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志强,45岁,厦门一家小物流仓库的夜班调度员。每天下午三点上班,常常忙到凌晨甚至通宵。为了保证货物准时出库,他几乎一直守在电脑前核对单据、调度车辆,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长时间的夜班让他早已习惯熬夜,每到晚上困意袭来,他就泡上一杯浓咖啡刚开始一天两杯,后来逐渐
赵志强,45岁,厦门一家小物流仓库的夜班调度员。每天下午三点上班,常常忙到凌晨甚至通宵。为了保证货物准时出库,他几乎一直守在电脑前核对单据、调度车辆,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长时间的夜班让他早已习惯熬夜,每到晚上困意袭来,他就泡上一杯浓咖啡刚开始一天两杯,后来逐渐变成四五杯,有时候觉得效果不好甚至直接将咖啡粉倒在嘴里。时间一长,赵志强的身体就出现了太严重的问题。
2015年8月4日,晚上十点,赵志强坐在仓库办公室核对当天的出库单。刚喝下一大口浓咖啡,他就察觉脖子右侧有股隐隐的酸胀感,像有硬物卡在那里。低头盯屏幕的工夫,这种胀痛逐渐明显,连带喉咙也开始有异物感。说话时声音沙哑,仿佛嗓子被砂纸磨过。他抬手揉了揉脖子,摸到一个坚硬的小肿块,按压时酸痛,但他没多想,以为是熬夜疲劳造成的肌肉僵硬。继续核着单子。
两小时后,调度任务进入高峰,赵志强的脖子疼痛明显加剧,肿块似乎比之前更大,紧绷感蔓延到肩膀和耳后。他用力吞咽了几下口水,却传来异常的疼痛,像有刀片划过喉管,呼吸也变得沉重。每当起身巡查或搬动文件,胸闷感加深,伴随钝重的头晕。他试图用咖啡缓解疲劳,却发现咖啡的提神效果几乎消失。额头冷汗涔涔,眼前也开始模糊了起来。
凌晨三点,调货结束,但赵志强的症状急速恶化。脖颈肿块肿胀得皮肤发亮,连轻微转头都会牵扯出撕裂般的痛感。喉咙完全堵塞,呼吸像在狭窄的管道中艰难通过,胸闷感压迫得他难以站直。他靠在桌边,脸色苍白,唇色发紫,冷汗顺着面颊滴落。手指已无力操作鼠标,头晕加剧,耳鸣嗡嗡作响。他试图扶住桌角,却感觉身体不再受控。呼吸愈发断续,视野迅速收窄成一片灰黑。下一秒,赵志强身体一软,重重倒地,彻底陷入昏迷。
赵志强被紧急送往医院,到院时意识模糊,呼吸困难,脖颈右侧可见明显肿块,皮肤紧绷。查体:右侧甲状腺区域可触及约4.5×3.2cm坚硬肿块,边界不清,固定,触痛明显甲状腺功能检测:TSH 0.15 mIU/L,游离T4 22.1 pmol/L,提示甲状腺功能异常。颈部彩超:右叶见4.8×3.5cm低回声结节,边缘不规则,内部血流丰富,伴钙化回声。最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晚期),伴局部淋巴结转移。
手术前一天,医生走进病房,赵志强靠在床头,脸色苍白,但精神还算清醒。医生坐在床边,语气稳重而坦诚:“赵先生,您的检查结果已经确认,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肿瘤较大,并压迫气管,导致了之前的呼吸困难和声音沙哑。幸运的是,目前肿瘤主要局限在颈部,未发现远处转移。我们建议尽快进行右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及区域淋巴结清扫,切除病变组织,解除压迫,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赵志强听完,缓缓点头。医生继续说明:“手术后,您需要长期补充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维持正常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定期复查。”手术当天顺利完成,病理进一步证实乳头状癌局部淋巴结转移,但切缘阴性。术后,赵志强每日按医嘱服用优甲乐,医生根据复查的TSH水平调整剂量,帮助身体维持正常代谢。
术后一个月,赵志强逐步恢复工作,但作息彻底调整。他辞去了夜班调度的岗位,改为白班仓库管理,减少劳累和熬夜。饮食变得清淡规律,减少刺激性食物,不再依赖咖啡提神,而是每天保持充足睡眠和规律锻炼。他学会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并按时到医院复查TSH、游离T4及颈部彩超。声音逐渐恢复清晰,呼吸顺畅,体力明显好转。他也开始注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晚上不再拖延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虽然需要长期服药,但病情控制稳定,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直到2018年8月1日,上午九点,赵志强正在仓库里整理货物,他刚抬起一箱小零件,右侧背部突然传来一阵酸胀感,像有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肩胛骨附近。他皱了皱眉,以为是最近太累,肌肉拉伤了。他放下箱子,揉了揉背,却发现酸胀感并未消退,反而顺着脊柱向下蔓延。每次稍微弯腰或转身,脊椎深处都有轻微的刺痛,像有钝钉在骨缝里缓缓扭动。他试着活动肩膀,酸痛没有缓解,反而带出一种说不清的灼烧感。
他尝试着再次拿起货物,背部的酸痛突然升级成一阵尖锐的刺痛。剧烈的痛感像刀刃顺着脊椎劈下,他整个人猛地一震,货物差点从手中滑落。右侧肩胛骨和背部肌肉同时收紧,痛感连带着右臂麻木,手指开始发颤。他咬牙勉强站稳,冷汗顺着鬓角滴落到领口。他试图深呼吸时,胸腔也跟着发紧,每吸一口气,都像有钢丝勒住胸口。同事察觉到他的异样,走过来询问,他摆摆手示意没事,但动作幅度一大,肩膀和腰椎的牵扯又带来一阵钻心的痛。
