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色达县人民医院举行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研课题结题报告会。由温江区人民医院、色达县人民医院、色达县疾控中心联合开展的“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在高原结核病筛查中的应用”课题正式结题。该研究首次证实了我国自主研发的EC检测技术在高原地区结核
我国自主研发结核病筛查新技术在高原地区成功应用 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助力高原结核病精准防控
2025年05月07日 11:55:32
2025年4月,色达县人民医院举行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研课题结题报告会。由温江区人民医院、色达县人民医院、色达县疾控中心联合开展的“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在高原结核病筛查中的应用”课题正式结题。该研究首次证实了我国自主研发的EC检测技术在高原地区结核病筛查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推广价值,为高原结核病防控提供了新方案。
突破传统局限:EC技术实现精准区分课题负责人、温江区第七批结对帮扶队队员洪文英在报告中介绍,传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因无法区分卡介苗接种阳性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长期困扰基层筛查工作。而EC检测技术通过融合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与CFP-10,显著提升了检测的特异度。本次研究对色达县1047名青少年开展筛查显示,EC技术精准判定93.12%的未感染人群(975人)、4.11%的潜伏感染者(43人),并识别出2.77%的卡介苗接种维持阳性者(29人),三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EC检测不仅解决了PPD的‘假阳性’难题,其操作简便、特异性强、成本低廉的特点更适合结核高发的高原地区推广。”洪文英强调。
高原首试:安全性与有效性双验证
作为我国首个在高原地区系统性评估EC技术的研究,课题团队通过近一年的跟踪观察证实,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研究还发现,EC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达到较高水平,且结果不受年龄、性别因素影响(P>0.05)。色达县疾控中心负责人表示,这一成果为高海拔、医疗资源薄弱地区的结核病早筛早治提供了可靠工具。
科技帮扶结硕果 助力健康中国
该课题于2024年5月入选成都市科技局重点研发项目,是温江区对口支援色达县的重要科技合作成果。色达县人民医院院长指出,EC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大幅提升当地结核病防控效率,未来计划扩大至更广泛人群筛查。
专家声音
国家结核病防治领域专家表示,EC技术此前已在平原地区广泛应用,此次高原研究的成功填补了技术适应性空白,为全国结核病分级诊疗策略提供了新依据。
背景链接
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结核病筛查试剂,于2020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其通过检测人体对结核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反应,实现感染状态精准判断,目前已纳入多地公共卫生筛查项目。 (洪文英 温江区第七批结对帮扶队 供图)
编辑:王飞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