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李佳俐:解码丰农控股在农服领域的规模扩张与创新实践!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7 13:24 2

摘要:这一串串惊人的数字,都是来自于丰农控股现代农业服务集团。丰农控股成立于2014年,旗下包括大丰收农服平台、天天学农APP、丰诚上品、甲子启航五家企业,以及数智丰农研究院和丰创研究院两家研究院,形成产业、科技、教育、投资全覆盖的现代农业服务集团。其中,大丰收农服

业务覆盖国内18个省份

1000多万农户

超1亿亩土地

2024年新增用户近百万

辐射用户达2800多万

这一串串惊人的数字,都是来自于丰农控股现代农业服务集团。丰农控股成立于2014年,旗下包括大丰收农服平台、天天学农APP、丰诚上品、甲子启航五家企业,以及数智丰农研究院和丰创研究院两家研究院,形成产业、科技、教育、投资全覆盖的现代农业服务集团。其中,大丰收农服平台已从初创时的农资电商平台,发展成为集农资商城、智慧农业及生产托管于一体的农业服务平台;天天学农APP已升级为内容创作平台,2024年新增用户近百万......

近日,《北方农资》传媒记者采访了丰农控股联合创始人李佳俐,探寻他们的规模与创新之路。

李佳俐

多维升级构建农业生态闭环

天天学农作为丰农控股旗下的互联网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平台,近年来发展迅猛,2024年新增用户近百万,辐射用户达2800多万,已从单一培训平台成功转型为集内容、服务、工具于一体的综合性流量平台。其核心竞争力可浓缩为自研课程、网络学院、实用工具三大独特标签,构建起差异化的农业生态闭环。

自研课程筑牢专业根基。天天学农是国内唯一专注自研课程的平台,课程研发完全自主进行。不同于高校自研课程,天天学农的自研课程内容既专业又贴近实际,能够切实指导终端种植户、养殖户,也为行业从业者提供学习成长的机会。平台始终秉持“好内容吸引好客户”的理念,以高质量的课程内容赢得用户信赖。

网络学院深化区域服务。自2020年广东农民网院成立以来,天天学农已在全国布局50余家地市网络培训学院,并计划覆盖全部2800多个县市。这些学院依托政府资源,针对各地特色产业定制培训内容,所有课程、师资均通过政府严格评审与考核。此举不仅获得官方信用背书,更借助政府力量触达农业龙头带头人,形成“优质内容吸引专业用户,用户需求反哺内容升级”的良性循环,推动平台内容更贴合区域实际需求。

实用工具拓宽服务边界。从农业助手、大丰收农服工具嵌入,到“识农”小程序(原名学农助手)的爆发式增长,天天学农持续整合涉农实用工具。以“识农”为例,其从病虫害图像识别功能起步,逐渐成为用户口碑裂变的核心载体,显著提升平台活跃度。随着农业AI工具的兴起,平台进一步强化工具属性,让学员不仅能学知识,更能获取高效生产辅助,成功从培训平台转型为流量聚合的农业生态枢纽。

2024年,天天学农APP重磅升级,不仅继续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农业课程和权威考证服务,还新增了一个开放、多元的内容创作平台。在内容生产机制上,天天学农采用邀约制招募创作者,聚焦专业性与科学性,与抖音、快手等大众化平台形成鲜明区隔,确保内容质量始终契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

终端切入革新农业推广模式

在农业领域,丰农控股不仅深耕农业培训,在智慧农业板块也是成果斐然。依托广东省(深圳)数智农服产业园,丰农控股打造了智慧农业技术创新中心,组建专业研发团队。目前,丰农智慧农业系统已在全国数十个农业产业园区落地,应用面积超十万亩,为农业生产注入科技动能。

与传统由政府主导示范推广的智慧农业模式不同,丰农控股选择从终端农场切入,通过切实解决农场实际生产问题,反向推动政府采购。在特色作物核心产地,丰农以智慧农业系统打造区域示范样板,走出差异化推广道路。李佳俐指出,这种从终端向政府倒推的模式,是丰农智慧农业系统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关键所在。

