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也打算参与第六代战斗机计划啦!近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印度正与日本政府展开接触,企图加入由日本、意大利、英国三国共同推进的“全球空战项目”六代机研制计划(Global Combat Air Program,GCAP)。继沙特阿拉伯之后,印度成为第二个
印度也打算参与第六代战斗机计划啦!近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印度正与日本政府展开接触,企图加入由日本、意大利、英国三国共同推进的“全球空战项目”六代机研制计划(Global Combat Air Program,GCAP)。继沙特阿拉伯之后,印度成为第二个有意参与“全球空战项目”的合作方。
怎样评估印度想要参与所谓“全球空战项目”这一意图,这个“全球空战项目”到底是什么情况,是否可靠,会不会对我方新一代空中平台构成威胁呢?
印度参与该项目的缘由
首先说第一个问题,印度打算参与“全球空战项目”是很容易理解的,出于几个方面的需求:从印度空军的装备情况来看,印度空军与其主要假想敌之间的代差正逐步扩大。
早前“阵风”战机与歼 - 10C、歼 - 16对抗时,印度空军起码还敢宣称它们属于同一代战机,还说自身规模不足可用欧洲高端战机的质量来弥补。可当“阵风”面对歼 - 20 和歼 - 35A 时,中印空军之间的代差已达一代。这时,印度空军无论怎样吹嘘其欧洲高端战机,也改变不了存在一代差距的现实,只能靠声称“阵风”战斗机算得上准五代机来自我安慰。等到“银杏叶”问世后,东部大国空军和印度空军的代差至少已拉大到两代,印度空军对此毫无应对之策。印度手头没有五代战斗机,连四代半战斗机的量产都不顺畅,那能怎么办呢?除了赶快想办法、找途径加入第六代战斗机研发项目,印度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
从印度自身军事航空工业的技术发展状况来讲,自印度启动LCA战斗机的研发工作至今,已经过去了40年。LCA战斗机的量产工作都推进得不顺畅,LCA MK1A的技术状态也是一拖再拖,要知道这仅仅是一款第四代战斗机的中期型号啊!连这个都搞不好,传说中的四代半战斗机LCA MK2更是毫无踪影,能在2030年搞定就已经很不错了。到2030年才搞出一款性能相当于甚至可能还不如人家2010年水平的战斗机型号,那还要你印度斯坦航空干什么呢?
就印度自身的五代机AMCA而言,目前毫无眉目,连模型制作都状况百出。即便所有情况都极为顺遂,到2040年能拿出来亮相就已经很不错了。然而,2040年才推出的五代机,与其他航空强国相比,时间差距反倒更大。所以,从推动印度军事航空工业技术进步和提升自主生产能力的角度来看,对印度而言,最佳的做法无疑是参与第六代战斗机项目的联合研发,借助外部力量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毋庸置疑,从“有加入的意向”到“真正决定加入”,其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需要开展大量的谈判以及进行利益互换,这涉及到出资的比例、研发任务的分配、技术的转移、合作生产等方面。此外,别忘了GCAP是一个三方参与的项目,同样的事情与一方洽谈和与三方洽谈,难度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实际上,有加入GCAP意向的并非仅有一方。早在2023年年中,沙特就曾与另外三国接触,表示有加入GCAP项目的意愿。英国和意大利从原则上来说并无异议,然而日本却始终持反对态度,即便历经两年的周旋,依旧没有松口。当前的最新消息显示,2025年4月,沙特特意派遣了一个代表团前往日本防卫省,目的就是为了劝服日本,以获得其对沙特加入GCAP的认可。
显然,印度的情况如出一辙。与颇具争议的沙特相比,印度存在两大优势。其一,印度既容易被忽悠又资金充裕,对于GCAP项目而言,无疑是个免费的“提款机”。其二,在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领域,印度具有重要作用。欧洲、日本和美国都清楚,印度能够对北方大国起到战略牵制作用,并且各方都能从中获得战略利益。所以,若印度有意加入GCAP项目,谈判自然是免不了的。不过,谈判的难度和所需时间应该不会太长。即便如此,谈判耗时一年起也在情理之中。
GCAP项目是否值得信赖呢?
