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年4月6日那个寂静的凌晨,时针刚刚指向2时30分,浙江省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被一层浓重的阴霾所笼罩。骨科主治医师陈喆,这位年仅35岁的年轻医生,在工作岗位上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尽管医院全力抢救,他还是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与悲痛!
在2025年4月6日那个寂静的凌晨,时针刚刚指向2时30分,浙江省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被一层浓重的阴霾所笼罩。骨科主治医师陈喆,这位年仅35岁的年轻医生,在工作岗位上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尽管医院全力抢救,他还是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与悲痛!
4月7日,医院发布的讣告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医院内外激起层层涟漪。讣告中详细介绍了陈喆医生的生平:他生于1989年8月,2012年10月踏入医疗行业,自此便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了救死扶伤的事业。他以谦和正直的品格、积极上进的态度著称,在同事眼中,他不仅医术高超,更有着一颗仁心仁术。对待每一位患者,他都耐心细致,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用温暖的关怀给予患者心灵慰藉。他勤勉尽责、无私奉献,在医院的每一天都兢兢业业,为医疗事业默默耕耘。
4月8日,记者深入了解陈喆医生的事迹,从医院工作人员口中得知,他在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服务已超过12年。这12年里,他从初出茅庐的医学生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科主治医师。在工作表现和人际关系方面,他都堪称典范,多次获得医院内部考核的优秀评价。他不仅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负责,还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类义诊活动,将医疗服务带到偏远地区,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希望。
据医院知情人回忆,事发当天,医院的手术室里一如既往地忙碌。陈喆医生刚刚成功完成一台复杂的骨科手术,身心俱疲的他本想趁着手术间隔的短暂休息时间稍作调整,为接下来的第二台手术养精蓄锐。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就在他准备起身走向手术台时,突然毫无征兆地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同事们发现后,立刻展开了争分夺秒的抢救。整个手术室瞬间紧张起来,大家各司其职,全力投入到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心肺复苏、电击除颤……各种急救措施轮番上阵,但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住陈喆医生年轻的生命。
这一噩耗传来,整个医院沉浸在悲痛之中。同事们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他们眼中那个充满活力、总是面带微笑的陈医生,怎么就突然离开了呢?许多与他共事过的护士忍不住落泪,回忆起与他一起工作的点点滴滴。一位护士哽咽着说:“陈医生总是特别照顾我们,遇到难题他都会耐心指导,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的好朋友。”医生们也纷纷表示,陈喆医生的离去是医院的重大损失,他的专业精神和高尚品德一直激励着大家不断前进。
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后,网友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网友“白衣天使守护者”留言道:“太痛心了,35岁正是大好年华,一位优秀的医生就这样倒在了岗位上。医生们真的太辛苦了,希望他们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网友“健康使者”感慨:“医学教育周期长,医生工作又这么辛苦,长期高负荷运转,身体怎么受得了?我们应该多关注医生的身心健康。”还有网友“理性思考者”呼吁:“医院和相关部门应该反思,如何改善医生的工作环境和强度,不能让救死扶伤的英雄们以健康为代价。”
事实上,这些年来,在岗位上倒下的医生并非个例。医学教育的漫长培养周期,让医生们在学业上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好不容易进入临床工作,却又面临着昼夜节律紊乱的难题。夜班、急诊等工作安排,使得他们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在一些知名医院,很多科室的医生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已是常态,甚至有医生连续工作36小时。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远远突破了人体的生理极限,成为威胁医生健康的巨大隐患。
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承载着无数患者的希望与生命。他们每天面对的是病痛与苦难,肩负着拯救生命的重任。然而,他们在为他人的健康拼搏时,自己的健康却常常被忽视。此时此刻,医生们需要的不是空洞的赞歌,也不是对“白衣天使”的过度美化,而是切实可行的、文明的医疗管理。医院和相关部门应该深刻反思,如何合理安排医生的工作时间和任务量,完善医疗资源配置,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让他们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也能拥有健康的体魄。
在陈喆医生离世后,医院迅速行动起来。一方面,积极与家属沟通,紧密合作,妥善处理后事。医院领导多次前往家属家中慰问,表达对家属的深切关怀和歉意。另一方面,组织全院职工进行缅怀活动,让大家铭记陈喆医生的奉献与精神。
2025年4月8日下午3:30,玉环市殡仪馆松涛厅庄严肃穆。陈喆医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亲朋好友、同事患者纷纷赶来,为他送上最后一程。大厅里摆满了鲜花和挽联,空气中弥漫着悲伤的气息。家属们悲痛欲绝,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那个平日里忙碌却充满活力的亲人,如今竟躺在冰冷的棺木中。同事们眼含泪水,默默地向陈喆医生鞠躬告别,回忆着他的音容笑貌和过往的点点滴滴。
陈喆医生的离去,为整个医疗行业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一次次上演。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加关注医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让医生们能够在保障自身健康的前提下,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的使命,守护每一个宝贵的生命 !
来源:南方小妮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