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为何《红楼梦》中的有情义、有才华的女性难逃悲剧宿命?
活动嘉宾
柯岚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刘沁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
教研室副研究员,哲学博士
何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嘉宾主持
翟晗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活动日期
2025年5月11日(周日)15:00-17:00
活动地点
SKP RENDEZ-VOUS
活动地址
武汉市武昌区沙湖大道18号,武汉SKP 4F
活动费用
免费
活动当日凭报名短信进场
报名方式
或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报名页面
座席有限,先到先得
参与提问的前三位读者
将获得赠书1本
直播平台
新浪微博
@SKPRendezvous
无法到达现场的读者,请以直播形式观看本次活动
【活动内容】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为何《红楼梦》中的有情义、有才华的女性难逃悲剧宿命?
在礼教森严的清代社会,律法如何塑造女性的生存境遇?
当文学经典照见历史现实,我们能否听见那些被湮没的生命呐喊?
《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书中塑造了上百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才情横溢,或命运多舛,却无一例外地被裹挟在封建社会的巨轮之下。黛玉还泪、探春理家、凤姐弄权……这些经典情节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窥探清代社会结构与法律伦理的窗口。在宗法的桎梏下,女性的人身权利、婚姻自由、财产继承皆受制于《大清律例》,而贾府的兴衰浮沉,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礼法制度下个体的挣扎与时代的局限。
《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一书,以独到的跨学科视角,将文学文本与清代律法深度融合,揭开红楼梦中人被遮蔽的生命真相。作者柯岚教授,身兼法学学者与红学研究者双重身份,深耕法律史与文学批评领域十余年。她以严谨的考据与细腻的笔触,还原了清代法律对女性婚姻、财产、人身自由的规制,并透过黛玉的“还泪”之约、尤三姐的刎颈之悲、香菱的拐卖之痛等,剖析一个时代的法律如何成为压迫女性的无形枷锁。《红楼梦》中的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偶然,更是制度性压迫的必然。
《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内页
2025年5月11日(周日)15:00-17:00,本书作者柯岚将与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翟晗、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副研究员刘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何鹏,共聚武汉SKP 4F SKP RENDEZ-VOUS,以“《红楼梦》中女性的生命故事与清代律法”为主题展开深度对谈。让我们跟随四位嘉宾的指引,穿越时空的迷雾,倚靠厚重的律例案牍,重读《红楼梦》里女性的生命故事,探寻文学背后真实的历史肌理。
【活动嘉宾】
柯岚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学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法律史、法律文化。中国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
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文史版)资深主讲人,主讲系列节目《红楼梦成书传世之谜》《铁腕雍正》《红楼梦中的法文化》。近年来致力于从文史哲法多角度研究清代法律与社会,并向青年和社会公众普及传播传统法律文化。获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最具新媒体影响力”奖(2017)。入选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2022)。著有《红楼梦成书传世之谜》《法哲学中的诸神之争》《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
刘沁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师从陈来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比较哲学、儒家女性主义。
何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英国海外研究学者奖学金(ORS)。主持教育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类访问学者项目。在国内外发表中英文独著、论文,课程受到学生好评。
【嘉宾主持】
翟晗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湖北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荷兰蒂尔堡大学法学博士(2017,国家公派)。主要研究领域:宪法理论、比较宪法、科技公法。
《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
作者:柯岚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代法律如何制度性地决定了女性地位的低下?这些深层的制度性缺陷又如何成为曹雪芹绝望的根源?
本书从法律社会史角度解读《红楼梦》,聚焦十二位(类)女性角色,对应十二个清代法制问题,整理与《红楼梦》中事件类似的清代司法案例,剖析清代女性困境的制度性原因,考察了清代性别、家庭、法律、政治间的互动与演变。作者综合多重视角,立足“法学与文学”研究路径,聚焦人口拐卖、生育、财产分配、官员考核等社会议题,分析了《红楼梦》作者及书内女性角色如何受到当时礼教与法律的限制、如何做出反抗与批判,展示了清代法律与社会的风貌。
来源:广西师大出版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