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猫瘟,医学上称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也被叫做猫传染性肠炎 ,是由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这种病毒如同一个冷酷的杀手,对猫咪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幼龄猫,感染率可高达 90%以上,新生仔猫还可
猫瘟是什么?
猫瘟,医学上称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也被叫做猫传染性肠炎 ,是由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这种病毒如同一个冷酷的杀手,对猫咪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幼龄猫,感染率可高达 90%以上,新生仔猫还可能遭遇母子垂直感染。
猫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是一种单链 DNA 病毒。它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能在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甚至可以耐受 56℃、30 分钟的加热处理,酒精、碘伏对它也毫无作用,不过可以被福尔马林灭活。凭借这一特性,它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长时间潜伏,等待着感染猫咪的机会,这也是猫瘟难以防控的原因之一。
一旦猫咪感染猫瘟病毒,病毒会首先在口咽部开始增殖,18 小时后便会进入血液,引发病毒血症。48 小时后,病毒就会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7 天后在各器官组织中的增殖达到高峰。随着猫咪血清抗体的出现,病毒滴度会急剧下降,到第 14 天时,大多数器官组织中已很少能检测到病毒,然而,肾脏却可能带毒排毒 1 年以上。
猫瘟对于怀孕的母猫来说更是一场噩梦。当怀孕雌猫患病时,病毒很容易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侵害胎儿的脑部,从而导致畸胎,有些还会出现流产和死胎的情况。对于新生仔猫,病毒对其小脑内旺盛增殖的生发细胞具有选择亲和性,这可能会使病猫出现共济失调的症状。由于该病毒具有易在细胞繁殖旺盛组织中增殖的特点,所以病毒侵入机体后,首先容易在胸腺、淋巴结、脾及骨髓造血细胞中增殖,肠道黏膜(肠隐窝)及胎儿也是其繁殖的 “理想场所”,因此,主要病变一般都发生在这些组织 。了解猫瘟的这些特性,是我们预防和应对猫瘟的关键。
奶猫猫瘟传播途径大起底
了解了猫瘟是什么之后,我们再来深入探究一下它的传播途径,毕竟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小奶猫。猫瘟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方式传播 ,每一种传播途径都可能在不经意间让小奶猫陷入危险之中。
先来说说直接接触传播。当健康的小奶猫与感染猫瘟病毒的猫咪亲密接触时,就有可能被感染。这种亲密接触包括但不限于互相舔舐、玩耍、共用食具和水碗等。曾经有一位铲屎官,家里原本养了一只健康的小奶猫,后来又收养了一只流浪小猫。这只流浪小猫看起来似乎很健康,但实际上已经感染了猫瘟病毒,只是处于潜伏期还未发病。两只小猫很快就玩在了一起,互相追逐打闹,还会舔舐对方。没过几天,原本健康的小奶猫就出现了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症状,送到医院检查后,确诊感染了猫瘟。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直接接触传播的例子,可见,让健康猫咪与来历不明、健康状况未知的猫咪随意接触是多么危险的行为。
间接接触传播则更为隐蔽,也更难防范。猫瘟病毒可以通过患病猫咪的排泄物(如粪便、尿液)、呕吐物、分泌物(如唾液、眼屎、鼻涕)等污染周围的环境和物品 。比如,一只感染猫瘟的猫咪在猫砂盆里排便后,病毒就会残留在猫砂中,如果健康的小奶猫接触到了这个被污染的猫砂盆,又不小心舔舐了爪子,就可能会感染病毒。此外,被病毒污染的玩具、猫窝、食盆、水盆等物品,甚至是人类的衣物、鞋子等,都有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有位铲屎官去宠物医院看望朋友家生病的猫咪,在医院里不小心踩到了一块被猫瘟病毒污染的地方,回到家后,没有及时更换鞋子就直接走进了自己家的猫窝,结果自家原本健康的小奶猫就感染了猫瘟。所以,铲屎官们在接触其他猫咪或者去宠物医院等可能存在病毒的场所后,一定要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避免将病毒带回家。
另外,母猫传播也是猫瘟传播的一种特殊途径。如果母猫在怀孕期间感染了猫瘟病毒,病毒有可能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导致胎儿在子宫内就感染猫瘟。这种情况下,新生的小奶猫可能一出生就患有猫瘟,或者在出生后不久发病,死亡率非常高。还有一种情况是,母猫在哺乳期感染猫瘟病毒,病毒会通过乳汁传播给吃奶的小奶猫,同样会让小奶猫面临感染的风险。
全屋感染的可能性分析
