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人们谈论婚姻危机时,常常归咎于出轨、经济危机或性格不合,但最新研究表明,日常感知到的压力如同慢性腐蚀剂,正悄然瓦解着夫妻关系。
▲来源:www.pexels.com
撰文:王宵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博士生)
责编:钱岳
1
婚姻压力的变化
当人们谈论婚姻危机时,常常归咎于出轨、经济危机或性格不合,但最新研究表明,日常感知到的压力如同慢性腐蚀剂,正悄然瓦解着夫妻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方晓义教授团队近日发表在《Family Proces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调查了 654 对初婚且处于四种不同婚龄阶段的夫妇:
新婚夫妇;
子女处于学龄前阶段的夫妇;
子女处于学龄阶段的夫妇;
空巢夫妇。
这项研究基于家庭生命周期和压力离婚模型,探讨夫妻压力感知与婚姻不稳定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压力和婚姻之间的关联会随着婚姻的发展阶段改变——新婚期的“个体适应”、育儿期的“分工应对”、空巢期的“彼此依赖”,而夫妻日常沟通作为核心纽带,在婚姻不同阶段承载着从“自我调节”到“协作联结”的关键功能。
该研究揭示了压力感知和婚姻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会因家庭生命周期动态而产生差异。这项研究不仅发现了婚姻中压力传导机制的阶段性特征,更指出了一个被长期忽视的关键缓冲器——日常沟通。日常沟通可以发生在夫妻每天的生活中, 比如,丈夫和妻子是否经常讨论当天发生的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是否经常商量彼此意见不一致或有困难的事情?是否经常讨论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沟通不仅仅包括言语交流,也可以体现在夫妻之间感受对方情绪的能力,比如,配偶是否会根据对方当下的感受调整说话的内容和方式?即使不问,配偶是否也能感受到对方今天过得怎么样?
2
压力在不同婚姻阶段的作用机制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我们每天感受到的压力多种多样,比如,突如其来的变故可能让我们心烦意乱,对生活失去掌控感,对重要的事情感到无能为力……如果丈夫和妻子感受到压力,这会如何影响他们的婚姻质量呢?会让他们萌生离婚的念头吗?随着婚姻阶段的变化,这些问题的答案也会有所不同。
新婚阶段:自我与伴侣的探索阶段
在婚姻初期,夫妻尚未形成成熟的互动模式,压力影响呈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即日常生活中的自身压力会直接影响夫妻对婚姻的信心,而对配偶的日常沟通和婚姻质量作用较弱(伴侣效应初现但不强烈)。这种现象源于新婚夫妻仍处于身份融合期。新婚阶段的夫妻既渴望保持独立自我,又在探索如何成为夫妻共同体,从而导致压力应对更倾向于自我消化,而非主动依赖对方。
育儿阶段:分工协作的依赖阶段
随着婚姻进入有孩子的阶段,配偶之间压力感知与婚姻不稳定之间的关联将与之前的婚姻阶段有所不同。在有学龄前儿童的婚姻中,妻子需要经历从怀孕到分娩的重大生活转变,同时适应妻子和母亲的双重角色。因此,在此期间,妻子往往会降低婚姻关系的优先级,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婴儿身上。这导致妻子的日常压力和整体婚姻的关联减弱。在此阶段,丈夫在婚姻中的作用也变得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丈夫在应对压力时更倾向于回避与妻子的沟通,以在压力时期保护关系。成为父母所带来的压力可能通过影响丈夫的日常沟通模式来破坏婚姻稳定性。
随着孩子的成长,家庭动态不断演变。当孩子进入学龄阶段后,配偶间的互动模式更加多样化,夫妻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密。该研究结果表明,夫妻的压力感知与婚姻不稳定之间的关联主要通过破坏自身或伴侣的日常沟通质量形成。鉴于孩子学龄期夫妻互动模式日益亲密,与婚姻早期和孩子学龄前阶段相比,这一时期更可能观察到个体对自身和配偶婚姻质量的作用。
空巢阶段:深度依赖的重构阶段
失去了育儿这一夫妻生活的共同目标后,处于空巢阶段的夫妻必须从先前建立的多代同堂家庭过渡回二人世界,因此需要重新建立有别于其他婚姻阶段的互动模式。空巢阶段夫妻的压力感知不再直接冲击婚姻稳定,而是完全通过沟通质量产生作用。夫妻双方感知到的压力对各自婚姻不稳定的影响,是通过与配偶的沟通质量来传导的。这意味着,在空巢阶段,配偶间的沟通与分享在引导婚姻的整体走向及决定婚姻关系质量方面,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来源:www.pexels.com
3
从独立到互相依赖的沟通进化策略
新婚夫妻:在探索中建立“适度依赖”
每日 15 分钟“自我 - 伴侣联结练习”
自我暴露:“我今天加班到很晚,其实特别想家(自我关注),你愿意陪我视频吃泡面吗(适度依赖)?”
伴侣回应:“你加班时我也很孤单,明天我们一起做顿早午餐吧(双向联结)。”这种“半独立半依赖”的沟通,能帮助夫妻找到自我与共同体的平衡,降低新婚压力的负面影响。
育儿夫妻:在分工中守护“情感依赖”
每周 2 小时“去分工化沟通”
暂时放下育儿任务,专注情感联结。每周固定 2 小时“夫妻专属时间”,暂时剥离“父母”角色,聚焦彼此的情感需求。可以选择夫妻共同的兴趣活动(如看电影、散步),在轻松的氛围中聊“我们”而非“孩子”。
空巢夫妻:重建“二人关系沟通范式”
接纳“不完美沟通”,重视“沉默的力量”
不必追求每天长时间交流,一起看电视时的轻松聊天、散步时的并肩而行,也是一种温暖的陪伴。但每周至少一次情感需求交谈,比如商量彼此意见不一致或有困难的事情、使用只有伴侣两人能明白的有特殊意义的词等,给彼此一个安全表达的机会。
▲来源:www.pexels.com
4
结语:寻找压力和婚姻的动态平衡
这项跨越家庭生命周期的研究揭示:婚姻质量不是恒定状态,而是夫妻应对压力演变的动态过程。压力和婚姻之间的关联,本质上是夫妻关系随阶段进化的“适应策略”。压力从来不是婚姻的敌人,对婚姻阶段发展规律的忽视才是。当我们以科学视角看待婚姻时会发现:最好的婚姻保鲜剂,是在每个阶段都愿意停下脚步,用心倾听对方的压力与期待。
参考文献
Wang, X., Li, Q., Chen, Z., & Fang, X. (2025). Stress Perception and Marital Instability Across the Family Life Cycle: An Actor‐Partner Perspective. Family Process, 64(1), e70017.
制版编辑:杨楠
来源:健康加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