赵志强起身想要去柜子里取红花油给自己按摩,刚弯下腰,背后突然传来“咔嚓”一声脆响,像骨头被硬生生压裂。剧烈的疼痛宛如爆炸,从脊柱深处炸开,迅速蔓延至整个右侧背部和腰椎。他整个人僵在原地,双手死死抓住货架,但剧痛撕裂了最后的支撑,腿一软,跪倒在地,浑身像是被抽走骨头了一般,整个人身体一软,身体斜着倒下,撞在冰冷的地面上,彻底晕厥过去。
赵志强被120送入厦门市第三医院急诊科,到院时意识模糊,右侧背部及腰椎区域剧痛,右下肢无法自主活动。脊柱MRI检查:腰椎L2椎体骨质破坏,右侧椎弓及椎体后缘塌陷,伴软组织肿块形成。PET-CT:右侧肩胛骨及L2椎体代谢活跃,SUV值7.9,符合恶性肿瘤骨转移特征。最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骨转移,伴L2椎体病理性骨折。
第二天上午,赵志强清醒后被转入肿瘤科病房。主管医生来到床边,翻开影像资料和检查报告,神情沉稳却带着一丝凝重。“赵先生,昨天的急诊检查结果已经出来了。”医生看着他,语气沉重:“您腰椎的骨折不是普通的外力损伤,而是甲状腺癌骨转移引起的病理性骨折。脊柱的肿瘤组织破坏了骨质,导致轻微的压力也能造成骨折。此外,影像还发现右侧肩胛骨也有癌细胞扩散的迹象。”
赵志强听完,浑身一震,像被抽空了力气。他抚着脖颈的疤痕,声音颤抖:“不是说治好了么?我不熬夜了,咖啡戒了,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坚持锻炼,我做了所有医生说的事,为什么还会这样?”他猛地攥紧被单,指节发白,声音渐渐崩溃。
听着赵志强崩溃的话语,医生眉头紧锁,心中也浮现出浓浓的疑惑,医生沉思片刻,自言自语:“患者术后生活习惯已经全面改善,复查指标曾稳定……为什么短期内会出现如此快速而广泛的骨转移?”为了查明原因,医生详细询问了赵志强的生活习惯和日常作息,果真发现了罪魁祸首——优甲乐!
医生叹了叹气,说道:“坚持服药也不等于带上了保护伞,虽然你长期服用优甲乐,但你却犯了3个致命的服药错误,平时感觉不到危害,但当癌症转移后,后果便是迅猛又严重。临床上很多患者也是在这3点上栽了跟头,运气好的能救回来,运气不好的便只能听天由命了……”
赵志强的病例让人痛心,也为很多甲状腺癌患者敲响警钟。即使在严格遵守医生建议,调整生活习惯,规律服药的前提下,他依然在术后一年多出现骨转移,并且进展迅速。这一结果并非偶然,而是隐藏着三大医学因素,恰恰是许多患者和部分治疗方案容易忽视的关键。
首先,甲状腺乳头状癌虽然通常被认为预后良好,但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存在个体差异。赵志强的病理组织早期虽然显示为常规型乳头状癌,但未进行更深入的分子水平检测。实际上,部分乳头状癌存在BRAF V600E或TERT启动子突变,这些突变与肿瘤的侵袭性增加、远处转移风险显著升高密切相关。一旦携带这些突变,即使切除了原发病灶并控制激素水平,残存的微小癌细胞仍可能具备强大的转移和耐药能力,传统的优甲乐抑制治疗难以完全遏制。
其次,骨骼是甲状腺癌最偏爱的远处转移靶点之一,特别是在初诊时未发现的微转移存在时。赵志强虽然术后定期影像学复查,但常规的颈部B超和低剂量CT在筛查骨转移方面敏感性不足。早期的骨微转移病灶直径小于5毫米,容易被忽略。同时,术后即使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下降,如果存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干扰,血清指标可能呈假阴性,掩盖了癌细胞的持续活动。这种情况下,临床上误判为“病情稳定”,实际上病灶正在隐匿进展。
最后,赵志强的生活习惯虽然改善,但早期骨量流失及潜在的骨代谢异常为骨转移提供了“可乘之机”。他多年夜班、长期咖啡依赖的历史,导致骨质密度下降,加之术后优甲乐的高剂量TSH抑制治疗容易引起骨丢失。这种骨环境的破坏不仅增加骨折风险,同时也被证实可促进癌细胞在骨组织的黏附与生长。因此,即使生活方式改善,骨代谢的早期损伤无法完全逆转,反而成为癌细胞扩散的温床。
赵志强的经历提醒我们,治疗癌症并非单一策略的累加,而是需要基因分型、微转移监控、骨健康管理的全方位综合干预。对于乳头状癌患者,哪怕术后恢复理想、生活改善显著,也不能忽视肿瘤的潜在变异性和治疗盲区的存在。否则,一旦这些“隐形威胁”启动,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将患者推向疾病的深渊。
资料来源:
[1]杨慧健,杨金婧,徐灵,等.不同类型甲状腺癌患者体内IL-9来源及分布特点的研究[J/OL].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1-8[2025-05-06].
[2]黄盛,刘婷婷,张再重,等.细针穿刺物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OL].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6[2025-05-06].
[3]王辉,郭宇,张培培,等.LncRNADHRS4-AS1调节miR-221-3p/SOCS3信号轴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的影响[J/OL].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14[2025-05-06].
(《15年,厦门男子甲状腺术后吃优甲乐,3年后肺转移,他忽略了3件事》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养生小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