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那个能说得出“我情愿亡国,决不愿学着这种壮语主张作战”的胡适之流,
魏源
其实,本来,
自近代至今,
对于我们的文明,
我们已经走过了完整的四个阶段,
也就是:
自卑期、自省期、觉醒期、以及自信期。
我们本来都已经在朝鲜干翻了世界老大,
不论你往后如何开放,事实上,
我们都理应在这种自信的基础上,
面对任何外来者。
可20多年后,
资本进来了。
然后,我们就惊讶的发现,
一切归零。
我们随后就把过去前辈们已经走过的路,又重走了一遍。
好吧,那对此,不管怎么说,
让我们先梳理一下过去那段历程哈:
正如前面所说,首先,
咱们来看看我们文化的自卑阶段。
要强调一点,
自卑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一件坏事。
尤其是,
当我们过去太过自大时,
有人站出来,故意泼一盆冷水,用现实浇醒我们的时候,
自卑一点,
那就没什么不好的。
就比如,这个阶段中,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魏源,
他的《海国图志》,大家都非常熟悉了。
他在书中这么介绍说:
说,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他是最早重视西方军事技术的重要知识分子之一,
而在他提出这些观点的同时,
满清的朝廷里,对于西方技术,
一大批守旧派,还将其,视作是“奇淫技巧”呢。
所以,在这儿,我就必须要说,
虽然,
魏源在书里出处以西方为榜样,
他的观点,也算是个思想界的自卑派,
但魏源的自卑,
却自卑的恰到好处。
他是一种对以往固步自封、自高自大的抑制,
只不过,
这种状态,
当它一路继续发展下去时,
那,它可就呈现出另一种样貌了。
举例而言,
咱们看看严复的话。
严复像
他说,
“中国民德、民智、民力均有问题,
就往必从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开始。”
同时,
他还甚至以达尔文《进化论》为依据,
呼吁我们改造国民性,
里里外外地、如果说白了,
那其实就是对我们的人种也不自信了。
不过,严复还不算什么。
比严复更自卑的,
那必须还得数咱们的大公知胡适,
胡适说: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 ...
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
简而言之,
我们活着就贱。
别管你有什么,
反正,你就是不如人。
那咱从基因到文化都不如人家了,
我们还能怎么向前进步呢?
他的答复,很简单:
一切唯洋人马首是瞻吧!
不过,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胡适的自卑,却也只是学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他只是把自卑推到了巅峰而已,
就比如胡适之外,
钱玄同就曾提出:
说,
“欲废孔学,必先废文字... ...汉文书籍,每页皆带臭味。”
这话说得。
那我们简直就是一无是处。
钱玄同
而且,不仅如此,
其实鲁迅先生也有这样的自卑心理,
鲁迅说,
汉字不灭,中华必亡。
但也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二人的本质,却又截然不同。
相较此二人,
前者的路线,那就是要变成一个跪舔洋人思想奴隶。
虽然,他也说,他也是为了中华民族之觉醒而奋斗的一份子,
可这种觉醒的本质,
其实就是要把自己完全变成洋人。
而鲁迅先生呢?
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说,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 ...可容外族之研究,
不容外族之探险。
说实话,站在今天的视角上看,
碍于大数据的局限,
从思想本身看,
鲁迅先生也未必果真有多么高明,
然而,
他的斗争精神、
他的铮铮铁骨,
他的革命意志,
和那个能说得出“我情愿亡国,决不愿学着这种壮语主张作战”的胡适之流,
那绝不是一个境界。
而且,
怎么洗,你也洗不白!
所以说,
虽是同一时代的学者,
但胡适是自卑阶段的巅峰,
鲁迅,
却是中国知识分子由自卑、走向自省阶段的代表。
当然了,
这个自省的阶段,
具有代表性的,也并不只有鲁迅一人而已。
自卑和自省,
它们其实是基本同步的。
就比如,
鲁迅以前,康梁二人,就是一例。
康梁合影
虽然他们的思想,属实也并不那么先进,
虽然,
论德行,
康有为其人,
还存在许多的瑕疵,
但不管怎么说,
戊戌变法,
那就是在给中国寻找出路。
他们俩至少都不是那种想要把彻底洋化、变成洋人的思想奴隶,
而是要用西方正在领先的术,
来复兴中华文明的道。
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自省阶段的主要特征。
虽然也有自卑。
虽然也很失落,
但这种失落,
却并没有让他们去做狗。
而也正是在这种思想自省的基础上,
第三阶段,我们看到,
孙中山回来了。
孙中山
他带来了一场并不彻底的革命。
就好像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的一段评价,
他说,
孙中山这个人,
在西学中,他是边缘,在中学中,他也是边缘。
可即便如此,
在他的革命运动的尝试下,
自秦以降的中国人,才第一次在一个没有皇帝的理念中,
建立起了全新的国家。
这是一个进步的视野。
毕竟,
帝制的使命早就应该结束了。
而就在这个全新的视野中,
更多的革命思想、
更多的革命志士,
才真正地、走向了觉醒。
由此,
我们也才在后来的思想界,
读到了李大钊先生那段朝气蓬勃的话:
吾族今后之能否立足于世界,
不在白首中国之苟延残喘,
而在青春中国之投胎复活!
而正是从这一阶段起,我们才看到,
自近代以来,
中国人的文化自卑,
终于逐步转化了。
文化的自省,
正在付诸于实践。
觉醒的过程中,
从宗教立国、
到君主立宪、
从资本主义,
再到社会主义,
直到最后,
我们找到了最符合自身特点的马克思,
关键是,
我们还将其“中国化”,
我们还将其改造。
我们还在这种全新的思想工具的武装下,重新组织起来、赶走了强大的侵略者。
我们大声高呼: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那个时候的我们,
是真的找到了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中国人、应有的自信。
自信并不是自大。
自信的人反而更加能够自省。
自信的民族,更加愿以所有人为师,
也更能从容地自我纠错。
其实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发展的。
可谁曾想,
也不知为什么,不知道谁施了怎样的魔法,
突然有一天,
当我们决定重新开放时,
当外面的资本大量涌入时,
当我们带着过去一战团灭联合国军的战绩,和败将们接触时,
欸?
怎么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们的英雄不再敢被提起了?
我们的胜利,怎么就成了错误了?
我们被侵略的历史、
过往的耻辱,
怎么反而就成了洋人向我们传播文明了?
怎么转瞬过后,
我们又重新自卑了?
咱们全都回想一想咱们20年前是什么思想。
你是否崇洋媚外?
你是否也曾跟风、再度吹捧起胡适的那句话?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 ...
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
你是否也觉得他说的很对?对的不得了?
对到你根本就想把自己给漂白,
做一个西方人?
而20年过后,
你是否又和我们的先辈一样,
从自卑、
到自省,
从觉醒,
到自信——如此,又重新走过了一遍?
走过了,
历史的潮流中,说明,你起码还跟得上脚步。
可要是退回去了,
卡在了开头的地方,
那我只能对你说,
想自卑自己自卑去吧,
我们不认识你,
也不想认识你。
来源:作者李禹东