一脉),祖上韩万曾经是曲沃武公(完成小宗代替大宗的那位)的御戎(驾车),载着武公追逐并俘虏了当时的晋国国君晋哀侯姬光(后来韩万干掉了这位国君),因此被封在了韩原这个地方,所以才以韩为氏。
但韩氏后来也没什么太大的发展(不过每次站队都很正确),到了晋文公归国后,晋国政坛基本上是五贤士及其后代的天下(比如赵盾),而到了韩厥这一代可以说是家道衰落了。
韩厥的父亲韩舆还早亡,年幼的他沦为赵氏家臣,不过还好遇到了赵盾(五贤士赵衰之子)这位伯乐!
图片源自网络
河曲之战初露锋:
公元前615年,秦康公因为在令狐之役中被赵盾欺骗(迎立公子雍归晋国之事),所以再度伐晋报仇,此时大权在握的赵盾(这哥们直接按自己的意愿配置晋国六卿之位)也率领晋军出征。
在这次河曲之战中,初任三军司马(负责维护上中下三军的军法秩序)的韩厥便开始崭露头角:
当赵盾的御戎(多为心腹家臣)驾车扰乱军阵时,他毫不犹豫下令处决御者(三军司马本就是靠赵氏才得来的,结果上来就干赵氏亲信),好在赵盾很赏识他,并无责怪之意。
在后来的二十年里,韩厥一直干着三军司马这个活(三军司马仅次于六卿),他倒是干的挺不错,受到了历任正卿的尊重。
邲之战险沉没:
后来在晋楚邲之战中,由于晋国这边中军将(一把手)荀林父和中军佐(二把手)先榖(gǔ)的矛盾(前者要撤军,后者直接带兵渡河开打),晋军惨败而归,霸业一朝沦丧,楚庄王直接起飞!
而韩厥在此战中劝说荀林父率全军跟上孤行渡河的先榖,虽说是本职工作,但毕竟此战晋军大败,自然也落不了什么好。
鞌之战追逐齐公:
直到齐晋鞌之战的到来,齐顷公认为晋国之前被楚国干趴下了,自己又行了,于是折辱包括晋国在内的外交使臣。
谁知这位外交使臣后来干到了晋国正卿(国君之下一把手),也就有了这次大战的爆发。
此战中,韩厥看见齐顷公要溜后,果断率战车追逐,在御者、车右都挂了的情况下仍然死死的咬着不放,最终逼得齐顷公跟自己的车右互换衣服才溜走,战车却被他俘获。
这次几俘齐国国君的战功也让他一直卡着的位置向前挪了一大截!
军制改革入卿位:
晋国国君晋景公因国内卿族势力的膨胀+炫耀武力,所以改革军制(三军六卿——六军十二卿),额外增设了“新三军”这套班子:
新上军、新中军、新下军
而韩厥便担任新中军将,相当于是新三军的一把手,可以说正式跨入了卿士这个圈子!
当然,晋景公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看卿族势力愈发壮大,于是暗暗开始谋划削弱公卿。
而彼时看透国内政治局面的韩厥便如入定老僧般,坐看云起风涌(既不巴结执政卿,也不参与卿族间的争斗),因此得到了景公的欣赏,此后他立劝景公迁都新田(景公同意)。
在晋景公在下宫之难时大力削弱赵氏时,他因赵氏养育+提携之恩顶住诸卿的压力,未出兵夺取赵氏领地,又以“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之言劝景公给赵氏留条活路,此后还大力给赵武铺路。
此举可以说既报了赵氏养育之恩(此后成为赵氏最亲近信任的盟友),又为景公提供台阶,还赚足了政治威望。
随着三郤和栾书+中行氏等卿族的斗争愈发激烈,再加上想灭掉强族的晋厉公和其宠幸的近臣不断掺和。
强盛至极的郤氏一如昔日赵氏,直接被晋厉公摁死,而后者又囚禁了栾书等人,后来抽风放虎归山,导致栾书等人直接出手将厉公软禁。
在栾书等人准备弑君时,韩厥以“弑君以求威,非吾所能也”表明态度,赢得“忠贞之臣”的美誉。
当栾书、中行偃弑杀厉公后,他则顺应时势支持晋悼公即位,没多长时间栾书等人便“消失”了,而他这种“识时务者为俊杰”+“老实本分”的行为则成为悼公最信任的公卿。
所以,在公元前573年11月,当晋悼公重组四军八卿时,他则迎来了人生巅峰——执政大夫兼中军元帅(一把手)。
这位在晋国政坛混迹近40年之久的落寞公族之后,历经赵氏兴灭、三郤起落、栾书弑君等无数次国君、卿族的死斗,不但自身没事,还一步步走到晋国政坛巅峰!!
在土地经营方面,他通过主持军功授田,将上党、平阳等战略要地成功纳入韩氏势力范围。
这些“军功封邑”不仅成为家族壮大的经济基础,更在战国时期演变为韩国核心领土。
特别关键的一点是,他对宜阳铁山的经营,直接使韩氏掌控晋国军备命脉,为后世“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奠基。
而他早年对赵氏的“情感投资”,在赵氏孤儿事件中获得了超额回报。当赵武重掌赵氏,赵氏再度复兴后,韩氏便成为其最亲近的天然盟友(此后两家亦有联姻)。
韩厥首创的“中庸政治”模式,成为了后世卿大夫的生存指南,其“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操作,直接启发了范氏、中行氏等卿族的生存策略。
当历史车轮碾到战国时代时,他播下的政治种子终于开花结果:
其曾孙韩虔参与三家分晋时,韩氏已掌控晋国核心区域与战略资源。这种“厚积薄发”的崛起路径,正是韩厥留下的政治遗泽!
以军功立身,以法治树威,以权变保身,以投资兴族,也正是他的这份战略眼光与政治操盘,为韩氏家族打开了通向诸侯霸业的大门。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