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撕拉片,作为一种可剥离即时显影胶片,有着独特的成像方式。它由拍摄感光的负片和带有药水包的成像正片构成。使用专业相机拍摄后,需等待片刻,手动将相纸拉出,影像便逐渐显现。这种充满仪式感的拍摄过程,在如今快节奏的数码摄影时代,显得格外复古又新奇 。
最近,摄影界被一股“撕拉片热”席卷,拍一张竟要价300元,这价格让不少人咋舌,却依旧挡不住大家对它的追捧,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撕拉片,作为一种可剥离即时显影胶片,有着独特的成像方式。它由拍摄感光的负片和带有药水包的成像正片构成。使用专业相机拍摄后,需等待片刻,手动将相纸拉出,影像便逐渐显现。这种充满仪式感的拍摄过程,在如今快节奏的数码摄影时代,显得格外复古又新奇 。
说起来,撕拉片的主要生产商宝丽来和富士,早在2008年和2016年就相继宣布停产。这意味着,市面上现存的撕拉片相纸不是囤货,就是来自二手平台,并且都已过期。未开封的彩色胶片相纸保质期约2 - 3年,黑白的约3 - 5年,时间一长,部分撕拉片甚至无法稳定出片 。可即便如此,其价格仍一路飙升,在二手平台,一盒十张装的撕拉片价格竟高达2000元 。
那它到底凭什么走红呢?明星效应功不可没。鞠婧祎、刘诗诗等一众明星纷纷晒出自己的撕拉片美照,粉丝们见状,纷纷跟风效仿,想get同款质感照片,这让撕拉片成功破圈,从摄影小众爱好走向大众视野 。在小红书上,撕拉片话题浏览量高达4.2亿,讨论量超48.1万;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也达到7.1亿次,参与人数2万 ,社交平台的传播让它热度居高不下。
从拍摄效果来看,撕拉片确实有独特魅力。与传统拍立得相比,它能使用镜头素质更好的机器拍摄,成像质量更出色,拍出的照片色彩浓郁、颗粒感强,自带复古滤镜效果,满足了当下年轻人对独特、个性化拍照方式的追求,也契合了大众对复古潮流的怀念 。
面对300元一张的高价,有人觉得物有所值,愿意为这种“拍一张少一张”的稀缺体验买单;也有人直呼太贵,质疑价格被过度炒作。毕竟,在停产前,一盒相纸售价仅约七十元,如今价格翻了数倍 。还有消费者吐槽,花高价拍出的照片效果不尽人意,动作僵硬、显影不匀,还不如手机修图。
一些摄影爱好者为了降低成本,甚至开始尝试自制撕拉片,虽然过程困难重重,但也让这一老物件焕发出新的生机 。有摄影达人任宇轩就成功解决了稳定显影问题,表示若能商业化就推向市场,若不行就开源技术供大家研究 。
300元一张的撕拉片爆火,是明星效应、社交传播、复古情怀以及稀缺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承载着人们对过去胶片时代的怀念,也反映出当下年轻人对独特摄影体验的热衷 。只是,在追捧的同时,大家也需理性看待,毕竟高价背后,既有独特魅力,也存在价格泡沫与出片风险 。
来源:回眸见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