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晨雾漫过青石板路,古寺檐角的铜铃随风轻响,仿佛在诉说着亘古不变的修行真谛。修炼,并非玄奥莫测的秘术,而是一场脚踏实地的心灵跋涉,是在生活的点滴中修正言行、锤炼心性,让生命在岁月的磨砺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心路上的修行:在岁月中雕琢生命的光芒
张新贵
晨雾漫过青石板路,古寺檐角的铜铃随风轻响,仿佛在诉说着亘古不变的修行真谛。修炼,并非玄奥莫测的秘术,而是一场脚踏实地的心灵跋涉,是在生活的点滴中修正言行、锤炼心性,让生命在岁月的磨砺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择善固执”四字,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世间道路千万条,唯有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才能找到真正契合内心的方向。陶渊明在看透官场的黑暗后,毅然选择归隐田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他并非盲目逃离,而是经过反复思索,认定了自然与本心才是生命的归处。这份坚定的选择,让他在清贫的生活中寻得内心的宁静,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修行路上,我们也应如此,一旦认定善的方向,便如青松咬定青山,不为外界的诱惑与干扰所动,以坚定不移的信念,走出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修行的旅程从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逆境才是这条路上的常客。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多次被贬,却能在困境中保持豁达乐观。在黄州,他开垦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词句;在儋州,他兴办教育,传播文化,将蛮荒之地化作文明之乡。他把每一次挫折都视为人生的历练,将逆境当作修行的阶梯。我们亦当如此,对修行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准备,不怨天尤人,不畏惧退缩,把坎坷当作成长的养分,在风雨中淬炼出坚韧的品格。
前行的路上,榜样的力量如同暗夜中的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穿越茫茫大漠,翻越皑皑雪山,历经九死一生,终于抵达天竺,取回真经。他的执着与坚韧,成为后世无数修行者的精神楷模。同时,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修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白居易与元稹,二人诗文唱和,相互砥砺,在宦海沉浮中始终坚守初心;弘一法师与夏丏尊,亦师亦友,在艺术与修行的道路上相互支持,共同进步。有了榜样的激励和朋友的陪伴,修行之路便不再孤单,即使遇到艰难险阻,也能相互扶持,携手前行。
修学佛法,目光应超越今生今世的局限。人生如长河,生生不息,我们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是为未来种下善因。就像春种秋收,今日的修行或许不会立刻见到成效,但只要持之以恒,终将在未来收获累累硕果。这份对无限生命的认知,让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坚定的信念。我们不再执着于眼前的得失,而是着眼于长远的成长与进步,让内心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坚强,让未来的道路愈发光明。
修行之路,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一次心灵的蜕变。在这条路上,我们修正言行,锤炼心性,以坚定的信念面对选择,以豁达的心态迎接逆境,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以朋友的支持温暖前行。愿我们都能在这场修行中,不断超越自我,让生命在时光的雕琢下,绽放出永恒的光芒,走向那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未来。
来源:北京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