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30日,芜湖市咸保小学30名六年级学生走进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开展“行走的课堂”主题研学活动。通过红色教育、科技实践、校园探秘三大主题模块,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成长之旅。
4月30日,芜湖市咸保小学30名六年级学生走进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开展“行走的课堂”主题研学活动。通过红色教育、科技实践、校园探秘三大主题模块,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成长之旅。
科技启蒙:在动手实践中播撒创新火种
当天11时50分,学生们在A20“一站式”学生社区迎来实践课堂。学院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进行“太阳能风扇”“松鼠发电机”“两轮平行车”等趣味科学实验,通过分组协作完成手工制作。当双翼滑行飞机载着彩绘梦想腾空而起时,教室里内响起阵阵欢呼,拼命扇动着的机械的翅膀,给孩子们带去新的希望和成长。“原来科学可以这么好玩!”六年级(2)班王同学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组装的太阳能小车。
精神传承:红色家书里的信仰力量
当天13时30分,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张贤法以“跨越时空的对话”为主题,再现革命烈士家书。看着展板上浮现的泛黄信笺,孩子们轻声诵读着“待风息波静,凯然而归,全家团聚,以报此恩”的牵挂之情,不少学生眼眶湿润。六年级(1)班的李同学说道“这些文字像穿越时空的明信片,让我懂得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
未来探索:智慧校园点亮梦想之光
研学团队沿“如意湖-双创中心-智慧教室-图书馆”路线深度探访。在双创中心展厅,电气学院自主研发的智能循迹赛车引发围观热潮,智能小车在高速行驶下避障、拐弯将气氛推向高潮。科技赋能乡村少年,让乡村学子亲身感受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成果,让他们能够有机会触摸未来。
“这次研学是知识边界的突破之旅。”带队老师表示,高校优质资源下沉不仅拓宽了乡村教育半径,更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追梦的种子。未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将与周边中小学建立常态化研学机制,通过“大手牵小手”构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育人新范式。
当天14时30分,满载收获的研学团队在东门合影留念。镜头里,青少年们朝气蓬勃的笑脸,勾勒出新时代教育共富的美好图景。(通讯员:刘荣荣)
来源:高校圈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