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季节,麦苗青青,豌豆开花,谷子下种……天蓝蓝,水清清,田野里呈现出一派争奇斗艳的景象。就在此时,布谷鸟像赶集似的聚拢而来,田间地头,山间河畔,悬崖树梢,甚至于农家的屋顶上都有它们的身影,天刚朦朦亮,它们就欢快地叫开了,并且是一整天的叫,不知疲倦的叫。
初夏之际,山谷中不时传来“播谷——播谷”的叫声,那是属于布谷鸟独有的叫声,这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拨动着我的心弦!
这个季节,麦苗青青,豌豆开花,谷子下种……天蓝蓝,水清清,田野里呈现出一派争奇斗艳的景象。就在此时,布谷鸟像赶集似的聚拢而来,田间地头,山间河畔,悬崖树梢,甚至于农家的屋顶上都有它们的身影,天刚朦朦亮,它们就欢快地叫开了,并且是一整天的叫,不知疲倦的叫。
唐诗宋词里,有描写布谷鸟的经典绝句。唐代诗人雍陶《闻杜鹃》:“碧竿微露月玲珑,谢豹伤心独叫风。高处已应闻滴血,山榴一夜几枝红。”月色清风,杜鹃啼血,一夜之间深山的石榴花开了,火红欲燃烧,怎能不令人陶醉呢?布谷鸟又名杜鹃,杜宇或子规,身体灰黑色,尾部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在晋西北,布谷鸟深受农人喜欢,在老乡们看来,它是丰收和喜庆的象征,那“播谷——播谷——快锄——快锄”的叫声清脆响亮,悦耳动听,好像是催促人们争分夺秒,播种谷子,下地锄禾。
在晋西北,有一种花就叫“播谷花”,美艳绝伦,风姿绰约。一丛丛,一簇簇,点缀了荒芜的原野。因为它在布谷鸟来临之际开放,静乐人亲切地称它为“播种花”。这种花生茎直立,茎秆为翠绿色,有对称椭圆形的披针小叶,令人称奇的是它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酷似一根根红艳艳的“火柴头”,并且聚拢成一个直径约四厘米的圆盘状,“火柴头”开花后呈白色、粉色细碎的花瓣极像梅花,玲珑剔透、娇艳欲滴。布谷谷花绝不旁逸斜出,一束束齐刷刷的蓬勃有力,昂扬向上,在绿色的草丛中格外引人注目。
当布谷鸟鸣叫的时候,布谷谷花也就次第开放了,布谷谷花对环境的要求不高,能适应干旱寒冷的气候。根系也非常的发达,有极强的吸水性能和超强的生存本领,在干旱的黄土山峁、沟岔,甚至沙化的土壤、贫瘠的丘陵地带都能看见它靓丽的身影。
好雨知时节,一场难得的雨水过后,原野上的花草树木一派葱茏,草在风中摇曳搔首弄姿,花在草丛中绽放独领风骚,娇艳欲滴的布谷谷花也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季节里频频展露身姿,绽放出一丛丛、一簇簇、一把把、一片片、一朵朵娇艳的花儿,布谷谷花叶儿绿的发亮,花蕾红的似火,花瓣洁白无暇,红白绿三种颜色交相辉映,盛开在那个季节不卑不亢,彰显着热烈和高尚。采摘一片绿叶,捧上一把红的耀眼的花蕾,目睹雪白的花瓣,嗅到了一缕醉人的花香。
儿时的我放牛之际,喜欢在夏日的林荫下,在清丽的小河边,在绿油油的田野里,一边听着布谷鸟悦耳动听的鸣叫,一边活蹦乱跳地采摘一束束播谷花,用它编成花环戴在头上,欢笑着,奔跑着,嘴里学着布谷鸟叫,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融入大自然。记得那时在树荫中,天地间,草丛中,树梢上,蓦地惊飞一只布谷鸟,它叫着、飞着渐渐消逝在蓝天白云里。布谷鸟啊!你飞向何方?我顿时萌生了一个欲望:什么时候能抓住一只布谷鸟,把它养起来,朝夕为伴,以为这样会给我带来无限的乐趣和荣耀。但终究未能如愿,始终没有抓过一只布谷鸟,那带有神秘色彩、美丽俊俏的布谷鸟成为我心中永远的向往。
播谷花也火柴花,霸王花、闷头花、断肠草,其实它是狼毒,根、茎、叶均含有毒素。中医称狼毒的根入药可治水肿腹胀、痰湿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具有泻水逐饮、破积杀虫之功效。人们利用“以毒攻毒”的原理将狼毒花的汁液提取出来制成农药,可以防治螟虫、蚜虫等害虫。外敷药如狼毒软膏能消血清淤。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狼毒亦具有抗癌之作用。狼毒的根、茎、皮、叶均可作为工业原料用作造纸等。狼毒花带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珍贵的治疗疾病的药源,有益于人类,造福于社会。
多年以后,已到中年的我,行走在故乡的沟壑山梁,看到播谷花大片大片烈火般地燃烧,红得如火如荼,红得通透发亮,以灿烂的笑脸迎接我的回归。同时也听到了久违的布谷鸟叫声,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我期盼布谷鸟勇敢欢呼,也企盼播谷花绚丽盛开,更期待丰收的年景和幸福的生活。
来源:边地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