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月的晚风轻拂着襄阳的街巷,在五一长假的最后一个夜晚,风华路夜市的夜空被一场火热的演出彻底点燃。5月5日晚,襄阳正健(阳光)艺术团组织30余名抖音爱好者与艺术团粉丝,齐聚“襄唱就唱”大舞台,用歌声为这座古城注入活力,为“唱响襄阳”助力添彩。
五月的晚风轻拂着襄阳的街巷,在五一长假的最后一个夜晚,风华路夜市的夜空被一场火热的演出彻底点燃。5月5日晚,襄阳正健(阳光)艺术团组织30余名抖音爱好者与艺术团粉丝,齐聚“襄唱就唱”大舞台,用歌声为这座古城注入活力,为“唱响襄阳”助力添彩。
舞台搭起:本土文化新地标初绽光芒
“襄唱就唱”大舞台,这个由湖北襄唱就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百姓舞台,自诞生起便肩负着点燃城市文化热情的使命。当晚,舞台灯光璀璨如星,两位金牌主持人——陈玉明与刘莉身着民国旧上海服饰惊艳登场。陈玉明化身“冯敬尧”,刘莉扮作“冯程程”,当《上海滩》熟悉的旋律响起,直播间的镜头与台下观众的目光同时聚焦,一场充满复古情怀与本土烟火气的演出就此拉开帷幕。
肥肥登场:神似沈殿霞的“襄阳顶流”炸翻全场
首位登场的选手便掀起高潮——素有“襄阳肥肥”之称的包冬梅女士,在两位“保镖”的护送下霸气亮相。蓬松的卷发、标志性的笑容,举手投足间神似已故香港艺人沈殿霞,惹得“冯敬尧”陈玉明惊呼:“少秋来了没?”只见包冬梅挑眉一笑,明星范儿十足:“就我一个人!”话音未落,《花桥流水》的旋律响起,她一开口便如黄莺出谷,醇厚嗓音瞬间征服全场。直播间里“666”刷屏,台下“肥肠粉”们齐声欢呼,气氛瞬间沸腾。
唱至高潮,包冬梅突然邀请一位男士上台。9号选手手持话筒如离弦之箭冲上舞台,两人默契对唱,宛然沈殿霞与郑少秋的经典重现。一曲终了,狂热的粉丝捧着鲜花冲上台,索要拥抱。包冬梅笑意盈盈,竟从口袋中掏出红包,现场下起“红包雨”。红色的纸片纷飞中,欢呼声浪几乎掀翻夜市顶棚,将气氛推向顶点。
全民狂欢:27组素人竞演,歌声点燃夏夜
受包冬梅的火热感染,舞台上下热力全开。襄阳正健(阳光)艺术团又派出水哥、张桂莲、刘萍、莫保权4名艺术团粉丝上台,有人深情演绎,有的飙起了高音,有的含情默默,有的激情四射,台下观众看得心痒难耐。在一群抖音爱好者和艺术团粉丝的呐喊声中,襄阳市原音协秘书长、著名活动策划人、襄阳正健(阳光)艺术团执行团长陈刚上台演唱了一首《永远》,不输原唱郭峰,再次燃爆全场。现场报名通道瞬间“拥堵”,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有退休老人、有大学生。
从民谣到流行,从经典老歌到网络热曲,27组选手轮番登场。直播间里,网友们跟着节奏刷起“襄阳藏龙卧虎”“阿姨唱得比专业歌手还好”的弹幕,点赞数随着歌声攀升;台下食客放下筷子鼓掌,连路过的出租车司机都摇下车窗跟着哼唱。这场没有华丽舞台特效的演出,却用最真实的热情,让风华路的夜晚泛起温暖的声浪。
跨界赋能:公益艺术团与商业舞台的双向奔赴
舞台之外,襄阳正健(阳光)艺术团的故事同样引人关注。这个由抖音爱好者与公益人士发起的团体,自成立以来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送戏下乡时,他们用歌舞点亮乡村夜晚;走进养老院时,他们为老人梳发剪指甲、表演节目;在血站,他们用歌声为献血者加油打气;更特别的是,他们曾为农户送去鸡苗,助力乡村产业——左手公益,右手赋能,通过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为本土商家拍摄宣传视频,助力实体经济。如今,团队中既有国家一级演员、阎派传人陈晓平这样的艺术名家,也有“甲鱼哥”刘君等爱心企业家,专业与热爱在此交织,让公益之路走得愈发坚实。
幕后亮点:方言脱口秀+直播数据,解锁流量密码
舞台上,陈玉明与刘莉的“父女档”互动堪称点睛之笔。“冯敬尧”操着地道襄阳话调侃:“程程啊,你这嗓子比牛肉面还辣豁!”“冯程程”甩着辫子接茬:“爹爹,我这是加了黄酒的甜嗓!”接地气的插科打诨让台下笑出眼泪,直播间更是弹幕翻飞。而团长刘正建的全程直播,更让这场演出突破地域限制——9万人次观看、18万点赞、625人同时在线的纪录,新增粉丝565名,不仅刷新了五一期间的流量峰值,更让“襄阳好声音”乘着网络东风传向四方。
未来可期:打造襄阳“木森大舞台”,让文化触手可及
活动尾声,襄唱就唱文化传媒董事长刘莉对正健(阳光)艺术团团长刘正建执行团长陈刚说:“有你们这样的团队助力,我们有信心把这里做成襄阳的‘木森大舞台’!”这句承诺背后,是对本土文化的深耕。未来,大舞台将每月设置主题专场,从“青春歌会”到“银发好声音”,让不同年龄层的市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麦克风。而正健艺术团也透露,接下来将联合社区开展“街头艺术孵化计划”,让更多“素人”走上聚光灯下。
当最后一首歌曲响起,风华路夜市的霓虹灯与手机闪光灯交相辉映。这场持续3小时的演出,不是明星演唱会,却比任何舞台都更贴近生活——在这里,每个平凡人都能成为主角,每首歌都在诉说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正如一位现场观众在直播留言区写下的:“路过看到这场演出,突然觉得襄阳的夜有了心跳声。襄唱就唱,唱的不是技巧,是咱老百姓的好日子啊!”
今夜的掌声会消散,但属于襄阳的文化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站上舞台,用歌声编织城市的记忆,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在烟火气中孕育出最动人的文化生命力。
信息来源:襄阳正健(阳光)艺术团 通讯员:正能量肖四哥
来源:梦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