话说回来,印度拼尽全力想要加入的“全球空战项目”(GCAP)究竟是什么背景?可不可靠?能否算得上真正的第六代战斗机?对我们的“银杏叶”是否存在威胁呢?只能讲……就目前情况而言,这个所谓的GCAP项目有那种“看起来不成气候”的态势,反正大伊万对它能否搞成没什么信心。
我们来梳理一下时间线:最早提及GCAP项目的是大伊万,那还是2022年年底的事。彼时,日本、意大利、英国三个国家联合起来,宣称要共同开展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工作,还签署了联合声明。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这个项目毫无进展,宛如停滞了一般。直到2024年底,日本NHK才发布消息,称这三个国家经过谈判,终于确定了GCAP的设计分工,由日本负责机体设计,英国负责航电系统研发,意大利负责飞控。但问题在于,一架飞机并非只有这三个主要部分,航空发动机由谁负责?机载武器系统又由谁承担?无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与此同时,三国的出资比例均被确定为 33.3%。然而,即便如此,这三国竟连联合研发的公司都还未成立。听闻该公司预计在 2025 年年中成立,可如今已然到了年中,却毫无动静。由此便能看出,所谓的三国联合研发,从最初就充斥着各种推诿和算计。如今又加入了印度,这个做事能力欠佳却自我感觉良好、搅局能力一流的国家,可想而知这个项目会陷入怎样的困境。
重新梳理一下各个分系统的研发工作,目前来看,GCAP战斗机分系统的研发完全没有实质性进展。
据传闻,原型机的基础设计已顺利通过设计审查。然而,英国方面最为奇特的一点在于,直至如今都未完全舍弃其Tempest项目。此项目是由BAE - System公司发起的一项先进战斗机技术验证计划,与第六代战斗机存在一定关联。不过,若说英国真要开展六代机研发,该国也并未将该项目正式确定。这意味着,尽管英国已经参与了GCAP,但心里仍有自己的盘算,多少保留了一些后手。
航电系统测试飞机目前进展较为顺利,英国拿出一架波音757专门用于航电系统测试,据说改装完成后已进行了几轮试飞。但截至目前,不清楚GCAP最主要的射频系统,像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侧视雷达等由谁负责提供。按道理这应该是BAE - System的工作,或者由欧洲雷达联合体提供雷达。看看如今欧洲在EF - 2000战斗机有源相控阵雷达方面都不太顺利的状况,这架飞机的相控阵雷达能否研制成功也未可知。
关于航空发动机以及配套的协同作战僚机,情况更是混乱不清。如今基本能确定,航空发动机是在罗罗的EJ - 200型中等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毕竟当下除了罗罗拥有较强的航空发动机研发能力外,日本和意大利都已不具备研发大推力、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的能力。按道理来讲,对于这种六代机,即便在第一技术状态时装不上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到第二技术状态也必须配备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才达标。然而截至目前,英国的罗罗公司在变循环发动机研发方面并未有太多动态显现。
协同作战的僚机相关情况更为滑稽,英国好像独自开展了一个项目,意大利甚至还在和土耳其的拜克拉尔塔接触,企图拉土耳其参与GCAP忠诚僚机的研发工作。这三家合作方各有各的盘算,都在设法安插自己人,研发还未启动,各方就在暗地里明争暗斗了。
最终,就算此次设计审查不存在问题,由三家联合开展研发工作的公司也已成功组建,且公之于众的GCAP照片着实令人大为震惊——这简直就是歼 - 20的增强版嘛!它没有鸭翼,采用了DSI进气道设计,甚至还设有垂尾。特别是这个垂尾,几乎在所有有关GCAP的CG图、想象图以及官方公布画面中都能看到,如此一来,问题可就严重了。
大家都清楚一个普遍认知,第六代战斗机为了达成全向、全频段的射频隐身效果,绝对不会配备垂尾。它要么借助全动式翼尖来保障航向稳定,要么依靠开缝柔性机翼来维持航向稳定,并且还得搭配矢量发动机以确保航向的稳定性。你却加上个垂直尾翼,这怎么说得通呢?飞机侧面的隐身性能肯定会大打折扣,同时也表明由意大利研发的飞控系统能力不足,没办法解决飞机在没有垂尾的情况下,利用多气动舵面与推力矢量发动机实现航向稳定的难题,所以只能保留垂尾。就这一处细节而言,说得难听点,这个GCAP根本不能算第六代战斗机,最多也就和歼 - 20S战斗机处于同一水平,算是五代机的高级版本。
因此,就算所有事情都进展顺利,自2022年英国、意大利、日本三国表达合作意愿起,到2025年正式成立合作公司开展联合研发,大约在2027年能够制造出该飞机的技术验证机。据称要到2035年才会投入使用,10年时间下来,弄出的东西基本也就和歼 - 20S水平相当。当然,更有可能的是,由于该项目存在诸多纷争,推进速度远不如预期。如今又有印度要加入,这简直就像是给项目自带了失败的“光环”,项目夭折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不少,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来源:渝鲜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