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每日文摘:这虽是7件“小事”,却让人受益终身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7 15:28 1

摘要:我是黄小萝,两娃妈妈,高校教师,爱好文学,点击右边“关注”,每天给您分享美文。

教育之路,乐在其中;生活点滴,珍惜每刻。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一语道破了吃饭的真谛。

在杭州西湖畔,至今流传着苏轼发明东坡肉的故事。

苏轼的一生,大波大浪,但他老人家始终没有放弃过好好吃饭。

即使被贬黄州时,他仍然写下了《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这看似在写烹饪猪肉的火候,其实何尝不是人生的哲学。

人生遇到再大的坎,吃饱饭才能继续干。

作家汪曾祺在西南联大求学时,即便战火纷飞,他仍坚持用搪瓷缸煮"升华汤"。

虽然就是几片青菜叶,半勺猪油,但也能吃出"汤清如许"的滋味。

这何尝不是对生活的敬畏?

好好吃饭,我们的碗盛的不仅是食物,更是对生命的珍惜。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作为85后,我小时候都是八点半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

即使上了初中、高中,学业压力最大的时候,我都是11点左右必熄灯。

因为我自己一直保持着晚上十点睡觉的好习惯,所以我觉得每天很快乐。

文化大师梁实秋每日早上五点起,先饮清茶,再读古文,然后开始写作。

敦煌研究院的樊锦诗先生在莫高窟守护壁画五十载,

始终遵循"晨起巡窟,午时小憩,暮时笔记"的规律作息。

季羡林先生在北大朗润园的作息表更是规律:寅时著述,辰时会客,戌时止笔。

规律作息,不仅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对时间的敬畏。

让生命在有序的轮回中绽放出从容的光华。

三、坚持运动

去年,95岁的外婆给我了她亲自种的南瓜。

我开心地拿着瓜回来到处炫耀。

外婆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劳动的习惯。

春夏秋冬,她播种、灌溉、收获,每个季节,小小的她都在菜园里面忙碌着。

因为坚持这样的运动,每次看到她,都觉得她元气满满。

90多岁的年纪,比90后还要能干。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八旬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还在坚持锻炼,据说他的办公室里永远备着拉力器。

运动,不仅是一种健康的状态,更会让血肉之躯与天地节奏同频共振。

四、定期整理

今年自从看了《断舍离》之后,我的生活似乎也轻松了许多。

原来定期整理物品也是极为治愈的。

似乎,打扫了一片小天地出来后,身心都愉悦了。

定期整理不仅是一种好的习惯,更是为了让物质与精神各归其位。

五、劳逸结合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杨绛先生曾在书中写道,即便在田间劳作,

钱钟书仍坚持"劳作三小时,读书两时辰"的节奏。

现在人生活压力太大了,往往忽视了解压的重要性。

劳逸结合不仅是生活的艺术,更是连接现实与理想的桥梁。

正如《菜根谭》所言:"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

六、懂得释怀

“原谅別人,就是原谅自己”。

电视剧《正阳门下的小女人》徐慧真在被丈夫抛弃,被表妹背叛后,

最后她还是选择了原谅,并且不计前嫌帮助前夫和表妹一家。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非常喜欢苏轼,因为每次人生低谷,他都能及时放下,

重新过上苦中作乐的日子。

被贬黄州,是苏轼最难的时期,但他不但过上了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更是佳作不断,文学成就斐然。

懂得释怀,不仅是一种豁达的心境,更是人生的大智慧。

七、保持热爱

童年时期的“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至今还活跃在荧屏。

我常常想,他为什么还要这么拼?

直到看到了80多岁还在拍戏的吴彦姝,我幡然醒悟,

一个人之所以还能在功成名就之时,坚持工作,

应该就是热爱。

保持热爱,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生命生生不息的源泉。

"生如夏花之绚烂"

亲爱的朋友,愿你坚持做这七件小事,

因为生命终将在热爱中绽放永恒的光华。

喜欢就点个赞吧,与君共勉。[比心]

来源:蒸汽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