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年乾隆病危,民间神医直言:无药可医,乾隆:真良医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7 12:17 2

摘要:1750年的紫禁城,太医院的御医们跪在乾清宫外,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滚落。

你好呀,我是掌史嬷嬷。

1750年的紫禁城,太医院的御医们跪在乾清宫外,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滚落。

乾隆皇帝已经卧病半月,太医院束手无策,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废物!一群废物!"内殿传来乾隆的怒斥声,紧接着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这时,一位大臣战战兢兢地进言:"皇上,臣听闻京城有位民间神医,名叫黄元御,或许..."

"宣!"乾隆虚弱地挥了挥手,"立刻宣他进宫!"

此时的黄元御正在京城一家药铺坐诊。

这位四十五岁的郎中身形清瘦,左眼戴着黑色眼罩,却掩不住右眼中透出的睿智光芒。

十六年前,一场医疗事故夺去了他的左眼,也断送了他的仕途梦想。

"黄先生,宫里来人了!"药铺伙计慌慌张张跑进来。

黄元御不慌不忙地为面前的老妇人开完最后一剂药方,这才整了整衣冠起身。

他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皇帝久病不愈,太医院黔驴技穷,迟早会找到他头上。

踏入皇宫,黄元御被直接带到了寝宫。

宫女低声嘱咐:"先生小心,皇上要考校您的医术。"

黄元御微微一笑,心中已有计较。

他被引至一张龙床前,帷帐低垂,只露出一只纤细的手腕。

"请先生诊脉。"太监尖声道。

黄元御三指搭脉,片刻后突然收回手,沉声道:"龙体凤脉,已无药可医!"

"大胆!"太监厉声喝道。

"慢!"帷帐突然掀开,乾隆皇帝坐起身来,眼中闪烁着惊讶的光芒,"好一个'龙体凤脉'!先生如何看出是宫女代朕诊脉?"

黄元御拱手道:"女子脉象柔和,男子脉象刚劲,此乃医家常识。更何况..."他指了指床边的绣鞋,"皇上不会穿这样的鞋子。"

乾隆哈哈大笑,随即又是一阵咳嗽:"先生果然高明,快来为朕诊治。"

黄元御仔细诊脉后,眉头微皱:"皇上所患本是小疾,奈何药毒积于五脏,七分药毒三分病。需先解毒,后治病。"

"药毒?"乾隆疑惑道。

"太医院诸位大人开的方子本无错,但各种药物相冲,反成毒素。"

黄元御解释道,"请皇上停用所有药物三日,容臣开两副解毒方,一副治病方。"

乾隆将信将疑,但还是依言而行。

三日后,皇帝神清气爽地出现在朝堂上,众臣山呼万岁。

"黄爱卿医术高明,朕欲留你在太医院任职,赏黄金千两!"乾隆龙颜大悦。

黄元御却跪下叩首:"臣不求富贵,只愿为天下苍生治病。"

乾隆更加欣赏:"好!朕就封你为太医院院判,专治疑难杂症。"

黄元御的传奇故事要从二十九岁说起。

那年他苦读诗书备战科举,因用眼过度患上眼疾。

一个庸医误诊,导致他左眼失明,从此与仕途无缘。

"元御啊,你..."父亲看着儿子憔悴的模样,心痛不已。

"父亲不必忧心,"黄元御却出奇地平静,"儿臣想通了,不能为官济世,那就行医救人。"

好友刘太吉送来一箱医书:"天下大道,殊途同归。"

从此,黄元御闭门苦读医典。

他发现古代医书多有矛盾之处,便一一考证,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

六年后,他悬壶济世,很快声名远播。

最令人称道的是他为知州治病的故事。

当时知州腹痛如绞,众医束手。

黄元御把完脉后突然说:"大人若要病好,需将令爱许配给我做妾。"

"放肆!"知州气得从床上跳起来。

就在这一瞬间,黄元御银针出手,精准刺入穴位。

知州顿觉腹痛全消,这才明白黄元御是故意激怒他,使气血逆行方便施针。

入宫后的黄元御不改本色。一次,一位贝勒得了怪病,太医院众御医不敢下药。

黄元御诊脉后说:"贝勒爷这是酒色过度所致,需戒酒色三月。"

"胡说!"贝勒爷大怒。

黄元御不慌不忙:"那请贝勒爷伸出舌头。"只见舌苔厚腻,颜色异常,"此乃肾水枯竭之象,若再纵欲,恐有性命之忧。"

贝勒爷这才信服,按方调养后果然痊愈。

黄元御晚年致力于著书立说,将毕生医术整理成《四圣心源》等著作。由于常年劳累,五十三岁便与世长辞。

临终前,他让人取来当年导致他失明的那本医书,轻声道:"若非此书误我,岂有今日黄元御..."

乾隆闻讯,特赐谥号"文贞",并命将其医书收录于太医院。

· 完 ·

/ 推荐阅读 /

那夜,16宫女为何要勒死嘉靖?

野史不敢写,正史不愿记

本期封面图:

来源:鱼羊秘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