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位于TCL国际E城的西丽街道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里,40多名职工正坐在阶梯书吧聆听大湾区一站“出海”沙龙培训讲座。自2022年底,西丽街道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运营以来,已开展党建、工建等活动136场,来自全国各级工会的参观学习120余批次,目前已服务辖区职
近日,在位于TCL国际E城的西丽街道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里,40多名职工正坐在阶梯书吧聆听大湾区一站“出海”沙龙培训讲座。自2022年底,西丽街道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运营以来,已开展党建、工建等活动136场,来自全国各级工会的参观学习120余批次,目前已服务辖区职工超20万人次。
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西丽街道总工会推动党建工作与工会工作有机融合,服务“党建引领现代活力园区”建设,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园区的每个角落。近三年,西丽街道总工会新组建工会282家,新增缴费企业46家,新增缴费1100万元;全面有效吸纳辖区企业职工加入工会,信息采集61845人,实名认证65101人;15人获五一劳动奖章,1家企业获五一劳动奖状,8人获评创新工匠,并创建3家区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创新担当走出了高效能参与园区治理的“开放、连接、协同、共生”新路径。
4月10日,“潮涌南山 工惠万家”百场幸福市集在西丽街道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启动。
党建带工建
实现从管理向赋能转变
西丽街道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有一个醒目的VI标识——“m1”,寓意五一国际劳动节,也寓意“让职工享受多一度温暖”。
“以尺寸之功,织千秋之利,我们珍视您的辛勤付出……”每年年初,西丽街道总工会都会为辖区企业家们送去党的温暖、工会的节日问候,这样的坚持已经持续了三年。
“凝聚向心力,共画同心圆。”TCL国际E城党群工作负责人吴越表示,党建发挥引领作用,工会落实多元服务,使得党建“软实力”转化成为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党建工作引领下,西丽街道总工会强化基层导向、改革精神,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做强“阵地+队伍+文化+品牌”四大建设,推进社会组织、物业、企业、职工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充分激发工会工作动力活力。
阵地建设,在园区一线打造了职工服务中心,打通工会服务“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影响力、号召力、组织力;队伍建设,构建由社会化工作者、120家社会组织服务商、94家企业服务商组成的工会队伍力量,凝聚共识,推进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文化建设,从统一的VI标识、职工形象大使到发起的一首歌、一封信等文化联结行动,凝聚工会工作新动能;品牌建设,与深圳市委党校、南山区职能部门、产业部门、街道其他部门、园区管理方等融合工作,成立工会企业家俱乐部、智慧父母学院、金融驿站、“专精特新”服务站、新阶层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青年之家等,唱响工会服务职工品牌。
西丽街道新联会非遗扎染活动。
西丽街道总工会主席李海滨说:“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核心是凝聚人心。能想到企业、想到职工,更要帮到企业、帮到职工。企业和职工需要什么,工会就努力去做什么。工会多办一件实事,就为党多凝聚一股力量。”
问题导向理念先行
推进开放连接协同共生
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和企业集聚的空间载体,而处“先行示范”之位的深圳,园区众多,民营企业众多,如何更好发挥街道总工会的作用,展“先行示范”之为呢?首先是问题导向,系统梳理当前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革新理念,精准发力。
西丽街道产业园数量众多,入驻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主导,在深圳产业园区中比较有代表性。西丽街道总工会深度调研辖区园区、民营企业、职工难点与痛点,系统梳理出园区工会工作的“四无”问题:职工无感,企业职工对工会组织认知度低、认同感低,对相关服务活动的参与度低;企业无欲,辖区企业对工会组建的正面意义认识不足、对企业发展和工会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信心较低;服务无序,各级工会组织提供的服务内容单一、形式老旧,服务开展缺乏系统性统筹和专业化设计;组织无力,工会组织工作存在工作手段单一、宣传形式传统、服务阵地缺乏、资源连接有限等问题。
何解?以“开放、连接、协同、共生”先立后破开辟新局,通过服务的形式将工会工作嵌入园区和企业之中,在帮助企业解决生存和发展难题的同时,还能够将党建、群团等工作融入其中。李海滨解析道:“开放自己,打开信息边界、认知边界、思维边界、队伍边界、业务边界;连接各方,融合政府、市场、社会不同的主体和工会;协同发力,共享资源和发挥优势,解决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共生生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企业、为职工深度赋能。”
打造服务中心平台
创新社会化市场化运营方式
企业家沙龙交流,喝咖啡谈生意、聊创意,理发、中医按摩、花艺、讲座……位于TCL国际E城的西丽街道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开放以来,园区此前没有的服务,现在都可以“零距离”实现。职工服务中心运营负责人、南山区社会创新促进会项目负责人王宇昕介绍,目前中心已经入驻了6家相关服务商家,链接服务和产品企业达到97家。
2024年3月15日,西丽街道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开展“女性劳动权益与保障”茶话会活动。
西丽街道总工会通过创新工作理念、拓展参与主体、升级服务内容,实现职工服务中心“公益+普惠”的社会化市场化运作。
创新工作理念,平台开放与资源连接。西丽街道TCL国际E城目前入驻企业400余家,其中上市企业3家,职工达1.6万人,已成立党支部的企业46家,已成立工会的企业50余家,有着巨大的服务需求和工作空间。
