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珠城大地,一场由青春力量引领的“环境革命”正悄然改变着乡村面貌。蚌埠共青团以“宣传动员、督导整改、志愿服务”为三大抓手,组织动员全市青年投身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用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在珠城大地,一场由青春力量引领的“环境革命”正悄然改变着乡村面貌。蚌埠共青团以“宣传动员、督导整改、志愿服务”为三大抓手,组织动员全市青年投身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用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线上+线下”双线联动,唱响环境整治“青春最强音”
“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经开区团工委的青年志愿者们带着卡通宣传册走进校园,通过趣味游戏和环保课堂,让3000余名中小学生成为“垃圾分类小达人”。与此同时,“BQ直播间”里,“青耕珠城”专题栏目正火热开播,青年主播用“青言青语”讲述环境整治故事,吸引5.46万人次在线观看。团蚌埠市委创新传播形式,推出《立夏》《小满》等节气主题宣传片,以诗意画面唤醒乡民环保意识;线下则发动“青年讲师团”走村入户,发放倡议书5000余份,覆盖群众超2万人次,让“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五河县阮圩村,10名大学生志愿者顶着烈日,用画笔将灰白的墙面变成“乡村画廊”。“这些画让村里一下子‘活’了!”村民指着墙上的稻田、荷塘等连连称赞。近年来,团蚌埠市委累计组织大学生开展墙体彩绘活动12次,翻新墙面超500平方米,用艺术之美点亮乡村“颜值”。
“明察+暗访”双管齐下,拧紧问题整改“青春责任链”
“房前垃圾堆积、沟渠恶臭,需要立即整改。”2025年2月,团蚌埠市委督导组暗访禹会区许庄村时,及时反馈了10个问题。这样的场景已成常态。近年来,团蚌埠市委组建青年督导队,深入75个村庄开展31轮巡查,累计发现并推动整改湖沟垃圾、旱厕未改造、污水外排等问题230余个,形成“问题清单—整改台账—回头看”闭环机制。
在怀远县,一场“村庄清洁日”行动掀起风暴。团县委联合多部门发动青年志愿者,清理生活垃圾40余吨,拆除残垣断壁200余米,整治乱堆乱放点位100余处。“过去路边杂物多,现在路宽了、水清了,住着舒心!”村民刘大姐感慨道。针对垃圾分类难题,团组织在2个试点村推广“积分兑换超市”,村民凭分类垃圾积分可兑换洗衣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参与率提升60%,“小积分”激活了环境治理“大效能”。
“志愿红+生态绿”双向奔赴,书写美丽乡村“青春答卷”
在龙子湖区黄郢村,400余名青年挥锹培土,共植“青年林”20亩,为荒坡披上绿装;在淮河岸边,25名“返家乡”大学生化身“河小青”,开展巡河护河行动,清理河道垃圾3吨;在申集镇集市,青年志愿者摆起反电诈宣传摊,同时不忘发放环保手册,“一举两得”的服务赢得群众点赞......近年来,蚌埠共青团发动230余支青年志愿服务队、1.2万名志愿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超500场,志愿服务时长突破10万小时。
“基层需要年轻人,乡村振兴更离不开青春力量!”禹会区长青乡团工委负责人张晨悦带领大学生志愿者,不仅参与环境整治,还策划举办环保知识讲座10余场。团蚌埠市委创新“N+100”实践项目,选拔168名大学生兼任基层团干部,推动青年从“旁观者”变为“组织者”。数据显示,蚌埠农村团支部已达2333个,凝聚团员4万余人,成为环境整治的“生力军”。
从“脏乱差”到“净绿美”,从“被动整治”到“主动守护”,蚌埠共青团以青春之名,绘就了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未来,这支充满活力的青年队伍将继续擦亮“美丽蚌埠”底色,让青春之花在珠城绽放得更加绚丽!
来源:安青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