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6日晚间,苏奥传感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宏庆同意将其持有的公司8762.04万股股份转让给中创新航,转让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为11%。同时,李宏庆将无条件且不可撤销地放弃1.56亿股股份的表决权,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为19.55%。
本网讯 一直十分低调的中创新航,罕见的高调了一回。
5月6日晚间,苏奥传感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宏庆同意将其持有的公司8762.04万股股份转让给中创新航,转让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为11%。同时,李宏庆将无条件且不可撤销地放弃1.56亿股股份的表决权,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为19.55%。
至此,中创新航持有的表决权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上升至11%,原实控人李宏庆持有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下降至6%。中创新航将取得苏奥传感的控制权,成为苏奥传感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另据双方签署的《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协议》,苏奥传感拟向中创新航定向发行不超过1.19亿股A股股份,拟募资总额不超过6.73亿元。届时,中创新航对苏奥传感的控股比例将提升至22.61%。
消息一出,苏奥传感开盘20.05cm涨停。
01 进军汽车零部件行业
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相比,作为行业老三的中创新航一直十分谨慎。唯独这次收购,中创新航与宁德时代一样“大胆”。
据了解,有着"汽车传感器隐形冠军"之称的苏奥传感,是国内最大的汽车传感器生产厂家之一。其产品涵盖传感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汽车内饰件、新能源部件四大核心板块,后又通过收购成功控股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了在空调热管理领域的业务范围。
此外,苏奥传感的AMB覆铜陶瓷基板项目在2024年正式通线,并与全球知名的卡钳制造商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展底盘领域的创新项目。
2024年,苏奥传感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48.87%,新能源部件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102.84%,远超营业收入整体增速。2025年一季度,苏奥传感实现营业收入5.64亿元,同比增长131.88%,净利润约2830万元,同比增长0.61%。
显然,此次收购是中创新航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实现产业扩张的重要动作。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底盘、电子调节系统、导航系统等方面,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配套产业。
过去几年,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2023年,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达278亿美元,过去五年年复合增长率7.5%;同年,国内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9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0.5%。
同样,汽车底盘也是个巨大的市场。2023年末,中国汽车底盘市场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2019年到2023年复合增长率均在10%以上。
从充电桩、换电站到汽车底盘,再到如今的传感器,电池企业的动作一次次挑动着车企的神经。这次两大行业巨头的并购案,不仅揭露了中创新航蠢蠢欲动的野心,也预示着传统整车制造商与电池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正被打破。
未来,中创新航将不再只是单纯的电池生产商,而是能够进一步与整车厂绑定,为整车厂提供电动化+智能化的应用解决方案。
02 一季度预计爆单150%
近两年,中创新航在锂电价格持续下行的时刻,稳居全国TOP 3的地位,在全球范围内,更是连续反超三星SDI、松下以及SK On,跃升为全球第四。
反映到订单上,中创新航预计今年一季度实现出货20GWh,同比增长150%,出口车和海外储能是主要订单来源。
“一季度订单爆发式增长,本质上是技术创新与市场战略协同的结果”中创新航高级副总裁、储能事业部总经理王小强这样表示。在他看来,订单的释放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增量显著、头部客户订单稳健、大型储能项目集中交付以及314Ah电芯技术优势释放。
全球化带来了新增量。
作为全球头部电池制造企业,中创新航早在2022年11月就宣布欧洲产业基地落户葡萄牙,开启了产能全球布局的进程。今年一季度,葡萄牙项目正式动工,首座海外工厂正在加速推进。
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坚定的表示,锂电产业一定是国际化的产业,中创新航也一定会走向国际化。
稳定的客户是业绩向好的基础。
自启动战略转型以来,中创新航便在原有市场格局上撕开了一道口子。迄今为止,其国内客户包括广汽、小鹏汽、长安、蔚来、零跑、上汽通用五菱、广汽、吉利等,海外也已获得丰田、大众、福特、奥迪等多家国际客户的订单。
储能成为第二增长极。
近几年,中创新航在储能领域确实大动作不断,已实现了多场景、多元化布局的储能产品矩阵。目前,中创新航在储能领域与“五大六小”等电力集团建立了直接的合作关系,并且与国家电投、中国能建、三峡新能源等实现了战略合作,储能电芯出货量从2023年全球第十位跃居2024年第五位。
储能电芯迭代带来新机遇。
4月10日,中创新航举办了其重磅新品量产发布仪式,宣布其全球首发量产的314Ah Gen2.0超长循环储能电芯已于4月正式开启交付。截至目前,中创新航已累计交付314Ah储能电芯35GWh,其中海外项目累计交付15GWh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中创新航去年与阳光电源签署的欧洲最大的储能项目,便计划使用中创新航的314Ah储能电芯产品。
随着布局的持续完善,中创新航增速或将继续,2025全年能否实现新的跨越,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城市里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