TCL国际E城的职工服务中心定位为“一站式”工会服务综合体,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和企业资源,为企业、企业工会、企业党组织、企业职工、企业中的党员及团员等提供多元服务,助力实现职工服务中心运营效益最大化,促进多元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
拓展参与主体,多元主体协同发展。中心创新运营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商业企业)合作,实现公共基础设施共建,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中心建设由西丽街道总工会统筹实施,TCL国际E城园区提供场地,社会组织牵头项目策划与运营管理,商业企业提供服务和产品。三方合作的模式既打破了政企信息不对称、工会行政壁垒、职工服务传统单一等难题,又激发了组织活力、构建了闭环园区生态、增强了职工服务的前瞻性和计划性,还发挥了群团组织联系政府、园区、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了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
升级服务内容,工会体系共生共享。在服务内容配置方面,西丽街道总工会针对TCL国际E城青年职工比例较大的特点,经过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对职工服务阵地的空间“颜值”、商家“调性”、活动“品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精心设计,形成职工“许愿清单”,将服务内容分为常规服务、创新服务、特色服务三大板块,涵盖党建、工会、妇女、企业、青年团体等五大品牌。
在日常服务方面,开展职工关怀、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在企业党组织及党员服务方面,设置“党建室”,供园区和辖区的党支部开展党建活动;在企业职工服务方面,构建职工福利社,为园区职工制定专属服务优惠;在企业发展服务方面,开设免费直播间、免费直播课,定期开展“专精特新”资源对接会、“工会企业家俱乐部”等特色活动。
今年3月初,“百姓学堂”正式“开学”,课表能“许愿”,全程不要钱。首月的DeepSeek应用、跨境电商“出海”培训等课程精准切中了大家的需求,“开票”就“秒光”,大家报名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职工服务中心建到园区一线,就把服务推进到企业‘门口’和职工身边,发挥了大作用!”TCL国际E城招商运营部负责人王二峰说,职工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园区“资源集聚共享园地”“赋能企业发展基地”“凝聚职工群众驻地”。
4月10日,职工福利社实体体验店面开业。该福利社不仅有线下门店,也有线上小程序,职工线上线下都可以下单享受商品折扣福利,这是西丽街道总工会服务辖区企业和职工的又一创新。
4月10日,西丽街道职工福利社平台开启实体化运行。
职工福利社集职工福利采购、企业集采服务、公益行动于一体,深度融合供应链资源与职工需求,覆盖办公物资、家居日用、健康食品、文娱服务等全场景。在福利社框架内,西丽街道总工会联合区域近120家合作伙伴,提供5—7.5折的产品(服务)优惠。西丽街道总工会作为团购方还同步与16家头部或平台企业商议联动合作机制,链接区域10家“专精特新”企业,为辖区工会企业(试点)从源头降低成本,26家企业为企业和职工提供比集采更优惠的价格,不仅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也使职工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
构建服务生态圈
探索可学可鉴可示范模式
“2025年5月6日14时49分,总客流,240655;本月客流,359;本年客流,34525……”在西丽街道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引人注目,这是该中心建立以来的实时客流数据,也为园区企业爱莫科技提供了应用场景。
“工会给了园区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工会扎根园区以来,工会、园区、企业三方共建共治共享、良性循环,企业安心了,员工安心了,园区就旺了!”王二峰说。他介绍,园区目前已成立工会企业53家,2023年至今累计增加10家工会企业。西丽街道总工会入驻园区的几年改变了大家固有的认知:“以前多少会怕工会麻烦,现在是有麻烦找工会。”“工会服务已经成为我们招商和安商的重要支撑。”
“新产品研发出来需要投放在真实的用户使用场景中,服务中心积极帮我们协调在园区投放,实现了客户来访就能就近体验产品。目前正在对接一个大单,落地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小兔充充是一家做充电设施软硬件研发及运营的企业,该公司CEO林义平介绍,职工服务中心不仅让职工以优惠价格享受到产品、服务,也帮企业拓宽了场景应用、对接资源的渠道,搭建了可以展示产品的专属平台。
“我特别期待能有更多这种职工服务中心,能够遍地开花,对我们在深圳奋斗的企业和职工是一个温暖的港湾。”中海建筑集团工会副主席王嘉茉感触深切,她介绍,第一个就是有归属感。职工服务中心成立之后,作为工会会员,很多活动在这儿举办。第二个就是真实感。线下超市、理发店、咖啡店等,都可以用会员的身份享受到折扣福利,线上的宣传,变到线下就会更加真实。第三个就是有幸福感。工会是一个链接的平台,有很多商家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推广应用产品和服务。“剪发便宜,咖啡也便宜,还有市集,周末绘画的一些活动也很吸引人,让更多的职工走进工会。”
近期,西丽街道总工会正在链接社会力量,筹划在园区成立直播工作室,为园区企业宣传展示和产品销售提供服务和便利。而在工会推动下,西丽街道也在积极推动成立辖区第一家企业家俱乐部,为企业发展、企业家成长赋能。
“不仅仅是搞搞业务、发发福利、刷刷‘存在感’,而是从被动到主动,从封闭到开放,从一对一、一对多变成一串多、多对多,从零散变成体系,将社会、园区、企业、企业家、员工的信息孤岛、封闭圈子连接成一个有机生态系统,西丽街道总工会服务转型,升级了‘带宽’,打通了“网关”,把握了‘流量密码’,让大家感受到‘始终都在一起’!”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范军表示,西丽街道总工会作为全国总工会在深圳的试点单位,结合园区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创新思路,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为深圳市建设先行示范工会做出西丽探索,也为工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样本。
在中心1.0版的基础上,西丽街道总工会将持续探索工会在园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打造园区职工服务阵地2.0版,将中心建设和运营模式推广复制到辖区各个园区,力争用二到三年的时间使之形成政治性、服务性、群众性兼备的成熟模式,促成西丽街道工会组织参与园区治理的良性循环。
受访单位供图
来源:蛇口消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