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怼怼这次无力回天了,玉石被曝“低进高走”,多官媒站队胖东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7 12:56 2

摘要:3月31日,坐拥28万粉丝的玉石博主柴怼怼甩出重磅视频。镜头里他捏着胖东来某款玉镯,语速快得像机关枪,他怒斥胖东来标价3万的翡翠镯子,实际成本连3000都不到!画面突然切到珠宝鉴定证书特写,柴怼怼继续叫嚣道看见没?国检证书都敢造假!

[浮云]于东来终于能扬眉吐气了,再不用保持一副被欺负的“小女人”模样了,于东来与柴怼怼网上对峙一个多月,事情终于迎来完结。

官媒陆续发布两篇文章力挺胖东来,一个是证实柴怼怼卖的玉石有问题,另一个是查清了胖东来的玉石利润,直接让胖东来立于不败之地。

柴怼怼现在态度如何?这一次他将受到怎样的惩罚?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3月31日,坐拥28万粉丝的玉石博主柴怼怼甩出重磅视频。镜头里他捏着胖东来某款玉镯,语速快得像机关枪,他怒斥胖东来标价3万的翡翠镯子,实际成本连3000都不到!画面突然切到珠宝鉴定证书特写,柴怼怼继续叫嚣道看见没?国检证书都敢造假!

这条视频像颗深水炸弹,要知在许昌新乡两地,胖东来可是被称作“超市界迪士尼”的存在,顾客们记得它给顾客退差价时连夜调监控的较真,记得它暴雨天用购物车推着顾客出停车场的温情,更记得它公开所有商品进货价的透明。

现在却被曝出卖“黑心货”,这样的反差让人无法接受,柴怼怼毕竟坐拥二十几万粉丝,而且还是卖玉专业户,所以他说胖东来有问题,那还真有很大的信服度,于是柴怼怼的粉丝就开始在胖东来评论区展开“轰击”。

胖东来也不甘示弱,最开始还算是给这个小网红留了些面子,发了一封“警告信”而已,他劝柴怼怼别继续侵权,赶紧把不当的视频删掉,哪料到柴怼怼却反咬一口,态度极其恶劣,对于胖东来的“告诫书”,柴怼怼完全不把它当回事,甚至在视频里调侃胖东来“急了”。

之后柴怼怼又提到胖东来“偷税漏税”的事儿,但根本没给出什么实质性的证据,网友们还是清醒的比较多,对于柴怼怼这种信口开河之辈也是一点没留情,柴怼怼一时之间被骂的体无完肤,但柴怼怼没有放弃抹黑胖东来,甚至把矛头指向了整个“河南”。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很快上演,一位河南的玉石行家现身说法,称其曾在“柴怼怼”的直播间内,以1880元的价格购入一串和田玉手串,直播时“柴怼怼”可是信誓旦旦,承诺其所售玉石绝对保真,物超所值,绝不糊弄信任他的“家人们”。

其言辞之恳切,甚至让业内人士都动了心,更不用说那些对玉石了解不多的普通消费者,可是业内人士一眼便知,其成本价至多不过10元,10元与1880元,如此悬殊的差价,令人咋舌。

若非这位行家较真,不知还有多少消费者会被蒙在鼓里,如此一来“柴怼怼”先前对胖东来玉石“低进高出”的指责,反倒成了他自身行为的讽刺性写照。

相较之下,胖东来方面则公开了其玉石供应链及利润标准:10万元以上的玉石,毛利率控制在15%。10万元以下的,毛利率则为20%,这一利润水平,与国家公布的行业平均利润相比,已属克制。

点燃企业家的怒火

事情发展至此,公众对事件的看法已开始出现微妙转变,但真正促使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情绪激动,甚至放出“若平台不作处理,我将关闭胖东来”这样决绝言论的,并不仅仅是商业声誉受损,据了解,真正的原因在于“柴怼怼”在直播过程中,提及了胖东来多年前发生的一场火灾。

那是1998年,一场无情的大火吞噬了胖东来当时的店面与货物,更夺走了包括员工和顾客在内的8条鲜活生命。这场灾难,对于东来而言,是其人生中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痕,当年他正是在街坊邻里的无私帮助下,才得以从困境中一步步重新站起。

如今有人为了博取流量,为了攻击他本人,竟将这场悲剧作为攻讦的素材,这无异于在他人的旧伤上狠狠撒盐。这种突破人伦底线的行为,恐怕任何一个有正常情感的人都无法容忍。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于东来为何会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甚至不惜以自己数十年心血打造的企业作为筹码,向平台寻求一个公正的处理。

他所追求的,或许已超越了惩罚一个言语失当的博主本身,更深层的是对这种无底线网络行径的强烈抗议,以及对网络环境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深切忧虑。

风波的后续发展,也颇具启示,平台最终对“柴怼怼”的账号采取了封禁措施。同时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胖东来在售的玉石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手续齐全,鉴定证书亦合规有效,这一官方结论,反倒间接为胖东来做了一次有力的正面宣传,其玉石柜台一度出现了抢购热潮。

而那位曾一度以“正义斗士”自居的“柴怼怼”,则被曝出更多的问题,除了10元手串卖出1880元的天价外,他还被指涉嫌销售“三无产品”、染色玉石等,更有甚者,其早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的案底也被公之于众。至此,他苦心经营的所谓“人设”彻底崩塌。

这起事件的整个过程,确实值得深思。网络赋予了每个人发声的权利,这本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部分所谓的“网红”,为了追逐眼球效应和流量变现,不惜罔顾事实,随意编造、散布不实信息,甚至恶意攻击他人名誉,挑战公序良俗的底线。

他们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煽动部分网民的情绪,将矛头指向那些口碑良好的企业或个人,试图从中渔利。

胖东来此次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过硬的产品质量,算是经受住了考验,若是那些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或个人,在面对如此有组织、有预谋的网络攻击时,又有多少能够安然无恙呢?

这也给各大网络平台敲响了警钟,流量固然是平台生存发展的关键指标,但维护平台内容生态的健康、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则更为重要。

平台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热点效应,而放任谣言和恶意攻击在自身领地肆意蔓延。强化内容审核机制,明确是非标准,不让那些依靠“骂战”、“碰瓷”来博取关注的人成为网络舆论的“意见领袖”,进而将那些真正致力于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逼入困境,应是平台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于广大网民而言,在信息洪流中遨游时,更需保持一份清醒与审慎。不应轻易被某些所谓“大V”的言论所裹挟,而应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仔细辨别信息的真伪。

毕竟一个主要依靠攻击他人博取关注、对社会鲜有实际贡献的个体,与一个数十年如一日,踏实经营,将员工与顾客视作家人的企业,孰轻孰重,孰更值得信赖,答案并不难寻。

目前法院已经正式受理了胖东来对“柴怼怼”提起的诉讼,这场围绕名誉、真相与底线的网络较量,其最终的司法判决,或许会为今后类似的网络侵权案件提供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判例,也考验着司法体系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

信息来源:

来源:墨染史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