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5月的山西运城临猗县,10岁男孩乔乔的失踪案曾牵动无数人的心。两年过去,这起骇人听闻的案件仍如一道未愈合的伤口,在受害者家属与当地村民心中隐隐作痛。2025年4月,当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定再审的消息传来时,乔乔生父张先生在法院外攥紧拳头,眼神中既有对
2023年5月的山西运城临猗县,10岁男孩乔乔的失踪案曾牵动无数人的心。两年过去,这起骇人听闻的案件仍如一道未愈合的伤口,在受害者家属与当地村民心中隐隐作痛。2025年4月,当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定再审的消息传来时,乔乔生父张先生在法院外攥紧拳头,眼神中既有对真相的渴求,也有对司法公正的隐忧——他始终希望施暴者能以命抵命,但这场等待两年的审判却因故延期,具体开庭时间至今未定。
血色谎言:从“寻子”到“埋尸”的荒诞剧
时间回溯至2023年5月4日,乔乔生母谢某某向警方报案,称儿子于5月3日凌晨离家出走。镜头前,谢某某与继父王某某声泪俱下,王某某甚至哽咽着说:“我是后爸,只有找到孩子才能证明清白。”社交平台上,这对“悲情父母”发布的寻子视频获得百万播放量,无数网友为孩子的安危揪心。
然而,这场“寻子大戏”背后,却是令人发指的罪行。据《起诉书》披露,2023年5月2日晚,王某某返家后指使谢某某“管教”熟睡的乔乔。谢某某用皮带、木棍等工具,对乔乔的腰背、臀部、四肢进行持续殴打,直至孩子大小便失禁、呼吸渐弱。次日清晨,谢某某发现乔乔已无生命体征,王某某竟将遗体掩埋至其祖父坟中,随后伪造“离家出走”的假象,甚至与谢某某驾车逃往陕西、内蒙古,直至5月22日才向警方自首。
破碎家庭:两段婚姻埋下的悲剧伏笔
乔乔的悲剧,始于父母婚姻的裂痕。2012年,他出生在临猗县临晋镇一户农家,父母张先生与谢某某曾是村里人眼中的“老实夫妻”。张先生以电焊为生,谢某某操持家务,日子虽不富裕却也安稳。然而,2019年谢某某加入鼓乐队后,眼界渐宽,开始嫌弃丈夫“没出息”。2021年,两人离婚,长子归张先生,乔乔随母生活。
不到半年,谢某某便与货车司机王某某再婚。王某某此前有家暴前科,因殴打前妻致其离婚,这段婚姻在谢家亲友眼中本就是“定时炸弹”。乔乔外婆曾透露,女儿再婚时未在老家摆酒席,王某某也始终未获谢家人认可。而据邻居回忆,乔乔生前常被继父要求“围着小区跑步体罚”,外婆也曾见过孩子手上的绷带,谢某某却谎称是“骑车摔伤”。
余波未平:两个家庭的崩塌与村民的隐痛
案发后,乔乔的遗体在下豆氏村王某某祖父坟中被发现,全身伤痕累累。这一发现彻底击碎了谢某某父亲的健康——他突发脑梗导致偏瘫,行动不便。而乔乔外婆至今仍深陷自责:“如果当初劝住女儿不离婚,是不是孩子就不会死?”
在临猗县,这起案件成了村民们讳莫如深的伤疤。云冲村的村民说:“大家偶尔提起还是会叹气,娃太可怜了。”乔乔生前居住的小区里,邻居们仍记得谢某某与王某某“管教”孩子的场景:木棍抽打声、孩子的哭喊声,与后来两人伪装的“寻子慈父母”形象形成刺眼对比。
正义迟到:再审延期背后的法律博弈
2025年4月,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定再审此案,却因故改期。公诉机关以故意伤害罪、虐待罪指控谢某某与王某某,认为两人在共同犯罪中均起主要作用,应认定为主犯。张先生在法院外等待时,不断摩挲着儿子生前的照片:“他们演了那么多戏,最后连孩子的命都演没了。”
这起案件的复杂性,不仅在于犯罪手段的残忍,更在于施暴者身份的特殊性——亲生母亲与继父的双重身份,让罪行更添一层伦理的刺痛。正如一位法律学者所言:“当最该保护孩子的人成为加害者,法律的严惩不仅是对受害者的告慰,更是对社会底线的捍卫。”
如今,乔乔的坟茔静默在下豆氏村的田埂旁,而关于正义的追问仍在继续。这起案件留给社会的,不仅是对儿童保护的深刻反思,更是对人性深渊的警示:当亲情沦为暴力的遮羞布,法律必须成为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