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兴隆村的广袤田野间,伴随着农机轰鸣声,十余台智能玉米播种机在农机手的娴熟驾驶下,匀速穿梭在田地里。这些现代化农机装备通过智能化作业系统,能将开沟、播种、施肥、覆土等多套作业工序一次完成。
立夏时节,黑土地上农事正酣。
在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兴隆村的广袤田野间,伴随着农机轰鸣声,十余台智能玉米播种机在农机手的娴熟驾驶下,匀速穿梭在田地里。这些现代化农机装备通过智能化作业系统,能将开沟、播种、施肥、覆土等多套作业工序一次完成。
智能农机在进行田间作业
“正在田间作业的是我们自主生产的智能电驱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它集成了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实现玉米、大豆、高粱等多种作物的精量播种,还能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和种植需求,进行精准的变量播种与变量施肥。”佳木斯骥驰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下称“骥驰公司”)负责人、研发中心主任马良骥介绍。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播种机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玉米的出苗率和生长态势,而排种器则是决定播种机性能的核心部件。
“我们在单体独立仿形、智能控制、电机驱动等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解决关键零部件国外卡脖子难题,其智能电驱控制使得变量播种、变量施肥变得轻而易举,可实现处方播种。播种机监测空穴,电脑自动控制加速追播,达到精量播种的结果。而且,在高速作业时,机器的稳定性以及种子播深、株距的一致性也达到了领先水平。通过简单的种盘更换,该机器即可适应各种作物的播种需求。”马良骥说。
据了解,一台八行播种机在一个作业季大概可以播种近8000亩地,一天最多能够播种500亩地,作业效率能够提升25%-30%、作业成本降低15%、播种量节省10%、出苗率提高12%,真正达到亩均增产的目标。“这款农机上市后受到了许多种植大户的认可,我们去年销售了350台,今年预计销售1500台。”马良骥说。
农时不等人,过时错一季。在春耕的关键时期,抢抓农时对于确保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
农机在进行检修
在骥驰公司检修车间,一辆辆刚刚运送过来的农机正在接受细致的检修。对于农民而言,智能农机售后环节存在维修点少、维修时间长等痛点,严重影响了农机的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骥驰公司组建了专业的售后维修团队,24小时为用户贴心服务。“农时紧迫,我们绝不能让农民因为农机故障而耽误生产。目前,我们拥有30名专业售后服务人员,他们时刻待命,随时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服务。”马良骥说。
走进骥驰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台300马力CVT油电混动拖拉机格外引人注目。
300马力CVT油电混动拖拉机
“这台机器是我们以新能源为切入点,联合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同研发的,目前已经完成了1000小时的田间作业。测试结果显示,这款机器作业效率高,和同马力机械传动拖拉机对比,使用成本能够降低25%到30%,产品技术国内领先。”马良骥介绍,今年以来,骥驰公司紧紧围绕承担黑龙江省三项重点研发项目进行技术攻关,先后开发300马力CVT油电混动拖拉机、50到160马力电动拖拉机、籽粒联合收割机项目。产品销往我国东北,华北及俄罗斯、老挝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公司已拥有30~300马力拖拉机、免耕精播机、联合收割机等十大系列42个品种产品,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技术。
一台台智能农机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智能农机作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马良骥表示,未来,骥驰公司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让智慧农机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
记者手记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撑,智能农机装备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此次采访,我深刻感受到了智能农机给农业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也见证了一家民营企业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不懈努力。
十余台智能玉米播种机在田间穿梭,一气呵成地完成多项作业工序,这与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场景大相径庭。这背后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机深度融合的成果。
数据最有说服力。一台播种机在一个作业季和单日的播种量、作业效率提升的幅度、成本降低的比例、产值预期的提升等数据,清晰地展现出智能农机的优势和市场潜力。既能减轻农民劳作负担,提高生产效率,又能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增效。
过去,农机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熄火等问题,如今,加装传感器的智能农机能够根据土壤情况实现自动换挡,操作更加便捷高效。曾经烧着柴油冒着黑烟的小手扶拖拉机也已升级为油电混动智能大马力拖拉机,智慧农机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更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
眼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与智能农业进一步融合,智能农机已不再是停留在纸面的概念,而是成为了实实在在改变农业生产的“利器”。作为民营企业代表,骥驰公司在智能农机领域持续深耕,不断创新,突破“卡脖子”难题,让国产智能农机有“智”更有“质”。
时至立夏,万物繁茂。期待未来,智能农机能在广袤田野上发挥更大作用,让每一寸土地都孕育出更多希望。
来源:黑龙江网信办代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