在推广过程中,丰农控股面临着两大核心挑战:其一,是适配不同区域和作物的难题。由于各地作物生长特性、种植环境差异巨大,需不断搭建新的作物模型。目前,丰农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已适配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以及柑橘、苹果、葡萄、火龙果等经济作物,但持续拓展适配范围仍是长期课题。为此,丰农从C端农场起步,2023年起联合政府推进乡村振兴业务,并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园艺处展开合作,通过多方协作实现数据积累与系统迭代优化。

其二,是经济账的考量。小农场常因设备成本高而对智慧农业望而却步。丰农通过聚焦大农场、新理念客户和大场景,破解这一困局:优先选择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农场,这类农场更能理解智慧农业在无人农场建设、生产决策优化等方面的价值;同时借助政府力量,开展全域县域的整县示范推广,扩大覆盖面积,降低单位成本。例如在东北大田玉米托管项目中,通过集中设立区域示范,让设备成本在大面积应用中变得经济可行,有效提升智慧农业系统的推广可行性与实用性。

深度赋能构建农化数字生态

丰农控股深耕农业数字化领域,已构建涵盖营销、技术、服务的成熟数字化体系。随着农资企业对数字化转型需求激增,丰农自2021年起依托自身经验,开展DMT农企数字化营销研学营,至今已举办超10期,成功引领行业多家企业完成数字化升级。

DMT农企数字化营销研学营

李佳俐介绍,丰农控股起步于ToC业务,通过大丰收、天天学农等平台积累了推广、交易、服务、培训等全链路数字化能力,并实现数据智能化应用。2020年,丰农开始探索企业端合作,2023年拓展至政府端服务,2024年正式成立企业服务部,标志其战略向平台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该部门聚焦“重交付”模式,旨在将丰农沉淀的数字化能力深度赋能农化企业,助力其突破传统运营瓶颈。

在丰农的规划中,企业服务部不仅是执行团队,更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的枢纽。未来,丰农将以平台思维为核心,从传统种植领域延伸至养殖、水产等多元农业场景,打破行业边界,以统一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农林牧渔全行业提供降本增效、智能决策的转型支持,全面重塑农业产业数字化生态。

双线融合重塑电商发展格局

随着农资行业数字化浪潮加速,越来越多企业通过视频、直播等互联网手段开展营销,肥料企业纷纷成立视频运营部抢占线上市场。李佳俐指出,未来农资电商必然走向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她以传统家电行业为例,强调线下服务网络在配送、资金流转、技术支持及实验示范中的不可替代性,认为农资电商需构建“线上销售+线下服务”的协同模式,打破单一渠道的发展瓶颈。

在产品推广层面,农资行业正从传统线下模式向线上化转型。新成分农药推广、新理念传播等需求,促使企业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作为新品曝光的主阵地,利用线上流量快速触达用户。李佳俐强调,打造农资爆品需强化线上线下的交互反馈,以更敏捷的策略捕捉市场动态,实现推广效能最大化。

服务体系升级成为行业变革的关键。面对农资企业对推广团队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李佳俐提出,未来销售需从传统渠道对接转向田间地头的一线服务。随着AI技术的发展,丰农将依托天天学农、农业助手等平台,开发生成式AI产品,赋能从业者能力提升,为农资电商的服务创新注入科技动力,全面重塑行业发展新生态。

内外联动拓展农业发展新局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关键阶段,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备受关注。李佳俐指出,无论是农业服务商还是农化企业,均需以科技赋能农业为核心,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提效降本,推动农作物增产提质、畜牧养殖优化升级,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面对行业竞争加剧与内需饱和的双重挑战,李佳俐强调农业企业“出海”的必要性。她认为,技术出海、产能输出已成为行业突围的重要方向。丰农控股凭借智慧农业研发、数字化营销等技术优势,与传统农业企业在生产、产品端的深厚积累形成互补,同时依托部分客户的海外市场布局,推动多方强强联合。未来,丰农将发挥“链主”作用,搭建资源整合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助力农业技术与产能稳健“走出去”,为大农业产业链拓展国际空间,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地贡献企业力量。

“在农业科技上面我们还是会更加关注人工智能,农业科技这个赛道。”展望未来,李佳俐表示,丰农控股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努力打造数智化、信息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作者/编辑:崔志欣

责编:张亚静

监制:张博群

来源:农村路不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