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胖东来老板于东来深陷舆论中心,也成为网友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象。
文 |扶汐染
编辑 |扶汐染
最近胖东来老板于东来深陷舆论中心,也成为网友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象。
让这位曾经超市界的“海底捞”备受争议,逼得于东来亲自发话:不处罚就关门”。
时隔几天,于东来在深夜发文:若善良换来更恶毒的攻击,那就让法律裁决吧,还有四个感叹号。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让他说出这句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与觉醒话语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场风波还要从一位名叫网红“柴怼怼”对胖东来玉石业务的猛烈抨击说起。
4月初,他连续发布视频,声称胖东来“暴利卖玉”,直言表示“几百块的东西卖几千几万”,并质疑其“组织水军造神”。
这些言论迅速在社交平台发酵,引发舆论哗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指控,胖东来罕见地公开了财务数据,从2025年1至4月,和田玉商品销售4177件,总金额2959万元,平均毛利率不超过20%。
许昌市市场监管局的检查结果也显示,胖东来在售和田玉商品均明码标价,进货手续齐全,鉴定机构合法4。
最终,抖音平台下架了“柴怼怼”29条涉嫌侵权视频,并限制其账号权限一个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关于这场风波的争议声依旧没有结束。
5月3日,于东来情绪激动地发文称,如果“柴怼怼”的行为不受法律制裁,他将“主动关闭或永远离开胖东来”。
这一表态瞬间引爆舆论,许多人开始担忧:这家被誉为“中国零售业良心”的企业,是否会因一场网络风波而走向终结?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胖东来在国内一直都是商超界的“天花板”。
不单单是因为员工薪酬远超市行业标准,保洁员月薪7000-8000元,管理人员可达25000-50000元。
还有员工享有40天带薪年假,每周工作不超过42小时,这个是许多超市都无法相比的。
去年11月,于东来甚至宣布“胖东来人不允许靠父母买房买车”“婚礼酒席不超过五桌”,试图倡导一种理性、独立的生活方式。
这些举措一度被视作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典范,却也因“干涉员工私生活”而饱受争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正是这样的高调理想主义,让胖东来成为舆论的“靶子”。
相信看过柴怼怼视频的网友,都会对他有一种感觉是就是“我是流氓我怕谁嘴脸”。
可仍旧有网友在看过“柴怼怼”的指控视频后,还没有等待事实调查,就开始迅速站队。
有支持声就有质疑声,部分网友直言表示怎么可能有这么良心的企业?
也有网友公然嘲讽,高工资不过是作秀,甚至有人断言:胖东来神话该破灭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光是关于“胖东来员工不准要彩礼,也不准给彩礼”的事情就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不少网友普遍认为婚嫁本就是自由选择的事情,为什么企业会从中横插一脚,觉得是多管闲事。
理性点的网友知道这是于东来想要给年轻人就减负的一种方式,但似乎并不被人们认可。
毕竟这种事情不同于给员工涨工资,最后于东来也在舆论的重压下承认自己的方法确实有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后有在胖东来生鲜区的员工曝料了关于胖东来员工工资的真实情况。
根据他的描述胖东来员工工资并非像网上说的那样每月一万多。
她是一位干了三四年的老员工,每个月的薪资只有八、九千这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紧接着4月初就出现一位“打假斗士”柴怼怼,公然指责胖东来卖的玉石就是在割韭菜。
成本几百块的产品到他们手里就能转手卖几万,利润可观。
为此他还列举说胖东来3万块钱的玉石,其实还不如别家三千块钱的品质,顾客们纯粹是被在交“智商税”。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番言论的出现迅速让胖东来再次深陷舆论中心。
关于质疑胖东流的视频播放量也在不断上涨,评论区更是热闹。
胖东来也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接受众人的谴责和质问。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胖东来这次并未坐视不理,4月5后就迅速发布声明,指控柴怼怼所言不实。
官方企业更是接连发布声明,将柴怼怼每一条指控都给反驳回去。
这样的反击不仅没让柴怼怼退缩,反而变本加厉,直接透露“偷税漏税”的消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甚至还地域歧视,将直播间内IP属地是河南的网友都给踢了出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在这场闹剧愈演愈烈的时候,一位同行网红博主直接“打脸”柴怼怼。
他晒出在柴怼怼直播间购买的一款价格为1880元的和田玉石,在河南某玉器市场10块钱就可以买到。
始料未及的曝料直接让柴怼怼“翻车”了,网友们也迅速改变话风开始对他进行指责。
图片来源于网络
5月3日晚,官方正式出手对“柴怼怼”采取限制措施,一口气下架了他29条涉嫌侵权的视频。
5月6日,于东来再次发文,态度趋于理性,但仍难掩失望:“随意违法的行为在网络平台应该及时管理,让因无知随意作恶的行为得到及时遏制。”
他甚至公开邀请“柴怼怼”等人来胖东来实地考察,试图以透明化解质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此同时,永辉超市发布公开信力挺胖东来,称胖东来“是中国零售业的标杆”。
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也证实,胖东来的经营完全合规。
然而,这些支持并未完全消弭舆论的撕裂。
部分网友仍坚持认为胖东来不可能不赚钱,甚至质疑官方数据的真实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场风波背后,是更深层的商业伦理困境。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一句“我怀疑”就足以让企业陷入舆论风暴。
而当一个企业真正做到超越行业标准的诚信时,反而会引发外界对其动机的深度怀疑——这种怀疑本身,恰是对人性阴暗面的注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东来的深夜发文,不仅仅是对“柴怼怼”的愤怒,更是对整个商业环境的无奈。
他曾试图用高工资、高福利、透明化管理来构建一个理想化的商业乌托邦。
但现实却告诉他,善意若没有制度的保护,终将被现实的恶意吞噬。
来源:扶汐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