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传染性乙肝健康科普知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7 14:31 2

摘要:乙肝,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肝脏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了解关于乙肝检查以及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维护大众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为大家进行科普。

乙肝,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肝脏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了解关于乙肝检查以及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维护大众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为大家进行科普。

乙肝检查的重要性

乙肝病毒具有较强的隐匿性,很多感染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然而病毒却在体内持续对肝脏造成损害。通过定期进行乙肝检查,能够尽早发现病毒感染情况,无论是对于无症状的携带者,还是已经出现轻微不适的人群,这都是把握治疗先机的关键。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经常接触血液制品的医护人员、需要频繁输血或血制品的患者、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属等,定期检查更是必不可少,可及时知晓自身健康状况,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也有助于在早期实施干预措施,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肝脏疾病的风险。

乙肝检查的目的

1. 筛查感染情况:通过乙肝五项(两对半)检查,可判断是否感染及所处状态,如大三阳、小三阳等。

2. 评估肝脏功能:肝功能检查能知晓肝脏细胞受损与否及功能状况,判断病毒损害程度。

3. 监测病毒复制活跃度: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反映病毒复制情况,为抗病毒治疗及评估疗效提供依据。

乙肝检查的注意事项

检查需要空腹进行,一般建议空腹 8 - 12 小时,避免进食后血液成分变化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查前几天,应保持正常的饮食和作息规律,避免饮酒、熬夜、剧烈运动以及服用可能影响肝脏功能的药物,若正在服用某些特定药物,需提前告知医生。对于乙肝病毒 DNA 定量检测等项目,要注意采血的规范性,确保样本采集过程符合要求,防止标本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乙肝异常的处理

1. 乙肝五项异常:表面抗原阳性需完善其他检查判断后续措施;表面抗体阳性有免疫力,但抗体滴度会下降,必要时补种疫苗。

2. 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等提示肝脏细胞受损,排查原因,对应采取抗病毒或去除诱因等措施。

3. 乙肝病毒DNA定量异常:病毒载量高且符合条件需选抗病毒药,遵医嘱服药复查。

预防乙肝疾病的方法

1.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措施,新生儿及高危成年人都建议接种。

2.切断传播途径,避免血液、母婴、性接触传播,采取相应阻断措施。

3.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避免病毒通过微小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

总之,乙肝虽然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但通过重视检查、正确处理异常情况以及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减轻疾病对身体的危害,保障自身及他人的健康。希望大家都能增强对乙肝的认知,做好相关的健康管理。

作者:检验科 田鹏

来源:衡水市人民医院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