了解了猫瘟的传播途径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奶猫猫瘟会把整个屋子感染吗?其实,猫瘟病毒不会通过空气传播,所以单纯的空气不会让整个屋子都被感染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掉以轻心。
当屋内有患猫瘟的小奶猫时,其他猫咪感染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因为它们很可能会密切接触患病小奶猫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这些物质中都含有大量的猫瘟病毒,一旦接触,就有可能被感染。就像前面提到的例子,几只小猫共用一个食盆和猫砂盆,其中一只感染猫瘟后,其他小猫也相继被感染。
而且,猫瘟病毒在环境中存活的时间很长。在 4 - 10 摄氏度的环境下,它可以存活 6 个月左右;在 37 摄氏度时,能存活 2 周左右;在正常室温下,也能存活 3 个月,活性仅出现略微下降 。这就意味着,即使患病的小奶猫已经被隔离或者治愈,它曾经待过的地方、用过的物品,都可能残留有猫瘟病毒,成为潜在的传染源,威胁其他猫咪的健康。
猫瘟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能力
如何预防屋内猫瘟传播
既然知道了猫瘟的传播途径以及全屋感染的可能性,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屋内猫瘟的传播呢?下面这些方法一定要牢记。
疫苗接种是预防猫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对于幼猫来说,一般在 8 周龄左右就可以开始接种猫三联疫苗,这其中就包含了对猫瘟的预防。初次免疫需要接种 3 针,每针间隔 3 - 4 周,之后在 1 岁时再加强一针,成年后每年接种一针加强疫苗,这样就能为猫咪提供持续的保护。比如,小李家的猫咪从 8 周龄开始按时接种疫苗,一直以来都健康活泼,从未感染过猫瘟。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种疫苗前后,要确保猫咪身体健康,没有其他疾病或不适症状,否则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环境清洁消毒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要定期对猫咪的生活环境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包括猫窝、猫砂盆、食盆、水盆、玩具等猫咪经常接触的物品。可以使用宠物专用的消毒剂,如含有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次氯酸等成分的消毒剂,这些消毒剂对猫瘟病毒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比如,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按照 1:200 - 1:400 的比例稀释后,用于擦拭地面、家具表面以及猫咪的用品;次氯酸消毒剂则可以直接用于喷雾消毒,但要注意使用时保持通风,避免猫咪吸入过多的消毒剂气体。消毒的频率最好是每周至少 2 - 3 次,如果家中有幼猫或者免疫力较弱的猫咪,消毒频率可以适当增加。
在消毒过程中,一些重点区域千万不能忽视。猫砂盆是猫咪排泄的地方,很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每次清理猫砂时,都要用消毒剂彻底清洗猫砂盆,并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这样可以有效杀灭病毒 。食盆和水盆每天都要清洗,每周至少用消毒剂浸泡消毒一次,防止食物残渣和水渍残留导致细菌滋生。猫咪的玩具也要定期清洗和消毒,可以将玩具浸泡在消毒剂溶液中 15 - 30 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再给猫咪玩耍。另外,猫咪经常活动的区域,如地板、沙发、床等,也要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雾消毒,确保没有病毒残留。
避免接触患病猫是从源头上预防猫瘟传播的关键。不要让自家猫咪与来历不明、健康状况未知的猫咪接触,尤其是流浪猫,它们可能携带各种病菌,包括猫瘟病毒 。如果要收养新的猫咪,一定要先将其带到宠物医院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猫瘟病毒检测,确保健康后再带回家。新猫到家后,也不要马上让它与原住民接触,最好先隔离观察 7 - 14 天,在这期间密切观察新猫的精神状态、食欲、排便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总结
猫瘟虽然不会通过空气传播导致整个屋子都被感染,但它的传播风险依然不容小觑,尤其是对于小奶猫来说,一旦感染,后果不堪设想。作为猫主人,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了解猫瘟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工作,为猫咪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爱和责任守护小奶猫的健康,让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能够快乐成长 。
来源:曹雨晴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